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读书哲思
《老子的智慧》道家四大法:“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老子的智慧》道家四大法:“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作者: 小播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21:57 被阅读11次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继续和大家一起共读这本,全面阐述老子道家思想的经典作品:《老子的智慧》。

    前面我们介绍了这本书的第三部分“道的描摹”的内容,也就是对“道”的描述和比喻。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分享这部分的内容,对应老子的《道德经》一书的第20-25章的内容。

    第二十章 人与我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意思是,不管别人对你的态度是恭敬还是怠慢,又相差有多少呢?世人所说的美好和丑陋又相差在哪里呢?它们没有一定的准则,不过我也不能独断专行,显露锋芒,遭人嫉妒。应该存着别人害怕我也害怕的心理。因为宇宙的道理本是广大无边的,很难完全显示给别人知道,最好的方法就是与人和光同尘,以减少自己的过错。

    我的存心和世人大不相同。比方说:世人快快乐乐的样子,好像参加丰盛的筵席,又像在春天登台远眺。唯独我淡泊恬养,心中没有一点情欲,就像不知嬉笑的婴孩;又是那样的懒散,好像无家可归的游子似的。

    世人自得自满,似乎有用不尽的才智和能力;唯有我好像匮乏不足的样子。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是那样的混沌。世人都光耀自炫,唯独我昏昏昧昧的样子,世人都清楚精明,唯独我无所识别的样子。我恬淡宁静,好像大海一样的寂寥广阔,我无系无絷,好像大风一样没有目的,没有归宿。世人好像皆有所用,皆有所为,唯独我愚钝而且鄙陋。世人都竞逐浮华,崇尚文饰,唯有我与众不同,见素抱朴。为什么我会这样呢?实在是因为我太看重内心的生活,抱住人生的本原,一心以得道为贵。

    这里老子谈到了得道之人精神状态的描述。老子看到贵贱善恶、是非美丑等种种价值判断都是相对形成的,他的生活态度和世俗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世俗的人,熙熙攘攘,纵情于声色货利;老子则甘守淡泊,澹然无系,但求精神的提升。

    第二十一章:道的显现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大德之人,他一切言语举动的样态,都是随着道而转移。道是什么样子呢?道这样东西是恍恍惚惚的,说无又有,说实又虚,既看不清又摸不到。可是,在这恍惚之中,它又具备了宇宙的形象;在这恍惚之中,它又涵盖了天地万物。它是那么深远而幽昧,可是其中却具有一切生命物质的原理与原质。这原理与原质是非常的真实可信。从古迄今,道一直存在,它的名字永远不能消去,依据它才能认识万物的本始,因它一直在从事创造万物的活动。我怎样知道万物本始的情形呢?就是从“道”认识的!

    在《庄子》的《至乐》中也提到这样的境界。庄子说,天因为没有作为,所以清澈;地因为没有作为,所以安宁;天地无为的相合,才变化生成了万物。这些万物,恍惚中不知从何而来,也没有造型可求,只知它们是“无为”所生。所以说:“天地无心作,却又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它们所作。”那么,人应如何仿效此例而“无为”呢?

    庄子认为:道,是真实而存在的,是清静而无为的。它可以传授,却不一定被领受;可以体会,却不能看见;它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在未有天地以前,就已存在;它生出了鬼神和上帝,生出了大地和上天。

    第二十二章:争之无益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意思是,委曲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能够伸直,低下反而可以充盈得益,破旧反而可以生新,少取反而可以多得,若是贪多反而弄得迷惑。所以圣人紧守着“道”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而能够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够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而能够见功;不自我矜持,反而能够长久。这都是不和人争反而能显现自己的结果。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这样反而成全了他的伟大。古人所说的“曲就是全”等语,难道还会虚假?能够做到这些,道亦会归向他了。

    常人所见只是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事物的实质。老子以其丰富的生活经验所透出的智慧,来观照现实世界中种种事象的活动。老子晓谕人们不要急功近利、贪图眼前的喜好,应该伸展视野,观赏枝叶繁盛的同时,也能注意到根底的牢固;不要急于彰扬显溢,引起无数纷争,而应注意“不自见”、“不自伐”、“不自矜”,以得“不争”之求全之道。

    关于道家的无用和有用说。在《庄子》的《人间世》中也有精彩论述:山木做成斧柄反倒转来砍伐自己;油膏引燃了火,结果反将自己烧干;桂树可以吃,所以遭人砍伐;漆树的汁液可以用,所以被人割取。世人只晓得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用处。庄子利用整章来研究残缺的用处。他以浪漫主义者的手法,举出身体的残缺和内在精神之完美彼此的关系。

    第二十三章:同于道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无言才能合于自然的道体。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清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兴起风雨的天地,尚且不能持久,何况渺小的人类呢?

    凡人立身处世,应以自然的道体为法,是的应该还他一个是,非的应该还他一个非。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表现于不道不德的,行为就是暴戾恣肆。

    因此,得到道的,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道失德的,就会得到失败失德的结果。为政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会信任他。

    本章和第十七章是相对应的。第十七章中直陈的严刑峻法的政策会导致“畏之侮之”,指出统治者应该“贵言”。本章老子又提示出“希言”的政治理想,少声教法令之治,行清净无为之政,那么社会就“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呈现安宁平和的社会风气。

    第二十四章:余食赘形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意思是,凡踮起脚跟想要出人头地的,反站立不稳;凡跨着大步想要走得快的,反走不了多远;自己好表现的,反不能显达;自以为是的,反不能昭著;自我炫耀的,反而不能见功;自我矜持的,反不能长久。从道的观点来看,这些急躁的行为,简直是剩饭赘瘤,连物类都讨厌,何况万物之灵?所以有道的人,决不如此炫夸争胜。

    这里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就是自见、自伐、自矜的譬喻,这些轻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行径,因此短暂而不能长久。这里老子不仅借此说明躁进自炫的行为不可取,也喻示雷厉风行的政举为人所共弃。

    第二十五章:四大法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在天地存在以前,就有一个东西浑然而成。它无形、无体、无声;既看不见,又听不到,摸不着。它不生不灭,独立长存,而永不改变;周行天下,不觉倦怠,而无所不在。世上一切的事物,莫不靠它才能生生不息,它可说是万物的母亲了。

    这样玄妙的东西,我实在不知道它的名字是什么,不得已,只好叫它做“道”。如果要勉强给它起个名字的话,也只能称它为“大”。大到没有极限,便不会消逝;没有消逝,才称得起远;虽然远,却仍能自远而返。

    所以说,道是最大的;其次是天;再则为地;次则为王。宇宙中的四大,王也是其中之一。但这四大显然是各有范围,各有差等。人为地所承载,所以人当效法“地”;地为天所覆盖,所以地当效法“天”;天为道所包含,所以天当效法“道”;道以自然为归,所以道当效法“自然”。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一方面将神逐出道的理想园地,另一方面将人提携至与道、天、地平等的地位,视作四大之一。如此突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中国思想史上尚属首见。人法天地进而法道,便是人的生命境界由天地境界而提升到无限性的宇宙精神的进程。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的智慧》道家四大法:“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mz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