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0分,终于有空,来到书房,打开电脑,写点文字。
偶尔也看看简书首页的文章,发现写生活的挺多,有家庭矛盾,有情感不顺,有受经济影响,有人生迷茫……
人生总有很多无奈,现实中没人倾诉,简书成了最好的树洞。
生活的一地鸡毛何以算得上苦难呢,无非是我们人生中必需经历的过程,如果这都处理不好,还淡什么成就!
《苏东坡新传》昨日下午到手,直到半夜写完日更给自己的新年礼物——《苏东坡新传》,才开始阅读。
之前在微信读书上已经看了一部分,这次打开厚重的书本,忍不住把正文之前张辉诚先生写的《寻找李一冰》,重新认真读了一遍,相比于手机屏幕的冰冷,实体书处处传递着温暖,这篇文章再次打动我心扉。
本书最早出版于1983年的书,到现在已经37个年头,多年来却无人了解其作者李一冰为何许人。中学教师张辉诚先生对于该著作推崇至极,于是他深入探寻李一冰,几经波折,才发现作者已经于1991年过世。经过与李先生后人的交流访谈,终于整理出李先生的身世。
作者李一冰的身世
李一冰原名李振华,出生于杭州,七岁丧父,后留学日本时因抗日战争辍学回国。抗战胜利后随叔叔前往台湾,在经济部担任科员。后因一经济案件成为上级官员的替罪羊,判刑八年,最后服刑四年,如此一桩冤狱,让家世清白的李一冰断送了前程。服刑期间,他在狱中将苏轼两千多首诗词背得滚瓜烂熟,为他日后写作《苏传》打下了基础。
出狱后找不到工作,只能继续卖文章维生,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撰写《苏东坡新传》。李先生的《苏传》,从苏轼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开始写起,同样是遭人陷害入狱,最后雨过天晴,与李一冰先生的遭遇何其相似。
一冰先生写《苏传》,不像林语堂看到的东坡,是横空出世、天才洋溢,他看到的东坡是狱中狼狈至极的东坡、虎口余生出狱后的东坡,从苦闷中走向旷达自在、从现实接二连三的无情打击走向一而再、再而三的意志坚强与生命韧性的东坡,他更从东坡一生看到文人的真性情、率直和乐观。
换言之,李先生写苏轼,实际是在写自己,自己也曾遭遇苏轼般的不幸,但他从苏轼身上看到了豁达乐观的性情,通过写作把苏轼与他自己的生命交融在一起,让自己的苦难得以解脱。
写完本书,李先生却不想出版,就像苏轼那样“自喜渐不为人识”,后来因为朋友的建议才正式出版,若不然,我们也没机会看到这样不朽的作品。
看完这篇《寻找李一冰》,我对李先生和他的这部作品更加敬佩,我相信有这样遭遇的人,写出的苏东坡,肯定与林语堂先生的作品大不相同,就像司马迁之《史记》。对于苦难的认识,势必更加深刻,那我们生活中这点小事,还能放在心上么?
但凡生活中遇到问题而感到焦虑和迷茫,我都会从书中寻找方向,我相信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所以我也能像苏轼那样,豁达开朗,乐观豪放。
安静地读书,认真地思考,孤独地写作,我不需要迎合他人,我也想如东坡先生和李先生般,自喜渐不为人识!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