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些年(原创)

作者: 程程ccc | 来源:发表于2020-06-24 06:36 被阅读0次
原创

当你不能够再拥有,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让我们流泪的不是毕业,而是无法在重走一次的青春。

那年,毕业前聚会,男女同学都喝大了,大家唱青春无悔的歌曲,一遍又一遍歌声,回荡在学校餐厅里。

都说毕业之后,各奔东西。提刀立马,踏足江湖,混天混地,一场厮杀。从此江湖多了一个混子,京城少了一个“一霸”,高校殿堂少了一个痴子傻子。

大学还有那么傻的人?当然有。他放弃北京户口,去了山东,追随女友,在当时就是一个神话。好像有人也骂这个人是傻缺。不可理喻不可理解。

那就掰扯一些当年的事。就当对过去一种纪念,对往事一种回忆。现在一切过去,如果可以重来,我们一定不做那个傻子。而是选择留在北京,削尖脑袋也要留在北京。

一段美丽大学恋情从实习开始。学工科女生,对于机械类的车床工具用具操作等等,后知后觉,太难,比登天还难。正好我和阿华分在一个组。

实习工厂在校园外不远处的校办工厂里。实习任务就是车螺纹。阿华,很快完成自己的工件。但对于我来说,车零件是越不过去地高山。

当时机床是C620车床。磨刀上刀具夹工件加工测量,如此反复多次。左手控制刀架进给运动,右手调节滚轮车零件外圆。左右手配合要十分默契熟练,才能完成一件零件车削。一般这样实习最少半个月。

我是女生,个子矮,没力气,哪样工作都慢,鼓捣一上午,汗流浃背,还把车刀弄坏了。望车床叹息,干着急。

实习开始几天,都是阿华手把手教我。我多次练习后逐步上手,凑合勉强完成了各项实习任务。

最后考试那关要自己动手完成一件完整零件。由于我业余时间加紧练习了多次。也让阿华提前做好备件。在实习老师面前,动作基本到位。最后时刻拿出提前车好的备件,假装成最后测试件交给老师,好歹蒙混过关,勉强及格。

我们在实习中建立友谊转化成爱情,顺理成章地在一起。后来甜蜜爱情足迹,踏遍了校园,也踏遍了北京的街巷景点。

毕业前夕,面临分配问题。我可以选择地方,除了北京,其他地方有多个选项。我选山东。一是离北京近点。二是正好分配单位是大型国企。据说国企效益不错。

因为阿华是北京人。他可以选择北京机械厂,北京起重制造厂等,他考虑再三,争取家人同意,离开北京,与我一起来到山东,来到这家国企。

大学毕业工作分配各奔西东,将一对对恋人拆散,最终成为一段过去式,很多活生生例子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为了在一起,为了那份爱,放弃北京。

那年匆匆离京,人生就此岔入另外一条轨道。一切未知,一切难料。

原创

等到尘埃落定,他能够坚持留在异乡几十年,唯一理由是爱如磐石。当时如果我去新疆西藏,他也会义无反顾追寻。

刚来到山东国企,面对旧厂房旧机器脏环境空气污染严重工作强度大等等不利因素,我们很不适应。忍耐了一年,都做好逃离的准备。想回北京,即使没有工作,也要回北京。

与阿华爸爸商量。他爸不赞成这样举动。老爷子学生出生,部队单位技术骨干。革命一辈子,很正统很正派。不喜欢找人拖关系之类。否则大学毕业跑跑关系,我们也许可以留在北京。

当时社会还不能双向选择。一旦辞职,就很难找到工作。所以人们都怕没了正式工作。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爸爸正好刚刚新婚,也没有精力管我们的事。阿华妈妈去世后,他爸找了后老伴。

诸多无奈无措打击下,让我们困在山东国企继续上班。

这家国营企业在当地是相当有名气。这里上班的人自带骄傲劲头。工资稳定,铁饭碗,福利待遇也好。这些也让当地人羡慕不已。

但是我们来这里有点不习惯。最现实的生活住宿交通不方便不适应。

生活就是每月50元工资。根本不够吃饭。很久没有吃肉了。过年回北京探亲,家里人做红烧肉,我们狠狠吃了一大碗过把瘾。

大学毕业从北京托运一辆自行车过来,在当时是最好交通工具。我们一起骑车上下班。厂区那么大,几里地跑来跑去,靠两脚走路上下班还不累死了。干活亦然很累了。

自行车当时是一大物件。奇怪是我们自行车座常常被偷。有点郁闷不理解。工厂师傅说,这是小偷发财的手段之一,偷了自行车座可以卖到修理铺换钱。为了防止自行车座被偷,我们想过各种办法:将自行车搬到3楼宿舍楼道,或晚上下班将车座卸下来带回自己宿舍,第二天自己再重新安装上。

小小插曲。说明当时人们生活普遍清贫。自行车是主要交通工具,也不是很普及的奢侈品,有些人连自行车都没有。

最大的不适是身边除了同事,没有同学朋友亲人。对亲人思念情,像小河里水波时时翻涌不停。

住宿是单身宿舍。一帮分来的大中专学生都住在一个单身楼里。晚上很热闹,大家都凑在一起吃饭聊天打牌看电视。我们也慢慢适应这样的生活。直到孩子降生,我们搬出集体宿舍,在外面租房。

按部就班,上班下班回家忙孩子。阿华心中时常想起北京。我是通过他时而说起小时候玩伴,说起那帮小初高同学们有意思事情,经常看北京新闻,喜欢吃炸酱面春卷等细节里,懂得了他心中那份不舍和关切。

一晃儿十年过去了。阿华调去了山东国企实体公司上班。这算是真正与外界打交道了。去北京次数多了。借调到北京办事处一年时间。之后又回到国企实体公司,继续他的创业之梦。

原创

回京唯一机会,擦肩而过!兜兜转转,干上自己喜欢的工作。

他心中始终没有忘掉自己是北京人。也想把孩子弄到北京上高中。无奈,孩子爷爷身体原因,实在没有办法照顾孙子。我们也没有彻底下决心不顾一切抛弃这里,回到北京去重新开始。

那次转学之事,是我们真的下力气想让孩子变成北京人,离北京最近的一次,唯一一次。现在孩子在山东高考了,工作了。

我回想一下自己当年离开北京时的不舍之情,似乎没有阿华反应的那么强烈。

我在这家山东国企很快适应,也成为建设大军的一份子,工作30年,没有离开过,还有几年就退休,将自己的青春和梦想都无私贡献给了国企。安安稳稳很知足。

阿华,始终心揣梦想,离开北京是他的痛,虽然不后悔,但有憾。牵挂于心就是有朝一日重回北京。也许这辈子终究成为遗憾了。只能在心中默默念想,默默记挂。

他骨子里有着北京人特有的热情豪情大气。这点在朋友们那里得到验证。这样一个豪气冲天的北京人身边聚拢了一帮本地朋友,把他当成人生导师一样崇拜他敬重他。也使得他的人生志得意满。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在自己擅长喜欢的领域如鱼得水般自在。

经商干实体之梦想,也是去了国企实体公司才真正开始了。骨子里喜欢做生意喜欢出去闯荡喜欢交朋友。真诚待人豪气待客,为人简单直接,生意自然好。国企实体公司三年后扭亏为盈,创造了奇迹。也再一次证明阿华是一个做生意的料。

后来,国企实体公司全部撤并了。阿华又回到车间。但是这次,却没有能圈住他的野心。不久后他就辞职,离开了国企。从此开始自己走南闯北的游历,也开启创业新纪元。

原创

现在稳定生活稳定事业稳定朋友圈。回想起过去年轻时做出那次离京决定,我们内心有些许不甘。

如果当时有家人的帮助点拨支持,我们也许就耗在北京。

如果留在北京,机会会更多,也许没有这么难。

如果孩子生在北京,比现在会有更大的空间和舞台。

身旁朋友同事但凡知道我们的故事,多是敬佩钦佩,放弃北京来到这里,为了爱情。但也有不理解的,觉得这两人真傻。

这样话题讨论,一直不间断被重提。旁人说道,就当茶后闲话,不走心一带而过。真正是我们心中感受,那是感慨颇多啊。

直到今天,想起当年阿华对我说:我找的起你,一定对得起你。这是他的承诺。我们始终在一起。

时间倏忽而过,转眼三十年了。思绪时而被勾起,总会想起这次选择。始终在心中,挥之不去。

其实,每个人生活中都藏着很多未知很多不确定的秘密。而答案,往往挂在我们通往未来的树上。你不走到那一天,就无法看到。

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恋爱。分配。去异地工作。结婚。扎根。即已选择,坚定走下去,一次比一次变得更好。

前进路上的未知,谁也无法预测,更无法给出一个正确答案。就算当时留在北京,也许结果还没有现在这般好。

此刻快乐,绝非是某种身份带来的。任何东西都不如有个爱人,守在身边那样美好和倾心。

身边有个家,家里有灯光。灯下有安暖,膝下有欢颜。

相关文章

  • 匆匆那些年(原创)

    一 当你不能够再拥有,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让我们流泪的不是毕业,而是无法在重走一次的青春。 那年,毕业...

  • 匆匆那些年...

    从桂林聚会回来几天了,内心一直有一种喜悦在荡漾。回想从发起同学聚会这半个多月来内心一直的起伏,从开...

  • 匆匆那些年

    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都喜欢走一走这条马路。图片是马路的一角。每天有无数的车、无数的人经过这里,却没人知道,5年前的我...

  • 匆匆那些年

    生活若是记录的堆叠,我想堆叠一翦光影,沿着一道道曦光前进…… 29年的喜怒哀乐填满心里的每个角落,也填满生活中的每...

  • 匆匆那些年

    今天,是挚友君的生日,许是今天的细雨撩拨了内心的柔软,此刻,很想写下记忆写下祝福... 98年,我们相识,99年,...

  • 匆匆那些年

    还未起床,祝福的信息已到。 今天,是教师节。这么多年来,对于这个曾经也属于我的节日,总会有些不一...

  • 匆匆那些年

    时光能带走的,我们都回不去了。 就如那些年的心跳,那些年青春里的温度,还有肆无忌惮的美好。 匆匆那年我们究竟说了几...

  • 匆匆那些“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匆匆那些年。 印象最深的年,是童年的那些年。每天趴在日子的边沿,盼着新年...

  • 匆匆那些年

    时间匆匆而过,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青春的滋味,就已经不再年轻了。十年弹指一挥间,反复还在昨天。十年前,20岁,跟朋友...

  • 匆匆那些年

    那些一杯咖啡一午后 那些一半自己一半他人 漂亮的女生 白发的先生啊 那些在雨季里花开芬芳 草长茑飞的故事 那些回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匆匆那些年(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wc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