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下班,一天就要结束,突然看到一则新闻“文章马伊琍宣布离婚”,心中不免“唉呀”二字,相较于之前双宋的“美好的结束”,这次我着实找不到那种感觉了,充其量这次叫“关于婚姻”,为何如此这般不美好,是因为二位不如双宋养眼?亦或因为文马二位离我太近?都不是的,是因为二人各自家庭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分割的小家,是的,是孩子。
之于我自己,可以用“感同身受”来形容,关于这个问题的思索,我觉得我已经得到了里程碑式的结论。当我面临这个问题时,我也感到绝望、迷茫、恐惧……然而,命运之神的垂青不都是表面上的皆大欢喜,还有内心深处获得的救赎。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选择了向左,他选择了向右。从此,过往清零,未来不期。是不是这样的文字总能带给人清新或者文艺的感觉,亦如如马伊琍那句“且行且珍惜”之后的“往后,各生欢喜”!实际上,现实就是狗血大集锦,你能想到的,和你根本想不到的,他都能给你做到!(为什么此处我想哈哈大笑,大概是拆穿事实后的那种快感所致吧!)
个人情绪发泄至此,我们谈一谈客观事实。
离婚这个事情,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人们都会说,离婚后,受伤最大的是孩子,我不否认,可是诸位看官,您们有没有看到貌合神离、鸡犬不宁的婚姻中那个受伤的孩子呢?好的,结论是在这种边缘家庭中的孩子是受伤的不可否认,那这样家庭中的我们,不受伤吗?一个人,本质上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各种社会关系把我们塑造成了“有血有肉有故事”的“人”。我们要担负“责任”“道义”以及一切应该和不应该的“担当”,唯独“自己”占了很小甚至微小的一部分。(至少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是的。)我们何曾不是那个曾经的小孩,我们累了、痛了、心碎了,有人看到吗?是的,我们是“大人”,是“成年人”,是“有成熟思想”和“生存技能”的人,但是我们也是“人”啊。
与其这样互相伤害,不如趁早来个了断。
还记得在去敦煌的火车上,一句话“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夫妻不和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远大于单亲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仿佛天外之音,醍醐灌顶。
一切都是作茧自缚,当我因为个人事情而彷徨胶着的时候,一位相同经历的前辈这样跟我说:静儿,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很是启发,分享给你~不要来随意评价我,你跟本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所以,对于别人的评价,淡然一点,对于别人,更不要评价……听到这话,我仿佛那只冲破了茧子的蝴蝶,或许不是漂亮的那只,但一定是内心装的下天地的那只!
愿我们懂得取舍,不如就似此二人那般,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