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可能是我比較反感的一份報紙,原因是它老刊登有關一些“老齡化”、“開放人口”等文章,卻好像從來沒有刊登過那些反對者的文章。可能其編輯就是一個堅定的“開放人口”政策支持者。於是,它成為了那些成為了那些鼓吹“老齡化”及“開放人口”者的樂土。之前常批的有何先生,今天發現又來一個劉先生。劉先生寫了一篇《辽宁深度老龄化启示: 拿什么养活这么多老人》的文章(文章同時轉載於《聯合早報》)。
文章針對遼寧省老齡化問題,提出“短、中、長”解決辦法或對策。“短期办法:养老金调剂制度”;“中期之策:国家财政政策适度向养老倾斜”;“长期之道:多生育”。對於“短、中”辦法或對策我沒有異議,但對所謂的“長期之道”甚為反感。
支持“多生育”解決“老齡化”問題的人其實都活在一個假設之中。這個假設就是地球無限大,資源無限供應,可以承載無限多的人。如果不是存在於這樣的假設之中,根本就不可能想出這樣的一個“長期之道”。因為,老齡化問題的主因在於現代的醫療水平比較發達,而且又是和平年代,絕大多數人都得享天年。而年輕人因種種社會或個人原因,傾向於晚婚晚育,不過是問題的催化劑,而非主因。也就說,如果現代醫療水平不下降,世界還處於和平年代,“老齡化”將是一個必然的結局,除非你能讓地球無限大,資源無限供應。“多生育”的結果,不過是“短期解決問題”(嚴重來說更應叫“短期粉飾問題”),而實則留下不過將“老齡化”一直往後推,推到最後,無可再推,祇能如同泡沫一般爆裂,連給人反應的時間也不會留,且一切都無法挽回。這是絕非從“長期之道”的“解決”問題方法,反而是“長期遺毒”。
對現實問題的思考,絕對不能用“理想”代替現實,因為“理想”很丰滿,現實卻很骨感。當然,你可以說,這是暫時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但請不要忽悠大家這是什麽“長期之道”。
你說呢?
(上述觀點,不是第一次提出,估計亦不會是最後一次提出。畢竟有那麽多“人口專家”喜歡忽悠大家。我也祇好一次次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可恨的是,我遠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祇能是勉力而為。不希望人類走入死衚衕,甚至是人相食的境地。希望你們能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