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性

作者: Recycler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22:10 被阅读0次

    忘性

    文:Recycler

    36/383.1664

    简版: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只要是人类,历史规律就不会改变,只不过换了换名字和场景。

    乱说几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遗传基因影响决定了子女的高矮胖瘦健康疾病等基础条件,而父母的言传身教则是影响子女的行为的扩展。假如一群山里人,时代耕种为业。有日来了一名教科学种植的老师,偶尔说起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山里只会埋没了,应该出去闯闯,趁着年轻拼搏一下。”有些同学“我要出去闯闯”有的同学“外面很麻烦,不如种地简单”。遇到不只是老师,还有同学、邻居、同事以及遇到的每位陌生人。任何一位人的出现,任何一句话都会让一个人变得善良、或恶毒、或勇敢、或懦弱、或好奇、或麻木。一样米养百样人,没有什么公式规律可追寻,因此防不胜防。

    现有科学推算,地球还有50亿年的寿命。还有个恐怖的推算,人类在地球还能存活20亿年。听起来很遥远,地球46亿年以前已经诞生了。我想到一个问题,若是二十亿年以后的人类,还上“历史课”吗?可能有这门课,只是满足于那些特别喜好历史,特别喜欢刨根问底的人去学习,对于普通人当做一门选修课便可以,知道那一年地球诞生,那一年进入农业、蒸汽时代等等,这样就足够了。至于哪一年谁谁谁做了什么事,谁谁谁创建了国家,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就没有必要当做历史学习了。因为几十亿年的历史告诉人类,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任何人都有可能会出现。开创的时代太多,建立的国家太多,诞生的名人更多。这些资料只要输入电脑就可以了,人类并不需要记忆这些历史。只要了解现在的人性,无限的放大,便可知什么事都有可能在历史上出现,什么事都有可能在未来出现。历史便是不同人性碰撞的结果。

    最近在看一本书,南怀瑾老师的原本大学微言,慕名而来,难过而去。因为最后一大部分讲了儒家文化的发展历史。说的很精细,我更是草草看了一下每段第一句,就翻页。我想知道儒学的精髓,而不是儒学的发展历史。虽然发展历史有助于理解观点的精髓,但是我记性不好,也记不住那些杰出贡献者的名字,也记不住皇帝的名字,也记不住历史朝代。如果强行把一些名字和时间和朝代记在一起,只能记混了。个人能力有限,只是想了解一加一等于二,我想知道的是验算过程,并不想知道发现者吃了什么做了什么事突发灵感想到了这个公式。所以一想到历史,超过个人能力,就开始抵触反感。

    同事喜欢看历史,说到那个朝代那个皇帝做了什么事,津津乐道。另一个同事在家摆了一排某某历史名人传,某某皇帝传记。虽说读历史对人有好处,是不是叫李世民的曾说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皇帝看历史知道兴替的原因,那老百姓看历史懂得什么呢?某某皇帝荒淫无度,民不聊生,亡国。某某朝代皇帝精明能干,但是手下大臣太监私吞国库,亡国。某某侠士,宰了贪官污吏,被后人传颂。某某文人,刻苦读书,成为文豪。我想成为什么人,或是我不想成为什么人,在历史中总能找到相应的答案,追随前人的脚步,就能实现结果。

    笑话,潘长江想成为姚明,能行吗?李元霸想成为李白能行吗?自身的基本条件在那里明摆着,并不是自己想变成什么就能变成什么。这一点看历史没用。司马光砸缸,历史告诉我们的,再遇到类似的事情,要学习历史。好吧,不巧遇到这事,可惜都是钢筋混凝土,没石头,这人怎么救?这一点学历史有什么用?历史真正告诉我们的是人性善恶美丑的方方面面,以及不同性格的人相互影响出现的不同结果。并不是死记硬背历史。

    现在只说历史上一个好人和一个坏人,这样的组合会有什么结果。我们情感上人为,好人战胜坏人。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好人坏人互有胜绩。关键是看参照的时间是多久,谁的能量更大一点。既然从历史智慧中告诉我们的答案,和我们现在通过周围人看到的答案是一样的,我们读历史干什么?只要了解人性,便知结果。如果坚信人性不会改变,那么什么样的结果都有可能发生,甚至,由此可推测未来,只是未来什么时间发生,无法精准。

    看历史了解人性的多样性,如果觉得这样太直接,太厚黑。那就从历史汇总找点有趣的八卦故事读一读,权当是读笑话了。

    我记性不好,忘性好,看历史记不住,所以抵触。诸位要是记性好,喜欢看历史,读读历史,五千多年的中外历史,总有值得自己去探索的东西。有点事做总归是打发无聊生活的好办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忘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ft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