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丁酉,这支刚经历过血的队伍准备继续西行。随行的高官韦见素之子京兆府司录韦谔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置顿使。由正七品上的京兆府司录骤升为正五品上的御史中丞,意味着玄宗对韦谔在马嵬优异表现的肯定。
这时,官员们开始争论下一步的去向。原来,到剑南避难是杨国忠一手主持的,现在杨国忠死了,人亡政息,在一些人看来,与杨国忠有关的事也应当重新安排。禁军也对去剑南心存顾虑,毕竟那里是杨国忠的地盘,党羽心腹还在,他们怕遭到报复。于是有人建议去往北都太原,那里城池坚固,可以久居;有人建议去朔方,那里距离近,有山河之险,兵强马壮无与伦比;有的认为陇右是大唐先祖李暠所建西凉国故地,先去陇右,将行在设在凉州,再依托陇右,徐图中原。还有人建议哪都别去了,还是回长安。
一帮人争议不定,高力士讲话了:“太原虽然城池坚固,但与范阳相邻,没有缓冲,而且安禄山担任过河东节度使,肯定在太原安插了自己的人,人心难测。朔方接近塞外,一半都是胡人,这些人不懂朝规,难以驾驭。凉州悬远,黄沙万里,环境恶劣,物资匮乏。皇帝驾临,人马众多,事先又没有物资准备,到了后肯定供应不足,一旦叛军逼近,就会非常狼狈。剑南虽然地幅比较狭小,但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江山拱卫,易守难攻。以臣愚见,还是去剑南合适。”
高力士以作总结的姿态讲的这番话,也是代表着玄宗的意思,但是现在玄宗的招牌也有点不好使了,大家还是各持已见,谁也说服不了谁。面对这样的僵局,韦谔站出来说话了:“返回京城,就要做好防御的准备,但我们兵力不足,回去于事无补,不如先到扶风,看事态如何发展,再作决断。”
韦谔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别看七嘴八舌地说去哪的都有,但从内心深处,绝大多数人哪都不想去,就想回长安。现在韦谔干脆把话挑明,让大家考虑回长安到底现实不现实。如果大家觉得不现实,那我们还是先别急着回去,先到距离长安不远的扶风看看事态。这样既照顾了大家的心理需求,又达到避难的目的。听了韦谔讲的,大家都不吭气了。
看看大家的反应,玄宗舒了一口气,遍询众人,大家都表示同意韦谔意见。于是决定继续西行,先到扶风。
好不容易出发了,又出岔子了,一群老百姓把道路堵住,为首的对玄宗说:“陛下,长安是宫阙陵墓所在。宫阙,是陛下生活办公之所;陵墓,是陛下祖宗长眠之地。现在都要舍弃,难道能忍心吗?”玄宗急于脱身,“乃令太子于后宣慰父老。”
太子一出面,百姓又把太子围住了,人越聚越多,居然有数千人。大家纷纷请求太子留下平叛。《旧唐书肃宗本纪》记这一段,写道:
车驾将发,留上在后宣谕百姓。众泣而言曰:“逆胡背恩,主上播越,臣等生于圣代,世为唐民,愿戮力一心,为国讨贼,请从太子收复长安。”玄宗闻之曰:“此天启也。”乃令高力士与寿王瑁送太子内人及服御等物,留后军厩马从上。令力士口宣曰:“汝好去!百姓属望,慎勿违之。莫以吾为意。且西戎北狄,吾尝厚之,今国步艰难,必得其用,汝其勉之!”
有人认为太子导演了马嵬请留这出戏,因为史料的缺乏,现在已无法判断内幕到底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留下太子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对于玄宗来说,留不留太子是一个两难选择:带太子一道入蜀,可以继续保持自己的权力,但也意味着放弃了关中的争夺,唐廷有可能形成偏安的局面;留下太子,最高权力会发生转移,但太子可以整合各方力量来平叛。在个人得失和江山社稷之间,玄宗选择了后者。
玄宗通过高力士传给太子的口谕可以看作是对太子的政治嘱托。它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同意太子留下平叛;二是要求太子顺应民望,规复长安;三是对平叛战争的关键问题作出指导,认识到蕃军在平叛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要利用好蕃军。
留下的太子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到哪里去?从记载来看,太子一开始并没有继续西去,而是往长安方向走,沿路号令百姓,得到三千余人。走到渭水边上,发现便桥已断。便桥在十三日玄宗出长安经过后被杨国忠放火烧过,又恰逢河水暴涨,终于断掉了。太子率队徒涉渡过渭水,遇到了不少士兵,两边混战,死伤了一些人,后来才弄清这些人是潼关败退下来的士兵,遂将这些士兵收入麾下。这时长安还没有陷落――长安是六月十七日己亥被叛军孙孝哲部队占领。但太子却没有向前进入长安,而是再渡渭水北上。刚过渭水,河水涨了,没有来得及过河的人被隔在了南岸。
在太子请留之际,就有人建议北上灵武,收朔方之兵再图长安。现在太子回返长安,最有可能是表达一种政治姿态。一方面给玄宗一个交待――给老爹说好的收复长安,你总不能甫一分手转身就跑吧?另一方面要给手下禁军和请留的老百姓一个交待。所以明知道回去无济于事还要去走走形式。走这一趟回头路用的时间非常短,紧接着就一路往北,到了第二天戊戌日晚上,太子已经到了长安西北一百公里的新平郡永寿县。这一路完全是强行军态势,史载“通夜驰三百里,士卒﹑器械失亡过半,所存之众不过数百。”
脱离父亲掌控的李亨犹如龙归大海、虎入深山,立刻显出了杀伐果断的一面。当时恐慌比叛军来得快得多,所过之处人人如惊弓之鸟,为及时遏止这一混乱局面,太子连杀新平、安定两郡弃城逃跑的太守。
从当时形势看,太子诛杀两名太守也是稳定六盘山以东到董志塬广大地域的重要举措。新平郡还有个更为人所知的名字――邠州,是关中进入陇东的门户。新平、安定(泾州)两郡控制着进入陇东的通道――泾河河谷。如果两地失控,叛军可以非常容易地沿泾河河谷进入到陇东地域。
在新平郡,太子一行还看到了天空中的异象:在西北方的空中,升起了一道白云,宛如楼阁的形状。有懂行的看出这是天子之气,太子非常高兴。
六月十八日庚子日,太子一行到达乌氏驿。
贞观初,罗艺在豳州起兵造反失败,逃往突厥,过乌氏驿,被左右所杀,传首京师。现在李亨逃难也经过此处,彭原太守李遵带着人谒见,并送来衣服粮食等物资。太子在彭原稍作停留,招募了四百多名骑兵,又继续出发,于六月十九辛丑日,到达平凉郡。《旧唐书肃宗本纪》:
庚子,至乌氏驿,彭原太守李遵谒见,率兵士奉迎,仍进衣服粮糗。上至彭原,又募得甲士四百,率私马以助军。辛丑,至平凉郡,蒐阅监牧公私马,得数万疋,官军益振。
一般情况下,史书的帝纪对皇帝所经的地方有比较规范的表述,所记州郡是指州城或郡城,如果去的是州郡辖下的县,就记具体的县。比如,《旧唐书 玄宗本纪》记玄宗入蜀的行程“戊戌,次扶风县。己亥,次扶风郡。”就分得很清楚,扶风县是扶风郡辖下的县,扶风郡是扶风郡城,在扶风县的西边。
按照这一规范,对照《元和郡县图志》所记各地的位置,会发现太子在一天多时间里(六月十八日到十九日)完成从乌氏驿到彭原,再从彭原募兵后赶到平凉的行程几乎没有可能。下面我们就仔细分析。
在讨论问题之前,先讲一下唐代的州郡称呼。唐代的郡和州是同一级别的行政区划,只是叫法不同。唐初实行州制,到玄宗时期改为郡制,到了肃宗时期,又改回州制。具体本文涉及的州郡,新平郡即邠州,安定郡即泾州,彭原郡即宁州,平凉郡即原州。
关于乌氏驿。乌氏驿处在安定郡和彭原郡之间的泾河谷地,按照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_第1卷_京都关内区》考证,此处位于泾州东三四十唐里,宁州西八九十唐里,往北可达灵武,往西可达平凉郡,是经新平郡出关中的必经之路。对照今天的地图,乌氏驿大概在甘肃泾川县泾明乡某个位置。
关于彭原郡,《元和郡县图志》“宁州”条记道:
宁州,彭原。望。……管县六:安定,真宁,襄乐,彭原,定平,丰义。
安定县,望。郭下。本汉泥阳县,在今县理东南十五里泥阳故城是也。至後魏太武帝置定安县,取定俗安人为义,在今县理西北三里定安故关。自隋开皇三年移县入废赵兴郡理,仍属宁州,皇朝因之。
……
彭原县,紧。南至州一百里。
从以上记载看,安定县为彭原的附郭县,即彭原郡城在安定县,而不是通常认为的位于庆阳西峰区的彭原县。安定县具体位置已无迹可寻,可以根据与其他地物的相对位置来推断。在“安定县”条下有关于扶苏墓的记载:
扶苏墓,在县西北十八里。始皇太子也,监蒙恬筑长城。始皇崩,李斯矫诏赐死,葬於此。
扶苏墓现在还在,位于宁县新宁镇梁高村。以扶苏墓为方位物,东南十公里左右为现在的宁县县城,换算成唐里,恰好就在原唐代安定县旧址上。
扶苏墓比照今天的地图,泾川县泾明乡(乌氏驿)到宁县县城(彭原郡)距离大约四十多公里,换算成唐里,恰好就是严耕望所讲的乌氏驿到宁州(彭原)八九十唐里的说法。
平凉郡城在平高县,即现在的固原市区。
《唐代交通图考_第1卷_京都关内区》“长安通灵州两驿道”记从灵州到长安有三条路线,其中一条路线:
南取原州(今固原)路,又东经泾州(今泾川),亦至邠州,达长安。……取原州路,则略循高平川水(今清水河)而上,经萧关至原州,又循泾水而下长安。
从彭原郡(宁州)到平凉郡(原州),就是走这条线。在今天就是宁县出发向西,沿泾水而上,经平凉,北上过瓦亭峡到达固原,也就是青兰高速和福银高速甘肃宁县到宁夏固原段,这一段路程差不多有二百五十公里。
从乌氏驿到平凉路线太子一行从乌氏驿到彭原郡,再从彭原郡到平凉郡,总计距离大概三百公里。
按照《唐六典》卷三“度支郎中员外郎”条说法:“凡陆行之程,马日七十里,步及驴五十里,车三十里。”骑马一天的标准行程差不多三十二公里。即使加快速度按一天四十五公里行程计,太子从乌氏驿到彭原再到平凉郡,总计在路上所耗差不多七天时间,加上在彭原耽搁一天募兵的时间,太子李亨有可能是六月十八日到达乌氏驿的八天以后,也就是六月二十六戊申日到达平凉,比《旧唐书 肃宗本纪》所记的六月十九日足足延后了七天时间!
《旧唐书 肃宗本纪》的资料来源于《肃宗实录》。《肃宗实录》是唐朝官方记录肃宗事迹的原始资料,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当年唐朝官方在为肃宗做历史的时候就是这样记的。为什么这样记载?是记录有误还是另有隐情,我们看看太子到平凉以后的活动。《旧唐书 肃宗本纪》:
上在平凉,数日之间未知所适,会朔方留后杜鸿渐、魏少游、崔漪等遣判官李涵奉笺迎上,备陈兵马招集之势,仓储库甲之数,上大悦。鸿渐又发朔方步骑数千人于白草顿奉迎。…… 上初发平凉,有彩云浮空,白鹤前引,出军之后,有黄龙自上所憩屋腾空而去。上行至丰宁南,见黄河天堑之固,欲整军北渡,以保丰宁,忽大风飞沙,跬步 之间,不辨人物,及回军趋灵武,风沙顿止,天地廓清。
七月辛酉,上至灵武……冕等凡六上笺(劝进)。辞情激切,上不获已,乃从。是月甲子,上即皇帝位于灵武。
按照上文说法,太子六月十九日到达平凉后,居然不知道下一步往哪里去,在平凉盘桓了数日,恰好朔方方面派员到平凉接洽,劝说太子北上灵武。于是太子出发北上,于七月九日辛酉到达灵武。这期间总共有二十天时间。平凉到灵武(今宁夏吴忠)距离二百七十公里,路上差不多得用七天时间,所以太子在平凉呆了差不多十三天时间。在这十三天时间里,太子完全是被动的――从不知所适到被劝去灵武。到了灵武以后,又被这帮家伙逼着称帝。反正,一切都是手下人安排的。
如果是六月二十六日到达平凉,那太子在平凉只呆了六天时间。这六天时间里,很有可能不是“未知所适”犹豫彷徨的六天,而是积极与灵武方面沟通接洽的六天。实际情况可能是这样的:
太子一边视察监牧,一边派人去灵武方面接洽——要不灵武方面怎么能恰好知道太子到达平凉了呢?灵武方面得到消息,立刻意识到奇货可居,所以马上行动,一边派人到平凉回话,一边加紧做好太子来灵武准备。太子之所以不直接去灵武,无非是制造群臣奉迎、拥戴劝进的效果。在去灵武的路上,彩云、白鹤、黄龙等一系列劝进登基需要的道具纷至沓来。这还不够,快到灵武的时候,太子还演出一出要渡黄河北上避难的戏码。在各种姿态做足了以后,才进入灵武。下来,就照传统的剧本演——群臣劝进,太子不许。一来一去六个回合后,再南面登基,这场大戏才告落幕。
《肃宗实录》,元载撰。元载是代宗时期的权相,名声不大好,是个有名的贪官。元载的老婆是李辅国的同族,因为这层关系,元载与李辅国既是政治盟友,私交也非同一般。李辅国是太子亨的亲信宦官,随同太子一路西行,是太子灵武称帝的主要操盘手。据《旧唐书 李辅国传》记“辅国献计太子,请分玄宗麾下兵,北趋朔方,以图兴复。辅国从至灵武,劝太子即帝位,以系人心。”太子灵武称帝,一直备受质疑的是合法性的问题。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在撰写《肃宗实录》的时候,将太子到达平凉的时间提前到六月十九日是经过精心的盘算后确定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给太子在平凉留下十三天的时间,才能将太子塑造成一个在平凉犹豫彷徨、“未知所适”的末路王子,从而掩盖太子到达平凉后急切称帝所做的一系列不可告人的动作。
太子在平凉的行迹始终是个谜。有史料表明平凉郡的当政者似乎并不拥护太子向帝位发起冲刺。肃宗至德二载十一月唐军收复两京后颁布的大赦文中,对剑南随扈、灵武拥立的大臣进行封赏,彭原郡守李遵、灵武郡守郭子仪都在其列,单单缺同列的平凉郡守兼群牧副使。这位官员在所有关于太子从平凉到灵武活动的记载中都没有出现。据《唐刺史考全编》考证,这一时期平凉郡守兼群牧副使名叫郑遵意,两唐书无传。估计这位老兄在拥立太子过程中态度并不那么积极,所以在官方的记载中就被有意地忽略了。
未完待续
(本文为槲叶山路原创,谢绝未经本人同意转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