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苇虹
2011年的孟冬十月,你乘飞机,搭高铁,坐汽车,一路征尘亦是一心神往,奔向广东韶关的那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911年前,一代大文豪苏东坡,根据史载,至少曾经两次经过和游览曲江(即韶州,今天的韶关),且留下诗篇墨宝,想必这片热土,留下了文坛泰斗的屐痕处处。
丹霞,于心里一遍遍地默念,像是伸出手去久久地把玩、摩挲一块天然剔透无暇的美玉,虽然在未睹她的芳容之前,就已经知晓了她的盛名远播:中国红石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
然而百闻不如一见,终于感到她因无穷寥阔又流动不居,烟霞满天,灿若锦绣,山丹水碧,仙气袅袅……你在想象里触摸她,最终却陷入无从把握的空氵蒙。
天作丹霞,世遗瑰宝。丹霞,她最终诱你深入,惑你陷落,迷你痴恋,并且让你在一亲她的芳泽之后,从此情陷于斯,魂牵于斯,梦萦于斯……
一
山是丹霞山,水是锦江水。与这样的山水对坐,你已不再是从前的自己。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年少的时候,读唐诗,很是喜欢王维诗句里这盛名的一联。但那时只知道把玩文字的美感,却似懂非懂,并没有领略其中蕴涵着多少禅意。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行至水穷,坐看云起。
而今终于明白:与一件作品相遇,与一个人物相识,与一种事物、一片风景相逢,在合适的时间相逢,实在是一种命定的美妙的缘分。就像你,终于以参加全国主流媒体笔会的名义,走进了丹霞的风景。
在这里,无论你是泛舟在碧翠如玉的锦江之上,欸乃一声江水绿;无论你是漫步在密林间盘旋的木条栈道上,横看成岭侧成峰——你都会禁不住地惊艳惊喜惊呼:啊,那些山峰,那些石岩,是自然之子信手丢在那里的雕塑作品么?它们从来都是有些突兀的笔直矗立在你的视线里,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如蛟龙出海,有的如鲤跳龙门,有的如大象戏水;有的似一柱擎天,有的似茶壶香茗,有的似双子亲密;有的若玉女横卧,有的若思妇望郎,有的若观音送子;有的仿佛扬帆竞发,有的仿佛仙人晒布,有的仿佛通泰天桥;有的就像哪位古代的官人把玉带遗失在了这里,有的就像哪位高僧把帽子信手挂在了林梢……
更神奇的是,还有生命的原始图腾阳元石、阴元石,无声而又骄傲地宣告着生命那健康饱满、激情贲张的力量,它们遥遥相对,脉脉无语,是在冥冥之中向世人吐露着生命的秘密么?是在昭示着一种天作之合、不可遏制的天地情缘么?
在这里,石是红色的,赭红、橘红、玫瑰红,如丹蔻,如云霞;水是绿色的,碧绿、翠绿、祖母绿,如锦缎,如翡翠。你去的那几天,天空间或落着的细雨,云雾如纱如幔绕在碧绿绿的锦江上,围在红彤彤的丹霞山上。一阵风来,一阵雨去,一阵雾散,但见得碧空如洗,嫩蓝嫩蓝;万山叠翠,郁青郁青;那裸露的山崖火红火红,偶见那点缀在茂林竹海之间的一树红叶或是黄叶如山花烂漫闪过;那刚刚收割过后的稻田里金黄金黄,竹筏悠荡的锦江葱碧葱碧,将一切美景和斑斓的色彩倒映水中……
二
湿润的江风扑面而来,你一时间恍惚走进了一幅用色明丽的油画里。
昂昂古风扑面而来,你一时间穿越到古代,走入了宋诗词的意境里。
东坡,那个豪放又天真、清雄而达观的大诗人,因为变法运动而走上长长的贬谪生涯,又因被贬南下、应召北归,曾两度踏上韶关的山水:
其一是南谪路上,诗人游览了韶石风景,想起传说中舜帝南巡至此,登山奏响韶乐,东坡当即题诗云:蜀人文赋楚人辞,尧在崇山舜九嶷。圣主若非直得道,南来万里亦何为?又有诗曰: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会见四山朝鹤驾,更看二李控鲸鱼。欲从抱朴传家学,应怪中郎得异书。待我丹成驭风去,借君琼佩与霞裾。尔后游览南华寺,期间为南华寺留下大量碑铭题记,在此次7年艰难而漫长的谪旅中,东坡与南华寺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
其二是北召归来,东坡终于结束了海南的羁旅,北回经过韶州,受到了当地官民的盛情款待,拜访者络绎不绝。又游南华寺,千年古寺,故地重游,苏轼心中自是感慨万千。在寺内,苏轼见到友人苏坚,更是唏嘘不已,当晚在寺内与友人一起设榻长谈。古寺青灯,明鉴了诗人此时心境的变换,愤慨不平之气已渐消泯,佛学的修炼已经让诗人更趋清明旷达。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后赤壁赋》的这一小段是多么适合丹霞的山水啊。丹山碧水,见证了一代文豪心中的山水,那非凡的诗情、胸臆和情怀。赤色山岩,就如同炽热的赤子之情;绿水长流,就如同生命之树常青不败。
三
住在丹霞山庄里的夜晚,你曾经为了追随历史的旅痕,更为了体验那一份苍茫的空灵的境界,而一个人沉浸在夜色里,缅怀,神游。松声絮絮,虫鸣唧唧,蛙声咯咯,还有风掠过林梢、苇荡与荷塘的声音。那是大自然的奏鸣曲。这是一个怎样澄明又清幽的时空呵———晚风捎来山涧里各种草木糅合的清香,松香,药香,麦香,稻香,茶香,还有青草的味道,清风的味道,乡土的气息……袭上人衣,醉了人心。
一轮山月挂上林梢,只见那月华如水,似银,洒在四面芙蓉开的荷塘里,泻在林间草地上,映在石壁上,恍兮惚兮,月下的山寺成了一个水晶宫阙,眼里心间俱是一片如水的澄澈,柔静,宁馨,幽香……
红尘不到。在这里,没有世事的纷扰,没有凡心的蠢动,没有物质的压迫,自然也没有现代工业的污染和对于环境的损坏。在这里,时间的河流停止了流动。在这里,千年如一日——千年的石壁,一直在此矗立。千年的明月,年年初照人。千年的草木,荣了又枯,枯了又荣,散发千年的沉香。一切亘古如斯。
月光清照下的锦江上,一片冰莹澄澈。江天一色,江月皎洁,江水明澈。你的心中在那一刹掠过了唐人张若虚那首冠压群芳的《春江花月夜》: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哦,你似乎恍然大悟到了丹霞此行的奥秘所在。你似乎看到了自古以来从大舜开始的那些个历史人物行走在这片丹山碧水之间的情景。你似乎参透了生命大旅行的真谛,如同苏东坡最为清雄旷放的那一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多年以来,仕途上的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文坛上的盛名远播、才华四射,人生旅途中的得与失、荣与辱、成与败、顺与逆、升与谪、喜与悲、笑与泪……九死一生的生命苦旅化作了一场奇特的旅游,一部历险游记,曾经惊心动魄,如今心潮抚平。
行到水碧处,坐看丹霞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