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女与复原曹文作品入选“红楼梦学刊”红学书目的红楼工匠唐国明
唐国明《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已入选“红楼梦学刊”2014——2016年红学书目
原标题:2014——2016年红学书目
来源:红楼梦学刊(中国红楼梦学会举办)
整理者 胡联浩
【凡例】(1)《红楼梦》的各种版本、改编本等说唱类作品一般不编入,但探佚类续书则酌情收入;(2)再版书、换名书不再收录,但变动较大的修订版酌情收入;(3)文学研究类书籍或文集中红学研究文章占比较大者酌情收录;(4)有收藏或阅读价值,较有特色的个人自印非正式出版物亦酌情收录。
……
2016年红学书目:
1.《问红六记》,张建智、张欣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8月,定价28元。
2.《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唐国明著,北京:团结出版社,2016年9月,定价52元。
3.《<红楼梦>中的传统文化赏读》,王媛媛、张立山主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年5月,定价32元。
4.《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白先勇著,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7月,定价NT$1200元(三册)。
5.《红楼梦备考版狂练提优(附答案册)》,恩波教育研究中心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定价38元。
6.《红楼梦赏析(第一卷)》,孙玉明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12月,定价56元。
”
三个女孩与隐居麓山攻克世界数学难题的红学“怪人”唐国明
我们从小开始,就面临着很多日子,像农历7月初7、阳历2月14、5月20、11月11。写这篇文章的今天却正好是2017年5月20日,却在快到5月20日之前的5月19日,高思红、王靓、胡紫薇三位同学发布了关于我的纪录片《红楼“怪人”的执与痴》。并在前言里说:“岳麓山下住着一个“怪人”,十六年来,他复原了《红楼梦》,创作了自己的诗歌体。现在又研究着数学难题。他上过《中国梦想秀》等多台节目,现在依旧过着每天只吃一顿饭的窘迫日子。有人赞他是天才,有人骂他是疯子,但是他确确实实是一个在梦想世界里不断追寻的人。”恰在前不久,我的论文《唐国明用“个位区间法”对哥德巴赫猜想1+1新论》初稿也发表在了一本叫《白鹿山下》正规出版的书上。
记得先是他们学院一位来自浙江杭州叫潘夏敏的同学,因为在高考那年,她的老师给她与她的同学在课堂上看了一个关于我在电视节目里的视频,从此她就把我记住了。也算是天缘凑巧,她又来到湖南长沙念书,念的是新闻与传媒专业,却抱着试着联络一下我的心态,看我答不答应做她作品里的主人公。对于学生的要求,我从来没有拒绝过,我当时怕像以前来拍过我的个别学生那样,比总统还忙似的,来拍一个把小时,一接电话有事了,又停下,接下来又另约时间来,所以我答应给她一天拍的时间,希望她在拍之前把一切精心策划安排好。她答应得很爽快,她于是约了她的同伴邓垚琳、邢骞文来打了前哨,不久就来拍了我。待他们把片子挂出来之后,于是引起了她班上另一位同学高思红对我故事的兴趣。
高思红与我联系上后,我曾以为她会做一个很长的作品,因为一接触,就感觉到她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女孩,也是一个与我一样很“小孩”的人,记得她后来跟我说过,她小时候以为她只能活到20岁,待到活到20岁时,她觉得她又活到40岁再说。她很喜欢“人活着要有死的恳切”这句话。于是我在农历2016年的冬天,突然想到给自己写一个自传,于是写了一个一万五千字的东西,后来写成了一个差不多长篇的东西,暂时叫做《他在此刻之前》,以备她拍片所需。后来也不见她再提及此事,也就忘了,便沉心去钻究世界三大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去了,待我把“无论一个偶数多么大,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无论一个多么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之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而除了素数2之外,素数5与任何一个素数相加,总是个位数是0、2、4、6、8的偶数,而其他素数怎么两两相加,其结果都是个位数是0、2、4、6、8的偶数,而偶数4只能仅能用素数2加2表示成4的和,所以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不少于4的偶数,都可以是两个素数之和成立。简洁的说——常识告诉我们两奇数之和总是偶数,除2与5之外,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所以偶数总可以是两素数之和。”这个定理证明之后,即用“个位数”法创新的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1+1,修改到20多稿之时,她又突然联络上了我,说想见我一面,跟我交个朋友。我说好的。她来的那天,还带了一个她说可以算是她灵魂的一个发小女孩。意外的是她还买了本叫《小王子》的书,作为见面礼送给我。当时她把一个纸袋递给我时,我只顾和她说话去了,似乎一见面就如同熟人一样,有说不完的话题,我就以惯常的待客之道,带她们一边爬赫石坡周围的岳麓山一角,一边跟她们聊一些她们有兴趣的话题。
她们要走的时候,我们的话题还没完,我送她们出了湖南师范大学校门,去湘江边坐车过马路时,我说“欢迎她们下次来玩。”再回房翻看那本叫《小王子》的书,她在书中写了一句话:“生活处处可爱。”她可是我人生中第一个送我书的女孩,也许这书我会存留,也许我又会把它留在某个人的书房里,作为居无定所的我,因为还不知道未来自己漂泊何处,安居何方。没过几天,她又说已经决定给我做个作品,做个关于我的纪录专题片。我说行,她又带了三个人来踩景,接着就开始拍。她们每次从她们的学校到我这里要转两趟车,在路上耗费时间来回差不多四个小时,每次来基本是下雨。第一次来拍的时候,还没拍几下,卡的内存不足了,又只得败兴而归;第二次来拍的时候,雨整天整天没停过,我带着她们满岳麓山转悠,四个人的鞋子不是湿了,就是进水了,脚下都发出鸟一样的叫声。在雨中岳麓山的亭台楼阁转了4个小时,我跟她们走时不觉得累,我也算是走山爬坡惯了,回去一倒在床上就不想动了,直睡到第二天天亮。她们下山后还要坐两个小时的车回学校,但她们一路上总是说,在雨中走着,真有感觉。还说需要的就是像旅游不像拍片子的感觉。她们第三次来拍的时候,恰是五月一日,那天湘江边有烟花看,看烟花前拍了一阵,看烟花后又拍了一阵,结果很晚了,她们回不了学校了,她们只有坐末班车回去借宿,结果坐错了车,还说,几个大学生为省35元出租车费,这事可以震惊世界。我问她们觉得辛苦不,她们总说这算什么,这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从开始到拍完后,我每次跟她们说,她们来这边。吃个盒饭我还是能请的,她们总说各付各的好,我也不好强求,我只用也许这是时下生活交际的方式去理解,去安慰自己了。
我这个人没别的优点,也没别的什么缺点,直来直去,实话实说,她们拍完她们需要的镜头,看了一次后,说我真的好真实。她们很用心,当她们迷惑我怎么能忍受这种简单的生活而与自己的梦想不离不弃时,我只是突然领悟到:一个人只有承受得起天下之重,才有可能为天下苍生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
她们给我拍的片子,因为限制了时长,也许由于这个原因,看后总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能说做得很成功或很失败,只能说是她们未来事业上的一个台阶,也是她们承受天下之重,传播真理与人类伟大灵魂的一个开始。也如她们一直强调的“在过程中学习和收获是我们唯一的出发点与目的”。而我的故事总是在永未完成之中,在等待着一次又一次向天下讲述。
2017年5月20日写于岳麓山下
唐国明,男,汉族,现居长沙,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喊出“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修德安和天下,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的鹅毛诗人、红学工匠、数学顽童,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并从“3x+1”发现了万有规律公式;自发表作品以来,已在国内外书报刊发表文学、红学、数学方面的文章数百篇。2016年出版先后在美国与秘鲁《国际日报》中文版发表连载、以反复阅读的方式考古发掘出埋藏在程高本后40回中的曹雪芹文笔、以考古的科学方式修补复活出符合曹雪芹语韵与曹雪芹创作原意的“红学”作品《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7年《红楼梦学刊》将其列入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其追梦事迹已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等电视台,美国《美南新闻日报》《新周刊》《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文史博览(人物版)》《广州日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西安晚报》等无数报刊报道。
附唐国明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结论摘要:
“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即使随自然正整数越大,素数在区间分布个数在减少,但一个偶数越大,它前面包含的素数就越多,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在不断增大。而一个偶数越小,它前面所包含的素数就越少,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越小,而小到尽头的偶数4,却还有素数2与2之和能表示它;因此可以说,比任一大于2的偶数自身小的素数中至少有一对相同或不同的素数之和等于这个偶数;即除“大于2的偶数除以2”是素数外,所以任一偶数表示为两素数之和时的两素数都分布在“这个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且两素数与“这个偶数除以2”的数差相等。所以大于2的偶数可以是两素数之和。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我们未知的偶数素数区间只能说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对于无穷无尽的偶数素数你不可能全部完成验证,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但谁也保证不了在超出某一区间外不会万一出现反例。你不能说它不对,在一定条件下是绝对的,而放置于你不可把握的条件下,又只能是相对的。所以,除素数2之外,任一两个素数相加必是偶数,而一个偶数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只能在没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成立,在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之后,面对无穷无尽的偶数,谁也难以保证成立,并且难以验证,也无法验证。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3x+1”: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抵达4、2、1数流的终结线,又是从4、2、1回归无穷数据宇宙的起始线。在这条2的n次方线上,有无数从4、2、1回时的分流点与抵达4、2、1数流的汇聚点,这些点却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数点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经过2的n次方合4+6n数的汇聚点,可以回流分流出奇数x合1+2n或合2+3n的数群,所以“3x+1”猜想无论怎样成立。公式(万有规律公式)为: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即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