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写篇三毛蹭个热点

作者: 李户勒大 | 来源:发表于2018-01-06 00:53 被阅读18次

    那双眼睛里面,是一种不能解不能说不知前生是什么关系的一个谜和痛。直到火车转了弯,那份疼和空,仍像一把刀,一直割、一直割个不停。

    ——三毛《倾城》

    二十年前,当电脑还是686处理器硬盘只有2G的时候,我在一张名家全集的电脑光盘上,把三毛的大部分作品粗粗翻了一下。比较认真读的是《背影》(写荷西死的那本,是这个吗?)、《万水千山走遍》和《倾城》。前两本读完,觉得这都是什么鬼?实在不能理解我妈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怎么会那么喜欢三毛,可能是工厂里太闷了吧。对这两本已经没有印象,惟《倾城》我相当喜欢,喜欢到在书店里买过两个不同的版本。

    我不喜欢看那些沙漠的故事流浪的故事,觉得太浅薄只能用来消遣。一旦你离开沙漠停止流浪这些故事也会随之结束。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流浪,不可能永远去写自己生活中的那些小破事。如何使作品有精神内核上的深度与广度?如何使作品从个体的我写到别人再写到整体的人或时代?《倾城》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她的小破事终于脱离了流浪与沙漠这个标签,有了精神内核上的深与广。记得很清楚书中那篇《吹兵》,回忆的虽是一个小女孩和一个炊兵的友谊,却流露着那个特殊历史年代的忧伤和无奈。

    三毛自杀身亡后,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那么乐观的三毛会自杀。我不觉得有什么难理解之处。一部作品和作家本人有时候并不一致,就好比一个充满了哲思很有智慧的作家,他在现实中可能是个难以自理的生活白痴。三毛在《倾城》一书中有一篇《说给自己听》。这篇文字应该安慰了不少人。然而,二十年前被此文安慰的我清楚地知道,此文中透露出的是试图自我安慰却无法受安慰的无力感。一个人可以安慰说服别人,却很难安慰说服自己。

    台湾作家刘墉在《离合悲欢总是缘》一书中提到三毛有抑郁症并向刘墉推荐过抗抑郁药,微博上徐静波在1月4日三毛忌日发文回忆和三毛的私交,他提到三毛一身病。一个从小敏感一生情路坎坷的女子,她作品中的欢笑与洒脱是她想成为却无法成为的。所以深根究底,有些作家他一生的命题都是在写自己,有些作家一生都在写别人,有些作家一生都在写一个很渴望但无法企及的乌托邦。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不如结束这痛苦。二十年前我理解三毛的自杀,到今天依然理解。只是,三毛是天主教徒,原则上是不可以自杀的,惟希望她是在天堂与耶稣同在。

    (一张仿版,2002年购于南京大学广州路校门口的仿版打口店,借此文顺便怀念一下那个为了音乐疯狂的年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倾城——写篇三毛蹭个热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pe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