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

作者: 初以弦 | 来源:发表于2017-11-15 21:20 被阅读529次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一书是由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著。为我们展现了中国二十世纪中期中国乡村生活,虽已过去了大半个世纪但是中国的社会在我看来仍旧还是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中国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乡土中国》当中的现象来解释。

《乡土中国》一书费孝通先生分十四章从不同的层面为我们分析中国的“土”。并且我们不难发现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现在的中国社会。比如当代依旧存在的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熟人社会”,人际关系上的“差序格局”,家庭关系上的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以及依然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团体“家族”,还有制度设置与实际运行上的“名实分离”等等。

《乡土中国》开篇第一句就是“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后本紧接着是“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由这一句话为之后的解说埋下了伏笔。“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哪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基层”这里的“乡下人”完全没有贬义的意思,反而是中国社会基层的代表。第一章“乡土本色”中说道“土字的基本意思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重大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这里说到乡下人都离不开土地,这和中国现在的状况也是一样的,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是依附着土地而生长的,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乡下人会无所适从。不仅仅是乡下人,中国的所有人都依赖着他所生活的那片土地,就算了离开了家乡还是无比的眷恋着那片土地。老人们会给离家的游子的包里塞进一包门前的泥土,并叮嘱如果水土不服可以抓点泥土和水喝下会好起来。这足以表明中国人都离不开泥土,所以中国充满了“乡土”气息,这样说来说中国是“乡土中国”是合情合理的。

费孝通先生用两章的篇幅来分析文字下乡,并提到“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语言智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所有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的确如此,有时候我们会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的就是连语言也无法表述我们当时的情绪。这也可以说明生活在相同的一个社群中的人们应为拥有相同的经验所以好多东西只需要一个动作或者是一个眼神都能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反之在不同的社群中如果你要表达什么还是需要借助于我们的语言工具的,语言文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在现实社会中因为社会中充满着的是陌生人反而语言文字是必需品了,我们这里讲到的一个大前提是生活在一个相同的社群中。“再论文字下乡”中“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达情意的过程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所谓时间上的阻隔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乡土的社会,大体上是没有‘文字’的社会”;“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的”。在“文字下乡”中费孝通先生已经说明了在乡土社会中文字是多余的,从而可以论证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的,而是因为社会的陌生性使得文字成为必需品。

接下来讲诉的是“差序格局”,“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推出去的 ,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以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我们现代中国社会人员的关系也是这样的社会范围差不多都是由私人范围的增加。乡土社会都是熟人社会,办件事情总是要托熟人来才觉得能够办好,而且这样的熟人社会,是依靠一种感情来维系的,比如借钱如果还谈打欠条这样就显得生疏了。现代社会中的法律是用来维护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在熟人社会我们仍旧是以前的乡土性质,在根本上没有什么改变。

在接下来的“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等章节中很是细致的为我们从不同的层次分析的中国的乡土性。

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虽是写的是二十世纪中期的中国社会,但是拿到现在的这个社会来说还是可以解释的,中国的乡土性根本上没有改变什么依旧是那个离不开泥土的中国,多了的是法律,而法律是在乡土社会中的乡土不起作用的时候才会拿来使用的,我们大部分时间大部情况都是活在乡土社会的乡土性中,中国依旧是乡土中国。依旧是依靠乡土来维系的中国,如果离开了乡土中国就不再是中国,少了乡土气息,你不觉得中国就缺少了人情缺少了味道么?

(365训练营)

相关文章

  • 名副其实的大家小书

    「乡土中国」读后感 最近工作比较忙,没什么时间看书了。断断续续的用了很长时间才看完费孝通的这本《乡土中国》。然而这...

  • 乡土社会—血缘关系的社会,无讼的社会?

    「乡土中国」读后感 关于<血缘与地缘>的感悟 血缘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继嗣,划分立场的。乡土社会是个血缘社会,一个村落...

  • 中国的乡土——《乡土中国》读后感

    对于乡村,平时其实很少接触,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一些影视作品都没怎么看过,看过最相关的也只有网络小说中的种田文了。虽...

  •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2018.08.11 社科4号大厦.沈阳梦想 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 看完了《乡土中国》,...

  • 《乡土中国》读后感

    这本书的简介《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一共由14篇论文组成。是由费孝通先生于上...

  • 《乡土中国》读后感

    文/1603 第一次知道费孝通先生,倒还不是因为这本《乡土中国》,而是因为其另外一部作品《江村经济》。在这部作品中...

  • 《乡土中国》读后感

    从前听过不少人提到这本书,都满是赞扬。暑假一读的确如此,费孝通先生通俗却又不失深刻地解释了令人费解或又是习以为常的...

  • 乡土中国读后感

    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我理了一下大致的方面,提出了两个这本书讲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内容是比较中国...

  • 《乡土中国》读后感想

    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古至今,农民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农民对社会...

  •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这本书,主要讲述地是中国的乡土社会。我们现在的现代社会和那时中国的乡土社会不同,是经历过社会变迁的。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中国》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ah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