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初二语文期中考试的命题很有新意。我觉得出得不错的是阅读题,选文很有趣味,作文题特别有教育意义,面向生活,关涉到教育本质。理解性默写考查了文化积累。整份试卷体现出了为理解而教,为积累而教,为成长而学的特色。值得点赞。
新中考语文将150分,又将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不过,语文为理解和积累而教而学,联接生活这是最根本的。
命题的黄英老师指出,语文新中考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着眼于语言的作用。这次古文加点字特意出了一个“发”,一个“荣”,只要读懂就能做,但监考的时候看了一下,惨不忍睹。不联系上下文,乱背一气。
这次的名著题第9题考查的是什么呢?似乎有些目标不够明确?我觉得名著阅读的考查本身就比较难,不能变成记忆背诵,还是要突出阅读和语文味。能否给出一个语段,让学生来分析其中的纪实手法?而不是简单背诵要点得分。
关于作文题,这个作文题确实很有意思和意义。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理解他人使用的是自己的方式,误解当然很容易发生,而他者和理解是教育和存在的重要主题。不过,第一,题目中的“他、她”,两者保留在一个题目中似乎有些别扭,改成“你”会不会更加好一些?
其次,如果通过提示语,提示一些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写作,这样或许更能够促进写作的多样化。
第三,这篇文章已经是相对复杂的记叙文,题目后面要求文体是“记叙文”,这是要强调记叙文的什么特点呢?
当然,我不过是一家之言。希望引起思考,欢迎不同意见,以期展开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