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笔记️️️️️️️-心理学通识-《017人生主题:积极补偿一

学习笔记️️️️️️️-心理学通识-《017人生主题:积极补偿一

作者: 亲爱的_南_ | 来源:发表于2023-12-02 10:13 被阅读0次

    学习笔记️️️️️️️-心理学通识-《017人生主题:积极补偿一定比消极回避更好吗?》2023-12-3,星期日,温故而知新

    2022年12月17日,224天之《017人生主题:积极补偿一定比消极回避更好吗?》讨论作业:

    问:这节课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你的自我图式中有怎样的恐惧?又选择了哪种策略呢?欢迎和我分享你的故事。

    答:印象最深【⼼理学家杰弗 ⾥·扬的话:你最在意的东西,暴露了你最核⼼的恐惧。】

    今天课程中罗列了9种常见图示,在里面找到与自已较相符的一种:

    ❣️自我图示中的恐惧:我在能力上有所欠缺;

    ❣️实际选择的补偿策略:终身学习、保持进步;

    内心真正想选择的是回避策略:追求轻松、无挑战的人生;

    ❣️其实,身而为人,每个人最大的图式,我想可能都是“事关生死”吧,每个人无论想或不想,我们都面临同一种模式“向死而生”,人生在世,多么难得,可以平庸,但不想虚度,于是我努力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尽力爱自已、尽力爱他人,也不枉生命这一回。

    …………………………………………………………………………………………

    学习李松蔚博士《心理学通识》之017人生主题:积极补偿一定比消极回避更好吗?

    【印象最深❣️最有收获】

    ①⾃我图式带给我们的不光是困扰,也给我们的⼈⽣布置了各种各样需要完成的任务。

    ❣️思考⼀个问题:你觉得⼈⽣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是名誉,是财富,是感情,还是责任?你对这个问题的第⼀反应,很可能就体现了你的⼈⽣主题。

    这个主题意味着什么呢?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理学家杰弗⾥ ·扬说:❣️你最在意的东西,暴露了你最核⼼的恐惧。

    ②❣️【应对恐惧的两种策略】

    ⽤图式的⾓度来解释:⽆论你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它都来源于你看待⾃我的核⼼视⾓。

    ❣️⼀种是避免激活,“这⾥有问题,我就离它远⼀点”。⽐如我害怕被束缚,就去做⼀个独⾏侠,谁也控制不了我,这叫回避策略。

    ❣️另⼀种是迎难⽽上,“这⾥有问题,我就要战胜这个问题”。我主动进⼊关系,但要在关系当中成为占上风的⼀⽅,我可以指挥别⼈,别⼈不能指挥我,这叫补偿策略。

    这两种⽅向是相反的,但它们都可以让⼈免于被束缚的恐惧。

    这两种应对策略,也适⽤于形形⾊⾊的其他⾃我图式。

    ❤️这两种策略⽐起来,哪⼀种更好?凭直觉讲,迎难⽽上的补偿策略好像更积极⼀点。但其实,两种策略都是在应对恐惧,并没有好坏之分。

    ⽆论你选择哪⼀种,都有明明⽩⽩的好处,也有它的短板,❣️如果你选的策略成了⼀种执念, 反⽽会给⼈⽣带来更多的⿇烦 。

    ③【回避策略】回避:听起来好像有点负⾯,其实换⼀个说法,可以叫它趋利避 害,或者扬长避短。它是⼀种⼈⽣智慧:

    ·我认为⾃⼰脑⼦笨,就去做体⼒活;

    ·我害怕冒险,我就找⼀份稳定的⼯作;

    ·我不擅长⼈际关系,就跟热闹保持⼀段距离。

    回避⼀时爽 ,⼀直回避⼀直爽,这样过⼀辈⼦,也很省⼼对不对? 只是有⼀个问题: 我们害怕的东西,有可能不是真的。

    他⼀开始就选择了远离别⼈,就没有机会收到真实世界的反馈,“没有⼈喜欢我”的图式就会保留下来,这又是⼀个主动稳定的机制。

    如果⼀个⼈回避关系但又渴望关系,回避挑战但又渴望成功,回避负⾯评价但又希望⾃⼰被更多的⼈看见,这种策略就会成为他的困扰来源。

    ④【补偿:  永远停不下来】

    【补偿策略】听上去更符合时代的精神。如果说回避是在绕着困难⾛,补偿就是⼤⽆畏地挑战困 难。我们把恐惧转化成⼀种反向的动⼒,激励⾃⼰变得更完善、更有⼒量、难道不是⼀种最积极的策略吗?

    补偿策略的风险:我们追求变好的努⼒超出了限度,就会害怕停下来。

    补偿策略背后有这样⼀个逻辑:害怕的事情没有发⽣,是因为我⾜够努⼒了。

    要警惕:这个逻辑的另⼀⾯仍然是在认同图式中的恐惧。恐惧是真的,否则我努⼒是为什么呢?只要我的努⼒停⽌,就会被恐惧淹没。

    如:“如果你看到真实的我,就不会这么想了。”

    ❣️补偿策略并不能真的让⼈免于恐惧。何况有的时候,补偿就是在⽤错误的⽅式缘⽊求鱼,⽤⼒过猛甚⾄会带来反效果。

    ⽐如,⼀个⼈“过度”想摆脱贫穷,反⽽让他作出了不明智的投资决策;“过度”地想交出完美的⼯作成果,反⽽陷⼊了拖延的泥潭。

    更极端的例⼦【边缘性⼈格】,图式是担⼼在亲密关系中被抛弃,于是他们不断向伴侣提出更极端的要求,⽐如要伴侣在⾝上纹⾃⼰的名字。短期内,他们可以⽤强势的态度逼伴侣⼀再让步,但持续下去,最终只会让对⽅在不堪重负下离开这段关系。 反过来,这又印证了他被抛弃的图式。

    ⑤【让恐惧的事发⽣】

    回避、补偿这两种策略,让人感觉:好像这也不⾏,那也不⾏。❣️其实想让你看到,⼈⽣是有最⼤的恐惧,但不能只为恐惧⽽活,⼈⽣还有多种多样的可能。

    李松蔚博士观点:⼈要追求什么,应该更多取决于“我想做什么”,⽽不是“我害怕什么”。 图式中那些恐惧是真的也好,是想象也好,都不应该限制我们的追求。

    从这个⾓度讲,除了回避和补偿两种策略,我还想提供第三种可能,叫做❣️做你想做的事,让恐惧发⽣。

    ❣️图式最狡猾的地⽅。它预设了你的恐惧,相当于设置了唯⼀重要的议题。你花了⽆数代价去逃避或者补偿那些恐惧,就把恐惧放在太重要的位置上。⽆论能不能解决,都已经证明了这个议题的重要性。

    既然如此,❣️索性就让恐惧发⽣好了,很可能你恐惧的东西也没那么可怕。

    ❣️我们常常⽣活在⾃我图式编织出的恐惧牢笼⾥,也许你已经准备好⽤⼀⽣的时间回避它,或 者挑战它。但别忘了,它也很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不要让恐惧定义你的⼈⽣。

    ⑥【总结】我们出于图式对⾃⾝的强烈关注或恐惧,常常构成了我们的⼈⽣主题。我们既可以选择回避,也可以迎难⽽上。两种策略各有利弊,但还可以有⼀种选择:做你想做的事,让恐惧的事发⽣。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讲⾃我图式的时候带有⼀种说教的意味。确实,那时候的⼼理学还把“图式带来的恐惧”看成⼀种⽆来由的负担,似乎是个需要纠正的问题。

    ❤️不过,也许可以⽤⼀种更开放的⼼态,这不就是⼈⽣吗?你在意的东西会牵绊你、影响你,也会成为你的毕⽣追求。它是束缚,也是指引。

    …………………………………………………………………………………………

    附:李松蔚博士《心理学通识》之017人生主题:积极补偿一定比消极回避更好吗?正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笔记️️️️️️️-心理学通识-《017人生主题:积极补偿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sh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