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卡瑞拉:
你好,我又重新开始给你写信。上一次给你写信的时候应该还是在将近两个月以前。
今天开始,我计划在未来3-6个月的日更当中,把李笑来老师所有的书和专栏,还有他在专栏中推荐的书籍,重新做一次阅读(其实还有一些还没开始读),然后利用卡片式记录的方式来完成一次输出。之所以是3到6个月,是因为我可能也不知道自己会日更多长时间,中间会不会发生其他形式的变化。但还是那句话,先向前一步开始再说,路上说不定会有更加美好的事情发生。
我不敢保证文章的质量,因为我知道写作这件事情,要真的写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我会尽量在我的信件中,加入我的个人感受,观察和思考,以及后续可能会采取的行动。他不一定都正确,也不一定有很强的原创性,但是尽量做到会对你有所触动和启发,同时也作为自己一个成长道路上的痕迹。
在两个月以前,我大概说过为什么要重新读他,很大一个原因,是我发现自己对专栏中提到的很多概念并没有记住。而上个星期的时候发生了两件事情,让我更加觉得有必要尽快地去做这件事情。
遇到了一个公众号,叫糖糖总,是一块听听运营总监的个人公众号。文字看出是一个孤傲好强而又活泼灵动的女孩子。有一篇文章是谈李笑来老师对她整个成长经历的影响,从读书学习考上复旦新闻系,到工作离职转入知识付费行业做运营,都可以找到李笑来老师的影响。对了,一块听听就是李笑来2016年底做的一款基于微信的付费音频直播平台。
这位运营总监是央视出来的媒体人,从媒体运营的角度写了一系列的文章讲知识付费。这系列文章让我对李笑来的多重身份,第一次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
他可不就是一个大的知识IP吗,新东方网红老师,博客时代的网红作者,内容创业时候的付费社群创始人,区块链世界的网红投资人。基于这个理解,我会对他有更大的兴趣。他是一个难得的入口让自己去理解什么是知识IP。这么说,显得有点不知深浅,但是站在这个角度去理解他,说不定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进步。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跟社群好友勇哥聊天。他说他最近一直在重新阅读李笑来的专栏文章,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他的朋友圈里面,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一份知识早餐,实际上也就是结合他自己的工作和投资经历,写下的对李笑来专栏的进行重新思考和理解。
有时候会感觉他是一个苏格拉底式的人,在谈话中,总是可以用很多问题,引导我去主动思考和探寻答案。我觉得他也是一个掌握了思维的脚手架的认,这话是脱不花用来夸黄有璨的。
专栏里面,有一篇文章是讲学习能力的。在这篇文章里面,笑来老师把学习能力称作人生的一个作弊器。
朋友圈里面,他转发这篇文章的时候,说有一个区块链投资领域获得巨大收益的人,之前会把李笑来的每篇投资主题文章读一百遍以上。而他现在去重新阅读,李笑来老师的文章时,会更注重文章里面的逻辑思维和推导,这些东西,给了他更多的启发。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想起之前阅读笑来老师专栏的时候,有几个特别大的感受。一个就是这篇文章确实写得好,说的很有道理,我接受。一个就是,这个比喻特别精妙,这个案例很好的说明了他的论点,我怎么就想不到?为什么别人能够写出这么丰富的东西,是因为他自己的生活经历足够的丰富。"举个例子"这四个字的后面,都是他的个人见识。最后一个就是,内心的满足感,我又知道了一些别人可能还不知道的大道理。
这两件事情给了我一些触动,因为我发现,不同的人,在第一次订阅专栏并阅读之后,对他们带来的改变是完全不一样。即使,因为都订阅和喜欢笑来老师的专栏,而给自己打上一个笑来粉的标签,也掩盖不了这标签背后的千差万别。
这是有各自的生活局限而带来的诠释的丰富性,这也是因为各自思考能力的不足而带来的差异。
这背后有一个相对较优的底层逻辑,那就是向那些更会思考的人,向那些在阅读思考之后,用行动证明过自己的人,去学习他们的思考方式,去跟他们产生连接,再追根溯源去找到那些曾经改变过他们的文字,这个时候去重新阅读,可能就会有更深刻的体会。而且我觉得,一旦这个口子可以撕开,通过重新阅读,应该可以弥补错过的那些成长。
我还有一个想法,重读笑来老师这件事情,如果能有更多的人一起在做,可能会更有意思,成长也会更快,所以后续可能也想做这样的一个社群,就是通过重新阅读和回顾,来再一次获得成长。如果能够把这样的一个社群做起来,很有可能都可以让彼此成为一个成长的加速器。
写信,还有卡片式写作,是目前可以想到的比较好的形式。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虽然今天还没有开始真正输出重新阅读之后的思考,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向你说明,这一路走过来的,缘由和思考。
这为我后续能够给你一直写信,而奠定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也就是给自己定一个初心,便于后续可以反复回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