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9

作者: 浦阳江 | 来源:发表于2020-07-19 17:18 被阅读0次

    星星之火终燎原

    作者:李通国

    世界体育史上一次传奇式的技术革命。

    在一次体育课的跳高练习中,福斯贝里用仰卧式越过了横杆,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但他不为所动,一直用自创的背越式参加跳高比赛。1965年18岁的福斯贝里用这种独特的技术越过了2米的高度,人们看到了新姿势的优势。1967年福斯贝里的背越式技术更趋完善,跳出2.13米的成绩进入了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行列。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上,他更是以2.24米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全世界的电视观众都被他舒展而优美的姿势征服了。

    背越式过杆技术是跳高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它动作简单、自然、容易掌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运动素质。1980年之后的赛场上,是清一色的背越式跳高。

    在中国武坛上有一个如同福斯贝里一样人物,他率先把西洋拳引进中国传统武术技击,引起了中国武术技击技术的一次革命。

    这还得从我们的传统武术技击说起。

    朱国福为军队创作的刀术

    一 惊鸿一击

    我们谈论武术的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满族人建立的清朝,统治了偌大个中国276年。276年,人老了多少代,沧海桑田都巨变。

    正如同无论是汉族人或是哪一少数民族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男人梳起一个辫子作为正统中国人的形象,人们也就习惯了满族人的一套武术技击方式——摔跤,当然,满族语叫布库。我们谈论起清朝武术徒手技击的时候,我们应该清楚,我们指的是以摔跤为主流的技击。

    清朝成立的国家职业摔跤队——善扑营

    许多人被眼花缭乱的武打片中上下翻飞、奔腾跳跃的武打设计弄乱了对武术技击的认知。事实是,即便人们最为称道的以为最为写实的电影《少林寺》中的武打设计,仍然不过是对练。

    武术对练是套路,不是技击,尽管它在模仿技击。今天人们所能够见到的网络上流传的民国时期所有对打的视频影像全部是武术对练,没有例外。民国时期有限的几场格斗擂台赛没有影像记录。

    当中国散打比赛开赛的时候,人们惊呼,这怎么中国技击,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一定不是这个样子的!或者说散打没有传统武术的味道(国术味)。其实,在1929年的杭州国术擂台赛上,就已经有传统国术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清末摔跤手的摆拍照

    可是,真实的传统武术技击该是什么样子呢?

    民国时期的人们,甚至一些传统武术家,都错把武术对练,武术散手当做了武术格斗本身,事实上,它们都不是。经过满清276年的同化,武术技击只有摔跤。早期的太极散手(当然,在它落户北京之前,还不叫太极拳)非常类似摔跤,这也是杨露禅能够被满清上流社会接受的原因。

    民国时期大力提倡国术,作为军人的张之江主持中央国术馆时十分重视武术技击,而其所列出的技击科目也只是摔跤。

    1928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后,最初分为少林门与武当门,不久,国术馆改门为科,以拳术、摔角、器械分为三科。拳术就是徒手武术套路。器械中有套路,也有技击,如引进日本的对刺枪等。摔角(民国时的写法,今为摔跤)单独作为徒手技击独立一科,学科地位也大大提高。摔角定为国术馆学员年终考试的必考科目以及全国国术考试比赛项目。

    民国中央国术馆的摔跤照片

    但是,有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摔跤一统传统徒手技击的局面。

    1928年10月由南京中央国术馆举办了第一届国术国考,最终第一名由精善形意、摔跤以及西洋拳的选手朱国福获得。更令人惊奇的是,他的两个兄弟朱国桢、朱国禄也同时进入最优等15人之列,震惊全国武术界。

    当时人们多认为朱家兄弟于技击对抗上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原因是他都曾深入练习过西洋拳,并将西洋拳中的步法走位与打法灵活地融入进形意拳之中,互补长短,以致在格斗中攻守有序,跳跃躲闪灵活。六合门武术家赵鑫洲在《拳斗纲要》中写道:“尤忆民国十七年第一届国术国考,获得最优第一名之朱国福君,即精于拳斗,斯时拳斗尚不为吾人注意,朱君较技时,因拳斗攻守之实验,与跳跃闪侧之灵活,乃能名列前茅,设非精于拳斗,一意胡打乱击,亦恐难获此成绩。”

    朱国福一举成名。

    朱国福

    也让国人第一次认识了中国武术技击对其它技击门类学习的意义。

    大清封闭太久了。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知识阶层对时局能够冷静客观认识的人数在全国只是个位数,其时魏源已经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种超前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成为人们的共识,哪怕是上流的统治阶层。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外国列强痛击之后,上层有识之士方才觉醒,从此才开始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或许,朱国福的惊鸿一击改变了人们对于武术技击的认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1932年,精于拳击、摔跤并留学日本学习柔道的国术馆教员郭世铨《搏击》教材一书序文写到:

    “西洋拳术,又名拳击,吾华译名搏击,取其互相肉搏之意,风行于欧西各国。因此无须编者多做介绍,大概人们都知道他是外国拳,然,假如我们会中国拳的人不来研究这种拳,有时他总会失败在这种拳里!要知,中国拳亦自有他不可磨灭的价值,外国拳当也有他相当的长处。我们要取长舍短,莫拘泥于成见!我们把外国拳的精华取到手里,与我们中国拳的精华合冶一炉,而中国拳更显得有价值。要知,外国拳的精华很容易取来,因外国拳是科学的,他的整个原理皆表现在外面,中国拳的精华极难被外国人取去,因中国拳是哲学的,许多奥理都蕴藏在内面。”

    武术技击要发展,需要在不断地格斗较量交流中取长补短。没有交流,就没有发展。没有一种事物能够在封闭的臆想中领先世界,更何况武术技击这种对抗性的技艺!

    朱国福的一击,犹如两个火镰的碰撞,擦出了星星火花。

    二 点燃星星之火的武士

    朱国福1891年出生在直隶(河北)定兴。早年从“铁罗汉”张长发习练罗汉拳,后拜师王有恒学习弹腿、摔跤等技艺,十四岁是跟随形意拳名家马玉堂形意门拳械。他的早年和大多数武术家的经历一样,学习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本土的武术,接触西洋拳是在有机会到大城市之后。

    1915年,24岁的朱国福护送曾做过黎元洪顾问的周善培全家去上海。到上海后,周善培挽留朱国福担任私人保镖。做保镖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他把几个习武的弟弟一并带到了上海发展。他们创办了上海武学会,公开教拳。

    当时的上海有外国的租界,大量外国人居住在此,他们也把拳击运动带到上海,在上海滩经常有拳击表演。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自幼习武的朱国福自然对其中的蹊跷心神领会。

    朱国福看了几次比赛,发现拳击技术简捷,动作迅猛,步法灵活,它只有单独的技击技术,没有套路,需要在不断的格斗较量中提高技击技巧,实用性很强。并且有一套简洁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易于传授,易于学习。这是中国武术训练中最为欠缺的地方。热爱武术搏击的朱国福当然不会错过学习的机会,便托人找到一位法国拳击教师,跟他学习拳击。

    掌握了拳击基本技法后,朱国福结合形意的技击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击技术。

    朱国福的拳击与形意拳法结合紧密,但又不尽相同。形意拳讲究三屈三垂——臂屈、腿屈、腕屈;肩垂、肘垂、气垂。他的拳法坠肘、屈臂、垂肩的动作非常明显,这与拳击扬肘、直臂、伸肩的动作正好相反。当然,这可能是他多年练习形意拳形成的习惯性的技术姿态,不过,这些拳姿些微改变对于击打的本身并不能起到实质的作用。也有真融合的地方,比如:朱国福的摆拳顾右打右,顾左打左,横击顺打有如蛇之拨草,极富迷惑性;拳击的摆拳则是左出打右,右出打左。这是朱国福找到的一种更适合自己的打法。

    更重要的是,他成立了中国第一支拳击队,平时训练,节假日在上海大世界举行商业拳击比赛和表演。这个事情重要性在于,他和他的拳击队有大量的实战经验。即便是一些商业比赛和表演,也已经迥异于当时诸多传统武术家的训练方法和表现,因为他们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实战机会。

    对于武术技击不保守,不拘泥于形式,同时有大量实战的机会,才是朱国福和他的几个弟弟在民国的擂台上称雄的重要原因。

    民国中央国术馆散手拳架

    三 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由于朱国福在武术技击中的卓越表现,1929年被南京中央国术馆聘为教员并很快升为教务主任,起初教授形意拳,1931年开设了搏击课(即西洋拳击课)及日本柔道两门选修课。

    朱国福提出的“斥花架、重实用、练为战”思想,得到了同样主张武术实战的张之江馆长的大力支持。

    有了领导的重视,朱国福在教学中大胆进行革新,一是大量增加搏击课中的西洋拳以及摔跤课的课时;二是大幅度加强散手对抗的训练。当时国术馆每年举办国术考试,学员们为了在对抗中占据上风,开始试图结合所学的传统武术、西洋拳术以及摔跤进行立体化的打摔一体战法。

    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一批长于技击的好手,如郭世铨、李成希、杨法武、马文奎、张文广蒋浩泉温敬铭等。

    解放后任职北京体育学院的张文广教授回忆说:“他主张中西结合。他请来德国留学回来的肖忠国教体操、球类等,还请来拳击教练教授拳击技术。经过刻苦训练,大多数同学日后成为能练、能摔、能打、能劈、能刺的全能、优秀武术人才。”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此时整个世界在竞技搏击对抗上处在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如日式踢拳、美式拳击、泰国拳,毗邻的香港也已经借鉴各国技击发展港式自由搏击多年。为了赶上国际搏击水平的发展,1979年3月国家体委确定先在浙江省体工队、北京体院和武汉体院三个单位首先试点散手。张文广主持北京体院散打队,温敬铭主持武汉体院散打队,蒋浩泉在安徽大学任职。

    民国时期散手技击技术并没有出现断层,中央国术馆培养的武术家在1980年代为这一轮的技术探索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0年代张文广教授指导北京体院散打队训练

    北体早期的散手体系是由民国时代南京中央国术馆出身的张文广教授所创编,因此主体上沿袭了当年国术馆的踢打摔组合的散手结构,而后由其学生夏柏华教授正式接班参与制定散手试点考察、规则制定、裁判等工作,并于原先的散手体系基础上继续实践研究进一步扩充和细化,出版著作《武术散手训练初探》。

    中国武术技击自此伊始,蓬勃发展。1980年代初期擂台赛上尚有少量传统武术选手的身影,之后,武术散打[1]一统擂台。

    今天徒手搏击是散打的天下

    1928年朱国福点燃的星星之火,民国时期的武术搏击擂台赛上显露锋芒,五十年后呈燎原之势。

    注释:

    【1】民国中央国术馆仍然沿用民间使用的“散手”一词来称谓改革后的技击,1979年散打试点时也沿用早期的称谓,称作“武术散手”,2009年7月官方正式使用“武术散打”替代“散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7-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lr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