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学生时代,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可能我的答案会让许多人意想不到。因为,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就是这本薄薄的《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故事》。
对于一个常常看书翻了两页便看不下去的年轻人来说,能够把一本书从头到尾、反复反复、圈画笔记、读几十遍还不觉厌的话,那简直就是奇迹了。而《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故事》这样一本神奇的书。它在学生时代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给少年时期的我太多的启迪与力量。
时至今日,回想起来,仍然觉得这本书无疑是一本非常好的青少年教育宝典,对青少年的学习、成长、择业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着指路明灯的作用。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如果你还在浑浑噩噩地虚度时光,还在碌碌无为地耗费光阴,还在无休止的网络和手机上浪费精力,还在迷茫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那么,你真的应该去读一读这本书,看看毛泽东如何从一个农民子弟成长为一个进步青年,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总结起来,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做出了以几个关键的选择举动,从而彻底改变了他人生的命运轨迹,为后来的成就伟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出乡关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17岁的毛泽东留给父亲的一首诗。自此,他挑着简单的行李,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情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养育他17年的韶山冲,心中豪情万丈,踏上了实现志向之路。
有志者事竟成。正是因毛泽东从小就怀揣远大的志向,他方能走出那个贫困闭塞的农村,走向一片广阔的天地,实现人生的第一个转折。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1053/a5e060c9c0931b24.jpg)
二、求新学
走出家乡的毛泽东踏上了自己的求学之路,然而这条路并不平坦。他先是在湘乡驻省中学读了几个月,然后,又去当了新军半年兵,后来又考入了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入校后,毛泽东觉得学校的课程有限,校规也非常呆板。6个月后,他退了学,寄居于长沙城新安巷的湘乡会馆,然后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自读。然而这样的自读也没能维持多久。
直到1913年春,20岁的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并入省立第一师范)。由此开启了他充实而又饱满的5年多学习生涯。也正是在这里,他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杨昌济,也结识了一生的挚友蔡和森。
三、强身体
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不但学习好,而且很重视体育锻炼。他提倡“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当时的学校不关心学生身体健康,不重视体育锻炼。1917年,在学友们为因病死亡的七名学生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怀着悲愤、沉痛的心情,写下了一幅挽联:为何死了七个同学?只因不习十分间操。
为此,他创立了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而“野蛮其体魄”的一些办法,如“五种浴”:日光浴、雨淋浴、冷风浴、空气浴、冷水浴;“六段运动”体操(共六段27节,包括手、足、躯干、头部的活动,还有打击与跳跃的动作,使全身都能获得较均衡的运动);而游泳、登山和打乒乓球则是他终身喜爱的运动项目。他还在杂志上发表了著名论文《体育之研究》,成为体育运动倡导与践行的典范。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1053/2ce1a2fccd7ff3c8.jpg)
四、读万卷书
酷爱读书,是毛泽东青少年时期最大的特征。有人形容他进了入图书馆,就像牛进了菜园子一样,那是丝毫不夸张的。
毛泽东读书学习还十分有特点。他常常随身带着“三件宝”:笔记本、英汉字典、世界地图。并且坚持读书的“四种方法”:其一,大量批注,言如珠玉。其二,领悟真谛,掌握方法。其三,广收博览,发展创新。其四,考察社会,读无字书。
正因如此的勤奋好学,才让他更加清晰地认知了时局,并准确地把握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五、行万里路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早早意识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并亲身实践。
1917年的暑期,他邀了同学萧子升,两人草鞋、短褂,一把雨伞、一个挎包,带着文房四宝外出“游学”,一路上以作诗、写字换钱吃饭,历时1个月,行程几百里,走了5个县,结交了农民、船工、财主、县长、老翰林、方丈各色人等,写下了许多笔记。一些同学读了他的游学笔记,都有自愧不如之感,称他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1053/25a03c66d59b0b22.jpg)
六、广交好友
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恪守着“三不谈”(不谈琐事,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的修养,把全心身都投入到了学习和探求救国救民之路上。
同时,为了寻找知音广交天下有志之士,他做了一件在当时非常新鲜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的事。那就是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在报纸上刊登征友启事。遗憾的是“曲众和寡”,但并不影响毛泽东形成一个真正的能够研讨大事的核心圈。
此后,他与蔡和森等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并创办了《湘江评论》,逐步走向了革命之路。
在今天看来,毛泽东青少年时代所做的这些事情,仍然具有非常强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许多年青人效仿和学习。
一代伟人虽已千古,但这“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掷地有声的呼喊仍回荡在我们耳旁。愿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都能把握当下的美好时光,刻苦学习,努力奋斗,为实现自己的幸福人生和伟大的中国梦,谱写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正如李大钊先生说的那样: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年之我,创建青春之家适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寄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生。
(自由撰稿人危笑天,2017年,愿陪你一起读50本书籍,看50部电影,听50首歌曲,写50个人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