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一个清朝时黑吃黑,最终吃到皇帝乾隆身上的故事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77225/6a98a818da5161b1.jpg)
起义引出的贪污大案
大清乾隆46年3月,由于清朝政府的民族歧视和压迫,甘肃的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带领着撒拉人和回民起义,很快就攻打到了兰州。乾隆急忙调周边如陕西等地的军队去支援。很快,兰州大军云集。这么多的士兵突然聚集在了这个地方,军费和士兵的军饷的筹集就成了个问题。
刚好,甘肃布政使王廷赞牵涉进甘肃“捐监”案,这件案子的查案者中有乾隆信任的和坤。王找到了与之关系亲密的和坤,和坤就给他出了主意,让他出一些银子,帮皇帝解燃眉之急,顺便还可以在皇帝面前露个脸。
于是,王廷赞就向乾隆上奏,表示愿意将多年来积存下来的俸银四万两,缴贮甘肃藩库,以资兵饷。
可是,让王廷赞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乾隆皇帝马上看出了其中的问题,责问说:"王延赞仅任甘肃藩司(即布政使),何以家计充裕?"
甘肃本就是一个穷地方,大多数的官员应该都不富,可这王廷赞居然能存达四万两白银,按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巨额财产来历不明。
为了查清这当中的问题,乾隆派遣当时正在甘肃的大学士阿桂联合署理陕甘总督李侍尧,悄悄地查访这个王延赞有没有牵连进甘肃捐监一事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77225/de9d6830a9ab255d.jpg)
这一查,问题就来了,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居然查出了有清以来第一大贪污大案。
怎样大呢?这么说吧,甘肃的高级官员无一能置身事外,是“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乾隆语)。这就是清代历史上著名的“甘肃冒赈案”。
乾隆发现,贪污大案查抄的赃物被调包了——闽浙总督陈辉祖黑吃黑
话说这“甘肃冒赈案”的处理是很重的:甘肃总督勒尔谨被赐自尽,已离任的藩台王亶望以及兰州知府蒋全迪被斩首示众,前文说捐银的藩台王廷赞被处以绞刑,有大大小小的四十七名官员被处死,多达八十二人被革职下狱。还有其他的处罚我们就不一一说了。
同时,在这些官员家里也查抄出巨额的财物,各种金银珠宝真是不计其数。看着这么多的财物,主持查抄的闽浙总督陈辉祖就动了歪心思。心想,这么多的东西就充进了国库,实在有些不甘。于是,他也利用职权悄悄地将很多东西调了包。
乾隆四十七年,陈辉祖将查抄的财物运到了北京。乾隆皇帝亲自前去接收,居然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77225/69275dec18332650.png)
要说这个问题,我们又要采用倒叙了。原来,早在1781年的时候,乾隆皇帝过寿,这批贪官中的王亶望就曾经给他送过两件宝物,乾隆非常喜欢。只是因为祖宗的规定,他不好全都收下,只好退给了王亶望。说实话,退了后乾隆都有些后悔,因为那宝贝太吸引人了。
这次,听说查抄了王亶望的家,乾隆就想,这下俩宝贝应该是我的了。所以,他才亲自去验收这批赃物。没曾想,他找过去,找过来都没看到那两样东西。
乾隆当然不是傻子,稍微一想就知道了其中的猫腻,心想,好你个陈辉祖,黑吃黑到我的头上了。乾隆马上命人开展调查。
很快,案子就被查明了。陈辉祖不但偷偷换了玉器字画等宝贝,还拿去兑换了800两黄金。还查出陈辉祖亏空仓谷银钱多达130余万,并且武备废弛,贻误地方。盛怒之下的乾隆皇帝"令其自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