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类(科普类)畅销书作家们的一项特殊技能就是把薄书写厚——这也是他们计算酬劳的办法。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事实,要扩展到三五十页,一页纸能写清楚的东西,东拉西扯就能凑成一本书了。即使如凯文凯利这样的大咖也不例外,《失控》的核心观点并不复杂——生物系统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分布式、自下而上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而不断地自发性进化,科技与整个世界同样如此。科技变得越来越像有机体一样在进化和发展,但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无法控制与预测。
凯文凯利就这一观点洋洋洒洒写满厚厚的一本《失控》,整部书枝蔓繁杂,东拉西扯,涉及生物学、控制论、信息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以科普读物而言,本书可以看得出作者涉猎广泛,但对大部分方面都是浅尝辄止似懂非懂,在这种前提下的转述可能让读者更加摸不着头绪。单纯以控制论的部分而言(个人专业),凯文凯利的转述并没有让理论更加通俗易懂而是更云里雾里,如果不具备相关专业的背景,可能理解起来会更加困难——如果本书是科学类专著,那么就每个主题进行系统地消化和理解应该是有助于领会论点的,但本书中大多数枝蔓与主题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与其说是为了证明作者的观点(作者的观点本身也含糊而分散),倒不如说是作者为了展示而展示。这样当然可以让本书看上去主题宏大,但本质上却杂乱无章。
然而,对一本书来说,无论有怎么样的不足,只要能有一个划时代的优点,就是足够优秀的。《失控》出版于90年代,但其中的观点却与20多年来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谋而合。在当时,人工智能技术仍然受制于计算机性能而长期处于瓶颈期,但自《失控》出版之后,网络技术、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技术以及利用计算机显卡进行计算的技术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科学如同失控中描写的蜂群一样,不可控制地飞向人工智能(特别是深度学习)领域。单凭这一点,《失控》一书便成了划时代的精品。
倘若缺乏控制论、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背景知识,那么阅读《失控》对于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无裨益,凯文凯利提到的进化系统的九条原则,在人工智能系统中依然工作不已。计算机科学越来越像一个自洽的系统,人类的任务只是在外部设定与观察,而对于其内在结构的了解越来越少。
近年来,凯文凯利对于人工智能的论述不断被引用,他说:人工智能是电!就像电的发明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大规模改变人类社会结构一样,人工智能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在当下,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双双趋于饱和,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互联网而言,也可能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身处于时代的漩涡之中,每个人都无法确切地看清世界的全貌,但倘若我们连看清世界的努力都不去尝试,很容易被漩涡带到未知的境地。而要看清世界,借助于他人眼中的光是个非常有益的手段,《失控》就是这么一本有助于人们更清楚的看世界(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作品。值得每个关注技术进步、关心自身处境的读者认真阅读。
最后,大致扫了一眼原作,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流畅的。文字与逻辑方面的紊乱可能更多地来自中文版翻译的质量缺陷,译者往往很难同时具备多学科的自然科学素养与娴熟的语言能力,因此才导致本书中文版质量的断崖式下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