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伯玉守礼

《论语》伯玉守礼

作者: 小简叨 | 来源:发表于2024-07-10 08:20 被阅读0次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论语·学而》

译文:

有子(有若)说:“信守的诺言符合道义,说的话就可以实现;恭敬的态度合乎礼仪,就可以远离耻辱。依靠亲近的人,才可以靠得住。”

                            伯玉守礼

蘧伯玉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道德高尚,讲求礼仪。一天晚上卫灵公和夫人在宫中闲坐,忽然听到远处有车马行进的声音,但经过王宫门口时却没有了动静。过了一会儿车马生又在远处响了起来。当时的礼仪规定,大臣经过国君的门口要下车,以示恭敬。卫灵公和夫人猜测会是谁,卫灵公夫人说:“肯定是蘧伯玉,他对上恭敬对下礼让,我猜一定是他。”第二天一打听,果然如她所料。

瞿博玉绝不因为是晚上没有人看见就废弃礼仪,他始终表里如一,所以多次受到孔子的赞扬。

相关文章

  • 遽伯玉

    遽伯玉,姓遽,名瑷,字伯玉,春秋时卫国的大夫。他是卫国有名的贤人,为人十分正派,光明正大,表里如一,是一位守礼的君...

  • 读《华夏美学》-“游于艺”“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孔子所说...

  • 在学习强国中,最触动我的演讲

    ——张伯礼:中医药如何守正创新,走向世界 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三,正在天津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张伯礼飞往武汉。...

  • 287、知礼守礼(《论语》颜渊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颜渊第15节。如何才能让民众安居乐业?让民众复礼,即依礼行...

  • “圭”——中国玉的代表

    “圭”最初只是用于礼祭的礼器,《周礼.春宫.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 以黄琮礼地,以...

  • 《论语》共修(九十七)恭而无礼则劳:“礼”是个宝,懂的人都说好

    《论语·泰伯》恭而无礼则劳:“礼”是个宝,懂的人都说好 8.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

  • 潘老师分享

    #听雨轩礼文化杂说# 九容及九思 “九容”出自《礼记·玉藻》。“九思”则出自《论语·季氏》。 九容:乃是礼之外在表...

  • 内容比形式重要

    《论语》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 玉:玉器。帛:丝绸。这是古代礼仪往来中最常...

  • 伯越早读【49】—《论语》—礼之本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易”是熟练的意思。 林放问“礼”的本质...

  • 和田玉圭,仿古猪龙,纳福迎祥

    圭,中国古代六礼器之一。 《周礼_春官_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伯玉守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nz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