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致远

作者: 李丹720 | 来源:发表于2019-12-02 23:13 被阅读0次

          深思致远

        《林冲棒打洪教头》课例研讨

          文字:丹老师

          人的认识不能穷尽真理,但总是不断地接近真理的。只要我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总结,我的教育教学一定会有所进步的。再读于永正老师《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课例,又将我的思考引向了更高处。

          一.音正文顺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正音教学并非低年级课堂的专属。于老师在执教五年级的《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时,在板书课题的“教头”的“头”时,就强调“头”字读轻声。这样的教育习惯,真好。

          我在课堂上深受于老师的影响,只要是板书的字,或者是讲解到的形近字,易错字,总要再三强调一下。

          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些易读错的字,并重点指导了“踉跄”。先是提问这两个字是什么偏旁,引向跟脚有关系,让学生先了解字形;再让学生进行动作表演,感受“脚跟没有站稳,差点摔倒”的意思,有了切身的体验,更是加深了对“踉跄”的认识。

          这一环节最重要的当属对文中“多音字”的处理,扫除文本中的多音字障碍,非常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差、解、禁、空等”多音字的正音成为第一课时的主要环节,并且是十分必要的环节。通过边读边正音,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仔细读书,真正做到眼到、心到、口到。

          让我想到我们现在使用的部编版教材,在每篇课文的二类生字中,偶尔出现标蓝的多音字,教材上的标蓝是出现的新的多音字,我一般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自己先尝试着掌握,然而课文中也会出现学过的多音字,在指导孩子们朗读的时候,只要遇到一定会再三强调,时刻的提醒,让孩子们对汉字更加敏感。

          二.深读细品

          朗读是一门艺术,指导朗读也是一门艺术。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品德、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外在反应,或者说“物化”。唯有朗读,儿童才能理解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在朗读中让人物活起来。

          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朗读指导,要求明确,并且层层深入。这节课中,在第一遍通读课文的时候,于老师就提出要求:我们读的不是字,是课文,是文章。文章是有情感的。因此,要把自己的理解,通过你的朗读体现出来。

          1.教师范读,学生有样练习。

          于老师范读第1、2自然段后,指导学生朗读时语气要自然,要读得像说话那么自然。我特别喜欢于老师在指导朗读的时候给予学生的评价,抓住细节,紧扣文本。指名读完1、2自然段时,于老师说到:掌声应该送给有进步的人。他第一句读得多好。我听出他替林冲鸣不平啊,同情林冲,恼恨高俅。

          在指导第7自然段时,学生读得紧张、激烈,但速度太快。于老师随即进行了范读,于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博得一片掌声。有了这样示范性的引领,学生模仿于老师,仿若入情入境般再次练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上周,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堂上,学生在读魏校长和少年周恩来的对话时,在气势上稍微有些欠缺,经过分析课文第7自然段描写魏校长的心理活动的句子,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我便开始范读,将魏校长的震惊,将少年周恩来铿锵有力的回答,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尝试。

          2.靶向对话,感受不同语气。

          于老师在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时,提醒学生根据林冲、洪教头、柴进三人身份的不同,来体会他们不同的语气。一女生将洪教头给读活了,仿佛见到了洪教头。于老师这样的评价,无疑是对学生莫大的肯定。学生的参与性也高涨了很多。

          周六在安阳的“和美课堂”上,虞大明老师执教的《牛郎织女》,在指导学生把故事讲好的一个重要秘诀就是“扮角色”,学生只有将自己化身为故事中的角色,与角色感同身受,才会有深切的体会,了解了人物的处境,人物的心境,人物对话的感觉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来了。

          三.扣字悟人

          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无论是林冲还是洪教头在这个片段中,我们都能够有所感悟,但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全方位的感悟人物形象,于永正老师给我们做了纲领性地示范。

          1.“让”字读林冲

          手握一个“让”字,全方位展示了林冲的礼让、忍让、谦让、宽让。这“四让”在于老师的层层推进下,深化到了学生的内心。

          “躬身施礼,起身让座;不敢,不敢;只好、请教了;谦让;宽让”。这几处板书,随着于老师入情入境的引导,学生精准应答,让林冲活脱脱的真男子,真英雄,真好汉的形象印入脑海。

          为何“让”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于老师出示了《论语》中的一段话:子禽问于子贡:“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由礼让、忍让、谦让、宽让到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使学生在这一课中懂得了做人的一个根本的道理:让。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的完美结合,这才是真语文。

          2.细读洪教头

          靳家彦老师评价说:我听了几个人上这一课,几乎都把洪教头说成是坏人。于老师为他平反了。

          当所有人都在感叹林冲的优良品德之时,于老师转问:那么,洪教头是坏人吗?理由是什么?有学生说到:满面羞愧。洪教头尚有羞耻之心,可见不是坏人,既然如此,洪教头在回家的路上心里会说些什么呢?

          这样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洪教头的形象,也会更新已有的认识。于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总是能巧妙地利用生成的教育资源,把学生引到一个创新的世界,对学生发展语言、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大有裨益。

          思维不由得迁移到了前段时间在《普罗米修斯》的课堂上,在学生们被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坚毅,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折服时,转念我问到:文章中还有一个人物很特殊,他的形象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呢。学生很快就猜到了火神赫淮斯托斯。学生从文中找到关键词,“钦佩”却“不敢违抗”。从这两处可以看出火神赫淮斯托斯内心矛盾的特点,学生也对他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读于老师的课例,内化于老师的教育思想。我要坚持做一个善思的践行者。我喜欢用文字凝固下来我的思考。我坚信:写,是最全面、最深刻、最理性、最冷静的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思致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sq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