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的重点话题是,如何帮助孩子选择课外读物。
课外读物属于延展阅读,以丰富和积累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包含了语文类,历史类,学科类(科学类)
还有一些孩子自己喜欢类的科目,比如文学的,艺术的,侦探的等等。
那么所有的这些科目,我们如何加以选择以达到最佳效果呢?可以参考教育部提出的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这样一个目录(具体的书目可百度搜索)。
我们也需要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指阅读的倾向性;阅读能力,指阅读文字书籍的掌握能力和理解速度,或某一学科的掌握能力。
那么我们基于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再依据教育部提出的目录,进行选书的话,就会成为一个最佳的选择方案。
语文读物:
快乐读书吧,里边的课内阅读的指引,哪一课,哪个知识需要延展……
这一部分务必让孩子仔细阅读,不是泛泛地读,如果阅读后再做一些手抄就更好了。
历史读物:
历史人物故事,一些图文并茂的历史书,对于大语文素养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除了语文、历史,一些科学启蒙类的读物也是非常好的。
比如各种实验的书,讲日常生活的小物品,小实验。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物理、化学等产生兴趣。
一些动物知识,植物知识的书,也是对孩子非常有好处的。
中考已经进入到全科全考阶段。
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理化生实验操作类的,还有体育健康类的,以及地理知识等等等等。
那么所有的这些知识,对于孩子来讲,都是一种很好的阅读积累,所以这些科目的阅读材料,对孩子来讲都是非常非常有帮助的。
有家长可能会问:如何能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并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就需要从阅读的理解上去分析了。
孩子在翻开书的时候,他会根据书的内容和自己能力的匹配程度,与自己兴趣的匹配程度,进行适合他的阅读方式。
所以自由阅读,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开始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通常这个阶段发生在小学一二年级甚至更早的时候。
一旦孩子养成了翻书读书的习惯,无论翻的是漫画书,马小跳啊,还是他喜欢的各种各样的书,他都会形成一种感觉。
那么在这种感觉之下呢,那种漫画书也就是说,图多字少的书,就越来越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了。
接下来他就会主动地去阅读,一些图的量越来越少,而文字的量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内容,越来越有深度的书了
从小本小篇到大本大篇,这样的一个过程会发生在四五年级,有可能在五六年级,这是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发展的一个过程。
而我们家长所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去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的软性环境和硬性环境。
所谓的软性环境,就是家长自己是不是有阅读习惯,如果家长有空闲就拿出手机玩手机,家里没有给孩子形成一个读书的氛围,孩子没有学习的榜样,他也不会喜欢上阅读。
硬性环境:家里有没有能够找到书的环境。有没有随手可以找到,一本喜欢的书的这样一个环境呢?
那么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我们都具备了,我们就可以在家里边固定时间,比如说每天晚上吃完饭之后,写完作业9点的时候,然后我们开始进行全家的阅读。
那么这个时间所有人都把书拿出来,静静地在那里读书,有固定的时间,有固定的地点,有能够支持的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
在尊重孩子个人兴趣和能力的前提下,孩子就会慢慢地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他就喜欢上阅读了。
配套前面的读书的选题方向,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在中考之前,进行大量的阅读积累
若中考前阅读3,000万字以上,就会成为顶尖级学霸。尊重孩子天性的情况,给孩子适当的引导,让孩子达到最佳的状态。
让孩子充满自信,变得优秀,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
如果您在家庭教育上有什么困惑,可以来找我做咨询。助力孩子成长,我们一起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