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游记之北京古观象台

作者: 小狮子Emily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22:38 被阅读16次
博物馆游记之北京古观象台

去年突然很想参观北京各处博物馆,于是在12月份买了2018年的北京博物馆通票,并做计划在2018年可以至少参观30处并写下感受,眼看一个季度过去了,仅在一月去了北京古观象台,感受才刚刚着手,得加把劲儿了。

北京古观象台始建于明正统七年(1422年),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它以建筑完整、仪器精美、历史悠久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而闻名于世。

刚一进门感觉场地并不是很宽敞,后来也印证了我的感觉,总共室内陈设有三个屋子,再就是外面一条路及天台上的仪器,很迅速就走了一圈。首先到天台上,台上陈列着八架保存完好、铸造精湛的清代大型天文观测仪器。惊叹于人类的智慧,能想到这么多办法制造出这么多精湛的仪器。

博物馆游记之北京古观象台

接下来就是三个室内陈设了,屋子都不大,就像一个小教室一样。从“中国星空”、“西学东渐”和“仪象神韵”三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和中西天文学交流,基本陈列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展览。

博物馆游记之北京古观象台

上图是候风地动仪(模型),是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的仪器。中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于公元132年制成,内部构造主要为中间的都柱(相当于一种倒立型的震摆)和它周围的八道(装置在摆的周围的8组机械装置),在樽的外面相应的设置8条口含小龙珠的龙,每个龙头下面都有一只蟾蜍张口向上。如果发生较强地震,都柱因受到震动而失去平衡,这样就会触动八道中的一道,使相应的龙口打开,小铜珠即落入产出口中,由此便可知道地震发生的时间和方向。

类似这样的仪器还有很多,当时人类的智慧以及创造力真的是难以想象的,包括下面的“计里鼓车”。

博物馆游记之北京古观象台

因为参观地方不多,所以没事还拍拍照,多转了几遍,在午后的阳光中感受着古时人们的智慧,难道我们现在变笨了吗?其实不是的,只不过现在的人受到的诱惑太多,很多时候不能动脑,用现成的,等现成的,创新思维不打开,不可能有新的起步。所以说,抵住各方诱惑,追随内心所想所要,总有一天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你。

博物馆游记之北京古观象台

相关文章

  • 博物馆游记之北京古观象台

    去年突然很想参观北京各处博物馆,于是在12月份买了2018年的北京博物馆通票,并做计划在2018年可以至少参观30...

  • 北京:古观象台(2)

    上接:《北京:古观象台(1)》 紫微殿位于北京古观象台西侧,“中国古代天文成就展览”就在该殿和东、...

  • 北京:古观象台(1)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古观象台始设于元代,原名“司天台”。明初攻克北京时毁于战火...

  • 北京博物馆之行——北京古观象台

    来古观象台,就是来观赏古代的天文学家是如何把天文学和艺术完美融合的。 这里是这样的。一到地铁建国门站,一副深邃而古...

  • 博物馆|登高观天

    今天继续回顾一下元旦那天的博物馆之旅,这篇写写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是明清两代皇家天文台,见证了古...

  • 博物馆里的世界

    扬州的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收藏古代雕版20余万片。北京古观象台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上海鲁迅纪念馆藏有文物、文献资...

  • 2018博物馆日

    34路 先农坛古建筑博物馆 正阳门城楼 雨燕 古观象台 上下午各200张票 国子监孔庙 晚上 夜游 红砖美术馆 带...

  • 今晚23:32将迎来白露节气

    当太阳运行到黄经165度时,即进入白露节气。今年北京时间9月7日23:32迎来白露节气,当天在北京古观象台,正午时...

  • 古观象台

    一个礼拜没出村,上午出去核酸,满街的人,下午三点大喇叭喊人回家,说要上门核酸。没办法,在家看电视吧。 昨天开始看“...

  • 俺就是一名对科研感兴趣的普通群众

    关键词:气象日、观象台、参观 3月19号上午10点,当我们驱车靠近北京市观象台时,发现观象台围墙外的马路上已经停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博物馆游记之北京古观象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zq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