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中的是非对错

作者: 加零点一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11:15 被阅读29次
《我不是药神》中的是非对错

    《我不是药神》自上映之日起就好评如潮,到处都是对这部电影的强烈推荐和影评分析,看完电影果然是名副其实。电影中的故事更贴近生活,人物更真实,情节更合理,特别是电影中的人物在面对生死时,人性中的良知和求生的本能与世俗、道德和法律的碰撞,是尊重道德,遵守法律,还是遵从良知,顺从本能。孰是孰非?谁对谁错?

    保健品店老板程勇,典型的中年油腻大叔,上有八十岁老父,下有八九岁孩子,中间有一个离婚的前妻和催交房租的房东,生活已经是支离破碎,千疮百孔,恰巧老父又病重需要巨额手术费,前妻因为他没有经济能力要把孩子带出国,已经进入绝境。在这种情况下,他走私仿制药印度格列卫,在不伤害人命、卖价又远低于正版药的前提下,大赚一笔,父亲的手术顺利进行,也给了孩子更好的生活,还帮助了很多买不起正版药的病人。后来他良心发现,原价甚至贴钱卖药给病人,救了很多人的命。

    程勇的行为是对是错呢?从法律的角度看,他走私仿制药是违法的,是错的;从道德的角度看,他进价500卖5000,赚取病人的救命钱,是不道德的,是错的;但是从为人子的角度来看,父亲重病需要钱,他铤而走险,绞尽脑汁赚到手术费,使得父亲手术顺利进行,是孝,是对的;从为人父的角度看,他为了把儿子留在身边,努力为儿子提供好的生活,是爱,是对的;从病人的角度看,他后来为了帮助病人,贴钱卖药给他们,让很多人得以继续活下去,给了他们希望,是爱心,是对的。

    单身母亲慧慧,丈夫知道孩子得白血病后跑了,她为了给孩子买药,去夜店跳脱衣舞,陪客人喝酒,甚至是睡觉。知道有印度格列卫后帮助程勇走私,销售仿制药,既为了自己孩子,也为了病友,并从中谋利,用于改善孩子的生活。

    慧慧的行为是对是错呢?同样,她帮助程勇走私是犯法,法律上她是错;她“不知廉耻”,不顾母亲影响,跳脱衣舞,陪人喝酒睡觉,道德上是错的;她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她拼命赚钱;她同情病友,为他们推荐便宜的药,这是爱,是对的。

    刚结婚当爸爸的吕受益,为了孩子有个完整的家,为了妻子有个依靠,本来打算自杀的他怂恿程勇走私仿制药,帮助程勇走私并销售,免费吃药还能赚钱。他的行为是对是错呢?

    他们一起的牧师和黄毛,也一样,那他们呢?

    影片中的病人抗议天价正版药,要求降价,甚至攻击正版药的区域代理,把他们说成是眼里只有钱没有人命的万恶资本家,看影片的时候很是同情这些病人,觉得他们做的对,很看不起正版药的厂家,认为他们做得不对。但是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吗?

    药物公司为了研制出特效药,前期投资十几亿甚至几十亿也是常有的事,为了公司的发展,为了下一次的研究,他们必须要赚钱,必须把药价定的高一些。药物公司不是公益组织,他们也没有义务和责任赔钱帮助穷人,从长远的角度看,药物公司定高价没有错。

  病人因为没钱,因为想活命,所以就要求药物公司降价,进行人身攻击和语言攻击,他们的行为难道不是自私的吗?但是面对生死,强烈求生本能和欲望,让他们希望要争取一丝希望,这也没有什么错。

    曹警官明知道是谁走私仿制药,但为了这些病人,为了自己的良心,他选择了视而不见。他的行为又是对是错呢?

    现实生活中的对和错多数情况下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是非往往并不分明,我们常说的是非对错可能并不一定真的是我们以为的那样。电影的神奇之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更全面的视角,让我们能从各个方面和角度了解一个人和一件事,对于其中的人和事我们也就更能理解。如果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像看电影一下,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分析我们遇到的问题,那问题的解决办法也会更加理智和合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知一书斋:生活中真的很难用对或错来评判的。
  • 人生何处不是修行:过错是短暂的错过
    错过是终身的过错
    过错是短暂的遗憾
    错过是终身的遗憾
    错是相对对的错
    对是相对错的对
    人生总会遇到岔路口
    决定的一瞬间,
    便有了错过和过错
    人生有过错
    最大的过错莫过于错过
    错过就是过错
    错过了
    就连改正过错的机会都没有了
    加零点一:@人生何处不是修行 👍👍👍
  • 越发咫尺:守住美好,从一份保障开始。
    越发咫尺:@简单_f6bf 中国人寿
    加零点一:@越发咫尺 是的,未雨绸缪

本文标题:《我不是药神》中的是非对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df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