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我们的耕地面积占全世界耕地面积的7%,我们怎样靠7%的土地养活了占22%的人。
因为我们很早就发明了农业,并且选择了一条精耕细作的农业之路。
我国北方农业的起源,
在科学尚未发达的古代中国,广泛流传着各种有关农业起源的神奇传说,有人说神农氏发明了农业,“斩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也有人说,炎帝的后裔为烈山氏,其子名柱,会种植谷物,被后人奉为稷神——谷物神,还有人传说,皇帝派人按照四季的变化来种植百谷草木。
当然,这些都是传说,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已经在那里窖穴和陶罐里发现了只剩下皮壳的粟(小米),换算成新鲜的小米,其中一个窖穴里发现的粟就有成百斤之多。后来在仰韶文化的好多遗址中都发现了两种小米,一种是粟,另一种是黍。可见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北方是种植小米的。
1976年,在河北磁县,一个叫磁山遗址的地方发现了上百个粮食窖穴,粮食在这些窖穴里做好后,上面封一层土,这样窖穴的环境就比较保持干燥的状态,这些粮食窖穴中有80多个还保存有粮食,都已经成为皮壳了,研究证明,如果把这些窖穴里储藏的粮食换算成新鲜的小米,有十几万斤,发现的粟比过去所有遗址曾经发现的加起来都多,而它的年代是公元前6000年前,这一下把农业的起源提早了1000多年。
同时,出土了三种制作的非常好的农具,一种是石铲,另一种是石头做的镰刀状农具,还有一种是石磨盘,石磨棒,加工谷物的,证明那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翻地,种植农作物。
与磁山同时发现的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发掘出的农具几乎跟磁山一样,只是石铲,镰刀都带有锯齿,比磁山的更先进了。
北方农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1.距今10000年左右,以东胡林遗址为代表,是萌芽阶段。
2.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5000年,相当于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时期。农作物是食物的主要来源。
3.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是农业的扩展期。
南方稻作农业的起源
在湖北京山的屈家岭和天门山的石家河遗址中,发现了稻谷的遗存。
经研究,是公元前2000多年的遗存,也就是说,中国4000多年前就种植稻谷了。
1976年,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壳、稻叶,还发现了翻地用的骨耜(用牛的肩胛骨做),陶器上有成熟稻穗的画。
在湖南洞庭湖澧县的彭头山遗址,发现了丰富的稻谷遗存。
南方稻作农业发展可分为
1.萌芽期,类似玉蟾岩和仙人洞的稻作农业阶段,稻谷刚栽培,不占重要地位。
2.确立期,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彭头山文化时期,大量谷物出现。
3.发展期,相当于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阶段,稻田大量出现。
4.扩展期,从长江流域向华北扩展。
黄河流域以种植小米为主的农业体系和长江流域以种植稻谷为主的农业。优势互补,即使局部遭受自然灾害,也不会波及整个地区,共同养育着中华儿女。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