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日日更500字以上送赞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想法
智慧尽头,烦恼丛生。止于至智,不如止于至善

智慧尽头,烦恼丛生。止于至智,不如止于至善

作者: 一边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5-19 23:58 被阅读0次

你可还记得,2008年两个中国女子在中国的飞机上用四种语言对骂的事?

当时的我们不免诧异——什么时候“高智商”竟然如此幼稚了?

《止学》原文:“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有失焉。”

当一个人拥有自以为优于别人的能力时,总会催发出一些不太好的东西——自以为是,臆断偏颇,不知内省,不知克制甚至陷入以智角智的误区却忽视事件本身对错……这正是“智极则愚”的典型表现。我们必须时刻警醒:再聪明的人,也会有思维上的盲点和不足。智慧的尽头往往是羞恼的愚顽!

在我们身边,言行轻率又过于注重自身感受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了。我们好像总是忘记一个拥有“高智”的人本应具备的修养。失去了基本的理性和节制。在网上一遇到和自己见地不和的情况就恶语伤人;在现实中,也难免在不如意时乱发脾气或者拍小视频找人评理。

可如果你冷静下来感受一下,就不得不奇怪,当时的自己怎么就这么上头,竟然和一群不认识的人掐架掐得热火朝天?!

是因为我们表达了正确的观点,却又被别人否定了吗?

自己是对的,对方不是蠢就是坏?

自己的表达对方听不懂,感觉尊严受了羞辱?

所以就觉得一件事儿没说完,在不同的营销号里和不同的人又吵了好几天?

我们都觉得网上那些固执愤怒的人非常讨厌且愚蠢。可如果再这样参与下去,自己又会去向何方?

警醒:这些貌似“常见”的情绪表达,对我们自身的生命成长来说何其不智。更要警醒的是,不要在不必要的事情上继续角智角力,没完没了。这不是在解决问题,这只会让自己更加上头。

那么,如何避免“智到极处”带来的烦恼呢?

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有失焉。——《止学》

真正的智慧不是仅仅拥有敏锐的头脑和渊博的知识,还要善用这些能力达到包括“理解、宽容、谦逊”在内的“智者”人格。只有不断完善这种人格,智慧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如果你觉得自己明明足够聪明,却还是会出现判断失误,就要明白自己的不足和局限,培养不断反思和检讨自己的习惯。

如果你说的话会被他人调侃或者被冲动的人攻击,就尽量以己度人,体谅他人,理解不同观点的存在意义;哪怕自己是对的,也要学会适时止步,不要在一时的愤怒或聪明的冲动下做出可能后悔的事。与其让光阴在愤怒中虚度,不如放过、放下。这是对自己和环境大的善意。

我们终要达到的境界,是止于至善,而不仅止于至智。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的智慧。

相关文章

  • 2020.12.15  什么叫“止于至善”

    2020.12.15 什么叫“止于至善” 什么叫“止于至善”?就是致力于将“至善”作为自己一生地追求。因为至...

  • 至善升华篇 善的微法妙意

    善学是世间最高法门,终极智慧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止:到、到达; ...

  • 《大学》求义:第五章 止于至善

    第五章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止”,在多路时做出选择,在未达到时尽力奋斗,在达到时保持停留;“至”,在有比较时...

  • 2018-02-27

    以行践言学《四书》——《大学》篇04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篇来学习止于至善。 止,到达,至...

  • 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指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止:停止,克制。 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

  • 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至善”是“事理当然之极”,“止于至善”就是“达到事理当然之极"。 《大学...

  • 深观闻思录(二十)——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科学之道,在至至理,在格物,在止于至真。 命学之道,在诚诚心,在正意,在...

  • 校训

    日新其德,止于至善。

  • 止于至善

    应老友字 书之

  • 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止,不是“停止”,而是“定位”。至善,是最适合自己的、带有天分的东西。止于至善,就是“找到自己,专心致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智慧尽头,烦恼丛生。止于至智,不如止于至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nn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