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八十的失败源于骄傲轻敌,骄傲源于不察,不察源于不能明辨是非,不明辩是非源于无法判断事实,无法判断事实是因为没有正确原则和判断方法。韩非子提出形名参同的帝王术。洗脑术提出的:事情的真相往往在相反的方向。智囊的察智里所有的故事,都遵循了这一个原则。
因其事而察其心?则人之忠佞贤奸,有不灼然乎?分其目曰“得情”,曰“诘奸”,即以此为照人之镜而已。从一个人的行为处世之中,也能清楚判断出他是忠直还是奸邪,是贤能还是愚昧。因此,本部分为“得情”和“诘奸”两卷,可以用来作为照见人心的明镜。这是冯梦龙提供的方法,得情和诘奸。
![](https://img.haomeiwen.com/i8857037/e848748ecf1ca1d6.jpg)
奸卷第八
奸不自招,忠不自辩。奸者祸国,忠者祸身。
奸诈的人,不会承认自己是奸诈的。忠臣若说自己是忠诚的,是没有人相信的。你说你是善良的人,谁会相信啊!只有你做出来行为,才是考评的标准。奸诈的人,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忠诚的损害自己,来显示自己的忠诚。奸诈的人也不会直接表现出损害国家或者组织又或者其他人的利益,总是在满足其他人的利益上,获取利益,夹公带私,这是被别人默许的行为。和珅为乾隆办事,办事的基础上自己中饱私囊,乾隆也是默许的。忠臣总是一开始,就拒绝皇帝的欲望,反对享乐,批评皇帝,批评别人,人是有好恶的,所以忠臣往往是首先祸害自身的且目的从未达到。
无智无以成奸,其智阴也。有善无以为奸,其知存也。
没有智慧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奸诈的人,奸诈的人智慧都是阴险的。只有阴险的智慧才能更容易成就事业,只有阴险的智慧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只有阴险的智慧,才能减少做事成功的阻力。心存善良的人,不会是奸诈的人,是因为良知的存在。有良知,就思来想去,就容易受情感束缚和道德束缚,做事也难以达到目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8857037/030180864f5384a0.jpg)
智不逾奸,伐之莫胜;知不至大,奸者难拒。忠奸堪易也。上所用者,奸亦为忠;上所弃者,忠亦为奸。
如果和奸诈的人交易相处,你的智谋不超过奸诈的人,你想打击他就不能获胜。良知不深远广大,不能坚持自我,奸诈的人你就难以对付。人是变化的,好坏也是变化的,奸诈和忠诚也是变化的,上司信任的人,就算奸诈的人,也会看做是忠诚的人,上司不信任的人,就算是忠诚的人,也会被看做奸诈的人。人是情绪型动物,人有好恶的,百分之90的人,都是用感觉在思考。
势变而人非,时迁而奸异,其名难恃,惟上堪恃耳。好恶生奸也。人之敌,非奸亦奸;人之友,其奸亦忠。
形势变了,时间变了,奸诈的就有分别,忠诚和奸诈的名称就难以依赖,只有权利才可以依赖。人有好恶,就会有奸诈的人出现在身边。人们的敌人,不是奸诈的人,也会被看做是奸诈的,人们的朋友是奸诈的人,也会看做忠诚的人。好坏与忠诚一切都群体的智商在衡量,所以成功的人,总善于用利益来拉拢收买人心。乌合之众群体的低智商,盲从,冲动等,是非常容易利用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8857037/3948768caa71f10f.jpg)
道同方获其利,道异惟受其害。奸有益,人皆可为奸;忠致祸,人难为忠。奸众而忠寡,世之实也;言忠而恶奸,世之表也。
人与人之间交往,价值观相同,才能获取利益,价值观不同只有受到祸害。只有要利益,人人可以成为奸诈的人,忠诚能够带来祸害,人人都不会做忠诚的人。世界奸诈的人多,忠诚的人少。世态炎凉,这是世间的真实情况。很多人表里不一,说自己是忠诚善良的,内心往往奸诈无比。这也是世间的正常现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8857037/72d8e4e7eda2bc2d.jpg)
惟上惟己,去表求实,奸者自见矣。
只讨好权利和资源,只为了自己,去除表面的事实,探求实质。奸诈的人就会自己表现出来。
所有的真相往往在相反的方向(洗脑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