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朋友之间遇到矛盾,最好说出来。然而最惨烈的教训告诉我,朋友之间的矛盾,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好好憋着!
闹矛盾,哪里来的矛盾?说白了不就是一方觉得自己受委屈了,另一方莫名被指责觉得更委屈了,而爆发的口水战。
初期的最常见内心OS就是:
——平时我经常给你两颗糖我都没说什么,今天跟你要一颗糖,你居然这样对我?
——你给我两颗糖是你自己的事,又不是我跟你要,求着你给的。怎么,你还想着你给我两颗糖,我就要也给你两颗糖,我给你多少看我心情,你不要道德绑架。(我乐意,给五颗糖都无所谓,被强迫半颗糖都不想给你)
然后这种不愉快就在心里发酵,再来两三件类似的事情,这种不愉快的味道就发酵得更加浓烈。以至于最后,看到这个人,不愉快就把自己笼罩,提起这个人,不愉快就把自己笼罩,想起这个人,不愉快就把自己笼罩。新技能get,自成不愉快牢笼领域。
所以,才有那么多心灵导师,说朋友之间有矛盾就要说出来,解开心结,否则越堆越多,情感破裂。
在漫天所谓相处之道的鸡汤&指导的狂轰炮击下,我无坚守地走上了“有矛盾就要大声说出来”的光明大道,请为我的勇敢点个赞。
根据心灵鸡汤相处之道第一法则,有矛盾,一定要说,但不能直接说,要委婉表达,以情动人。简单说就是把“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的冲击性话语,改成“这样我真的很伤心”保护欲满满的表达。
于是,就在前不久跟朋友闹矛盾后,我采取了这种表达策略。然后得到的回答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处理负面情绪的方式,我不好的心情都自己消化掉,我相信你也有你自己的方式解决。”被误认为玻璃心了!
根据指导的第二法则,解释清楚前因后果,让误会荡然无存。我又开始想破脑袋编辑发送。但结果并不如人意。所有的书籍文章里都说,误会解释清楚,便能冰释前嫌,感情升温,更甚从前。理论上是如此,然而实践结果是,误会已经产生,伤害已经造成,这是不可逆转的,有裂痕的玉顶多在时间的温养下渐渐融合,但裂痕不会消失。误会解释清楚的那一刹,不过是被误会一方心情畅达了,但另一方却堵了。因为解释误会这一项行为,是被误会的人站在道德制高点对施加误会的人进行审判。潜台词是:你误会我了,你不该这样对我,这是你的错,你应该向我道歉。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为误会解开而开心。
最后,一不小心便会引发揭短指责战。当决定在矛盾产生之后来一场开诚布公的谈话开始,就注定了这件事情不会简单结束。因为谈话需要一个结果,而结果是这场矛盾需要一个始作俑者来承担责任,不是你错就是我错。双方都尽量撇清自己,并深度认为责任在对方,双方都各自有千百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渐渐这就容易发展成一场辩论,论题是“究竟谁是这场矛盾事故的责任人”。当任何一方处于下风之时,便极容易挑对方与此事无关的各种问题进行攻击来挽回场子,于是,论题就由变成了“日常生活究竟谁更过分,谁的缺点更多,谁更让人难以忍受”。
矛盾产生后,我试过和朋友开诚布公谈,问题是都搞清楚了,当时的心结也都解开了,但是感情的味道却淡了。谈一个,死一个,谈两个,死一双。有些东西,不说,它能在心里慢慢消散,正式地说了,便难忘记了,更有些莫须有的指责,在当时口快说出来,便也能把自己都欺骗信以为真了。
还是觉得朋友说的那句话很有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处理负面情绪的方式,自己消化就好。真正的友谊,是有一定距离的。有距离,才会有尊重;有尊重,友谊才会天长地久。什么矛盾,什么问题都说出来的坦诚相见,反倒是会腻了彼此的感情。毕竟裹着浴巾的少女才更让人有接近的冲动,蒙着面纱的脸庞才更让人有探寻的欲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