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无能者的日常

作者: 醉后长亭 | 来源:发表于2017-10-04 23:13 被阅读135次

他是一个社交无能者。

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定义他,只好胡乱编了个词,并自以为这是一个极为恰当的称谓。

我今年二十七岁(图片来源见水印)

一个社交无能者,他的人生必然处处碰壁。毕业后的三年,他在同一个岗位上做了三年。当他的同学事业家庭方方面面风生水起的时候,他还是老样子。

人们都说,他能力是有的,就是不会外交,没有人脉。

然而,他最害怕的一个词就是人脉。对他而言,这实在是一个难以琢磨的词汇。

有人告诉他,人脉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财富,它比学历重要,比能力重要,比什么优秀的品质都重要。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石。你到处碰鼻子,就是因为你缺少人脉。

当他听到别人说起这种话的时候,他总是很绝望的。因为他不懂什么是人脉,更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扩展人脉了。从小,他就被教导要好好读书,“富要养猪,穷要读书。”这是他们村的人常说的一句话。

而现在却有长者告诉他说,人脉才是最重要的。这让他有些崩溃。就好像花了十几年才建好的房子,拆迁队却找上门来了一样。那种原本坚信的东西轰然倒塌了,他变得无所适从。

“我这样的人,看来是与成功无缘了。”

他常常这样想。这次,他站在去往地铁站的一个十字路口,望着红灯,他又想起了这件事情。

“我是因为人脉差所事业上才遭遇红灯的吗?这可真是糟糕。”

“不过,这好像就是事实呢。我,还真是不擅长和人打交道啊。”

八年前,一个瘦小的男生拎着一个蛇皮袋子站在大学门口,傻傻地笑着。他的旁边,是一个皮肤黑得发亮的中年男人,土里土气的穿着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那是一个农民。

他们是一对父子。

父亲望着大学的校门,嘿嘿笑着:“原来大学是这个样子的,我崽有出息!”

男生也嘿嘿笑了。没有说话。

在学长学姐热情地帮助下,男生怯生生地办理着各种入学手续,又兴奋又紧张,汗水湿透了衣背。父亲拎着行李跟在后面,不住地东张西望。校园的一切,对他来说,太新奇了。毕竟,他连小学都没读完,如今沾了儿子的光,能光明正大地走到大学里面看看,想来心情也是分外激动的吧。

中午去食堂吃饭。食堂有电视。

他们看到电视上一个衣冠楚楚的男人说:现在的学生,独立能力太差,都是大学生了,报个到还要父母陪同,真是垮掉的一代!

男生觉得很羞愧,埋下了头。父亲的脸色也有些难看。

沉默了好一会儿。父亲开了口:“崽,不要听别人乱说。爸晓得你,爸晓得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上初中搞高中的时候都是你自己一个人去的。”

男生依旧埋着头。

其实,男生的心里一直是很矛盾的。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都去外面打工了,他跟爷爷住。爷爷不爱说话,他也就不爱说话。他们更喜欢做事。

他内心一直渴望能和父母亲近一些,哪怕能多说几句话也是好的。然而这样的机会也总是少之又少。

当父亲说要陪儿子一起去大学报到的时候,儿子很激动。与此同时,另一个想法也在心里萌生了。

一个大男生还要父亲陪同,会不会很丢人?父亲那老土的穿着,那土气的言谈举止,会不会让同学们笑话?

但当他听到父亲说出那句话的时候,他的所有顾虑就都打消了。

“我还从来不晓得大学是什么样子的。”

男生知道,父亲这辈子,可能就只有这一次机会能看到大学的样子。

父亲会很开心的。

想到这里,男生抬起了头,说:“爸,吃了饭,我们到学校走走,学校还蛮大的。”

这是男生在这所大学里最美好的回忆。

后来,他开始他的大学生活。

他学的是计算机。他在学校的机房里第三次看到了计算机。

第一次是在高中学校的机房,高考报名。第二次是在网吧,填志愿。

当看到其他同学麻利地打开电脑时,他有点不知所措。

“卧槽,居然是98系统!”

“古董!”

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一直显得有些异类。似乎永远都跟不上节奏。当同学双手在键盘上敲敲打打的时候,他还举着两个食指慢吞吞练着二指禅。

他很着急。却又无可奈何。

后来,他几乎天天泡在机房。从最基础的拼音打字练起,慢慢熟悉了键盘,熟悉了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

当他的同学参加各种社团挥洒青春的时候,他窝在机房的角落,直到晚上管理机房的老师把他撵走。

没有人愿意和他玩,他也从未搭讪过别人。就这样,他孑然一身,除了课堂和班级聚会,人们通常看不到他。

机房的那段日子,他收获颇丰。他终于不再用二指禅了,他学会了盲打,敲代码的速度算得上班级的一流水平。

他开始用QQ跟人聊天了。那个QQ号,是表哥给他申请的,但他一直没怎么用过。他没有用的机会。

现在,他QQ用得很顺畅,因为打字速度快,同时开七八窗口也能忙活得过来。他觉得QQ真是个好东西。因为他其实内心还是渴望与人交流的,只是很多话到了嘴边,他却不知道怎么开口。就是简单打个招呼,他也觉得费劲。

他希望能找到朋友,能和他们一起畅谈一些有趣的事情,然而周围人的话题,他总是插不上嘴。

他不懂什么科比,什么皇马,什么刀塔,什么苍井空,罗泽罗拉……

他觉得他和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既然无法融入集体,于是,他选择独来独往。图书馆成了他最喜爱的去处。

他喜欢待在图书馆的角落里,看书是他的最爱。有时,他也看人。

他发现,平常图书馆的人总是很少,期末却很多。他也发现,人们来到图书馆,并不都是看书,玩手机的占了多数。

后来他发现,手机确实比书本有趣得多。而且,手机有着种种奇妙的功用。

他再也不用烦恼如何与别人打招呼了,因为不需要。他只要沉迷于手机就好了,走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聚餐的时候,他永远都在低头玩着手机。

其实,在他看来,手机并不是那么好玩。然而,就像乌龟的硬壳一样,没有比手机更能给他庇护的东西了。有时,他觉得低头玩手机的他,和缩头进甲壳的乌龟真是太像了。他内心曾有过一丝渴望,渴望有人跟他说,“别玩手机了,我们一块……”但可惜每一次期望都落了空,他发现,他就像一个刺猬,没有人愿意靠近他,而他的手机,却永远会回应他的期待。

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了。

我今年二十七岁

手机几乎成了他唯一的社交方式。他加了很多人的QQ,通讯录里存了全班每个人的手机号。不过他从未主动要过别人的联系方式。QQ号是班级群里的,手机号是学院通讯录上的。

虽然常常与人QQ聊天,但他却鲜有交心的朋友。QQ上的他,风趣幽默,典故与段子齐飞,表情和动图一堆。然而要是面对面,他却像个木头人一样,只知道玩手机了。

有一次班级聚餐,男男女女吃着喝着聊着闹着,他抬起头活动一下僵硬的脖子,无意间瞥见了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她的身上有着和他相同的气息。

孤独,没错,那是孤独的灵魂所独有的气息。

那一刻,他在脑海里编排看无数搭讪的场景,当然,长于幻想的他不会止步于此。

但他不是迈开了步子,而是想得更远了。他想到了他们相识、相知、相爱,就连结婚生孩子这种事情都想到了。

但他始终坐在墙角的一个座位上,屁股未曾离开。聚会结束了,他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

后来,他每天都去上课。他看到她每次都坐在教室南边靠窗的位子,于是他每次都在她身后四五排的位子坐下。

他曾想坐在她的后一排,甚至就坐在她的旁边。但他不敢靠得太近。一但靠近,他的呼吸就会变得急促起来,这让他非常害怕。

隔了四五排是一个极佳的位子,抬头就能看到她,这是一个安全的距离。他放心大胆地幻想着二人的美好生活,尽管他没有和她说过一句话。

就这样一年过去,他觉得是时候表白了。

这一年里,他收集了关于她足够多的信息。别说身高体重之类,就是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这样的重要信息也是一清二楚。他真的应该去当个侦探。

他设想过不下二十种表白的方式。他甚至用他大一时候学到的C语言写了一个表白程序,还做了一个表白视频。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如今他的电脑技术算是班上数一数二的了。

然而,满怀期待的他,得到的是她一个简单的回复:谢谢,但我们是不可能的。

他的初恋就这样结束了。这是他难得的一次感情经历。

他再没喜欢过别人,他再没有勇气去喜欢一个人。

他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直到现在依旧如此。

他在钢筋水泥密布的城市里租住了一间老旧的房子,那是很不容易找到的城中村。头一个月,他定的外卖从来没有准时送到过。那是一个导航也难以找到的地方。

外卖小哥只好给他打电话。他很害怕接电话,每次接电话都觉得很痛苦,但又不得不接,这令他分外焦躁。后来他终于找到了这样一家外卖,店家自己配送,而且能送到家门口。他很感动,此后的外卖,他只定那一家。

吃饭问题解决了,最麻烦的是睡觉。

晚上总是很晚才睡,说不明白为什么,只是不到凌晨两三点是难以入睡的。

早晨起床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他在手机上定了十个闹钟,从七点到八点半。然而每次总要在八点之后才能起来。

急急匆匆地出门,跟随着人群挤上地铁。他看到了一张张陌生的脸,和他挨得是那样接近。扫视周围,他觉得不安,双手抱在胸前,依旧不自在。于是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朋友圈,晒娃的,晒加班的,晒旅游的……晒什么的都有。

随意点了点赞,他退出了朋友圈,然后看了看几个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接着刷了刷今日头条。下车的时候,他发现车厢里的人原来都做着和他类似的事情,有谁不是盯着手机看了一路的呢?

公司考勤,要求打卡。从地铁到公司大约七八分钟的路程,路上他能看到许多行色匆匆的路人。他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他知道,今天他不会迟到的,他甚至预见了今天打卡的时间,不是58就是59。他对上班时间的掌控能力早已出神入化,然而,对于下班时间,他却没有任何办法。加不加班,加到什么时候,他无法预知,因为掌控权不在自己手里。

这一次,又是踩着点打卡。看着打卡机上的时间8:59,在打卡机的“谢谢”声中,他满意地笑了。虽然不明白他笑什么。

有一点是很明确的,他很少笑。尽管他和人网上聊天的时候喜欢发各种笑的表情,然而没几个人见他笑过。

他对人世间的一切都充满了戒心。因为他知道人们十分擅于伪装,长于欺骗。他知道很多人是言而无信的,他知道很多人是不负责任的,他也知道他这样的人是不招人喜欢的。

只有村子里的人,像父亲那样老老实实的人,才会西华他那样的人。他也只有对村子里的人,才能展露出发自心底的笑容。

他不止一次想过要回去。然而,他回不去了。

如果不能衣锦还乡,回去做什么呢?有什么颜面去面对村里的父老乡亲呢。当初,他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出来,村里人对他抱有各种殷切的期待,他拿什么去回应这样的期待呢?

想到这里,他看着电梯门上自己的影子,面无表情的脸上闪现了一丝苦笑。

静静地走到工位上,打开电脑,胃里翻腾起一阵恶心。 不过他很快适应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适应能力是极强的。

然而他却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异类。在他看来,写字楼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做着各自无比正确的事情,只有他才有各种各样的小心思。他害怕自己的不满、牢骚、愤懑、焦躁被人看穿,所以他总是面无表情,也从来不主动接触别人。

他现在连同学聚会也不愿去了。

上一次同学聚会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他无法相信,原本那些胸怀理想的同学,怎么突然就变得和他讨厌的达人一样了呢?为什么饭桌上推杯换盏的话题,变成了那些他无法提起兴趣的东西,他们什么时候变得那么无趣了呢?为什么满脑子就只剩下了工作赚钱买房结婚生小孩呢?多么无趣的话题呀。现在的年轻人只讨论这些了吗?

看着酒桌上一张一张与往昔截然不同的脸,他感到茫然无措。吹牛和攀比,两件他最无法接受的事情,就这样赤裸裸地在他面前上演,而演员竟是他的同窗好友,没有什么比这个还要可怕的了。

想到这里,他觉得眼前的工作倒不是那么恶心了。

毕竟,他把自己模块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只要无需和别人打太多的交道,对他而言,这就足够幸福了。

相关文章

  • 社交无能者的日常

    他是一个社交无能者。 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定义他,只好胡乱编了个词,并自以为这是一个极为恰当的称谓。 一个社交无能者,...

  • 企业营销转型如何一转就行?

    无社交,不营销!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社交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沟通、交流大多发生在社交网络上,而企业与企业之...

  • 无能者论

    无能者,世多以无功乏才者论焉,概其意贬,能者居之,无而乏术。故文子言“法度有常, 下及无能”者是也,下而居...

  • 闲话日常之能者多劳

    能者多劳,褒义词。 年龄见长,却愈发不喜欢这个词语。虽为一个赞美用词,其背后带有“掠夺剥削”的行为。 能力强的人就...

  •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从教多年,“教学相长”之经历那可是时有发生啊! “候”和“侯”俩字在十几...

  • 神婆俗话26

    高能者是低能者的服务生。

  • 日常社交怪圈

    以自己为例,发现女生可能存在这种社交现象,简单却真实——当我们以个人身份去参加一个相关领域的活动时,一个人更能融入...

  • 【煜诚随笔362】自己强大才是最好的人脉

    身处这个社会,社交是日常事。有些人通过社交,拓展人脉,有些人借着社交,笼络人心。社交成了走捷径的关键,总以为社交广...

  • 无压力社交

    2012年7月中旬,由于两个企业重组合并,我人生第一次经历连续加班8个月的记录。工作压力造成身体的疲倦感和焦虑感让...

  • 无压力社交?

    关于手机/电脑是提高还是降低了沟通效率,网上一直争论不休。不过网络媒介的出现,让社交恐惧者不必面对面与人交流,从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交无能者的日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qh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