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卷读到最深处,跳出井底见蓝天

作者: 大唐小筑 | 来源:发表于2018-11-05 20:53 被阅读46次

        审阅期中检测试卷,重审阅卷过程,几点意思与大家聊一聊。

        从第二题来看,朗读每一篇课文并读准每一个字音是多么重要,所以孩子预习时要确保认真朗读三遍以上课文并读准确读流畅。从第一题、第三题来看,孩子对词语盘点的词语听写、理解并拓展积累是确保高分的关键。从第四题关联词语来看,孩子们的关联词语前后两部分,谁跟谁搭配搞不清,有偷工减料现象,如“虽然……但是……”只写“虽然……但……”“如果……就……”错写成“如果……有……”等。从第五题句子练习来看,孩子对直接引述变间接转述还存在审题模糊,标点变换不准,人称把握不准等情况。从第六题日积月累来看,有些孩子只知顺序背诵,给后半句填前半句就抓瞎,如题目中让写“天涯若比邻”的前半句就出错很多,有四五个孩子对日积月累中的句子记不清,写不准,说明他们可能一直以来就背不熟,再加上多日不读不背,回生现象严重,建议我们一起过一段时间就再重新复习一下。

      从第七题必读书目来看,孩子们对《昆虫记》稍熟悉,对《西游记》本该很熟,但唐僧从哪儿收徒弟和马这书本较靠前的内容都不熟,全班答对者不过10人,可见深度阅读,边读边想边归纳甚至交流内容与感想是多么重要,以后的后进生将是阅读量少和不会阅读的孩子。从第八题课外阅读题来看,聪明孩子都有漏做题目,真不应该,其实也反映了孩子做事不能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从第二个阅读题最后一个题目来看,分析归纳一个具体问题并准确表达出来是多么迫切需要提高。解决办法是要多读一些类似于《读者》《艺林》《文摘》《哲思》等刊物中的短小而有一定道理的文章并归纳交流表达。

        本次习作是“家乡的ⅩX”,我们班最近几个周末的周记做了类似题目的多项练习,再加上本次检测我采取了先发作文纸,谁先写完作文换前两张卷子,所以作文水平超过已往各次检测,但也存在有些孩子平日周记中写成超短文,考场大脑中思路就放不开,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也造出文章者有三四人。好文章先是写出来的,然后才是改出来的。

        看孩子的试卷既要全盘统揽,也要具体到每一个点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跳出现象看本质,找到自家孩子的优缺点,并查漏补缺,举一反三,培养兴趣,持之以恒,把握当下,塑造未来。

      望大家一起读起来,写起来,交流起来,在提高了别人水平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可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相关文章

  • 读卷读到最深处,跳出井底见蓝天

    审阅期中检测试卷,重审阅卷过程,几点意思与大家聊一聊。 从第二题来看,朗读每一篇课文并读准每一个字...

  • 见识面太窄,那就走出去。

    一说吧,井底之蛙,见的可是井底大的“世界”。 不跳出去就以为世界就这么大,人就那么多。 跳出去吧,才会发现原来自己...

  • 跳出井底

    前几天开始用简书,原因是最近发生几件事,想找个地方倾诉,且自以为与众不同,比别人多一份清怀,更明白人生的真理,怀有...

  • 小可深井,大可蓝天

    如果自己是井底之蛙,那么希望既可以把井底坐穿,又能跳出井外放眼蓝天。 把自己应做的事做到极致,所谓极致就是除了你没...

  • 井蛙

    现实让这只蛙不断滑入井底,蛙抬头望天,不甘做井底之蛙。 爬出井底,哪怕伤痕累累;跳出井锢,哪怕困难...

  • 跳出井底看世界

    一直对文字有种说不出的迟钝,一句话来回看几遍,还是会忘光光,看书会看了后面忘记前面。在硬着头皮上完学之后,终于不用...

  • 跳出井底的“蛙”

    两年前,8月的艳阳天,婚后一星期,拖着重重的行李,随着老公外派常驻。第一次出国,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各种规划,各种想...

  • 跳出井底的青蛙

    2019-07-16 小时候在家,感觉从家到学校是那么远,尤其是晚上,因为怕鬼,所以总是一路小跑回家。小时候走亲戚...

  • 跳出井底的“蛙”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了,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

  • 读毛选(二)

    这几天在读毛选,只是每天读的速度变慢了。之前从第一卷读到第四卷时速度很快,现在再反过来从第一卷慢慢读,一直读到第四...

网友评论

  • 宇淼:一针见血!从试卷中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各种问题给予正确的方法引导,受教了!以后一定向老师学习,帮助孩子查漏补缺!
  • daling李玲:学习啦

本文标题:读卷读到最深处,跳出井底见蓝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se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