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给孩子们上作文课,今天就找时间备了备教材。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叫做《呕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它告诉孩子们:“亲情是世界上最真诚、最温暖、最珍贵的情感,它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像阳光一样照耀在我们心灵的深处,没有亲人的关爱,没有亲情的温暖,生命将是多么荒凉!”
这话都对。还有一段:“必须强调,中学生对父母要尊重,要和他们沟通,要爱他们。只有对父母回报爱时才懂得爱,才感受得到亲情,就像你在山谷中对着大山高喊:‘我爱你!’大山由远及近地回答说:‘我爱你!我爱你!……这时你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这个写作单元的目的,是训练“写得充实”,也不知道教材里面这些话充实不充实,可能我的观点总是失于偏狭,我觉得在很多情况下,道理往往是乏味的,说教可能是空洞的。
教材还举了一些古人写亲情的作品,如孟郊《游子吟》,苏轼《水调歌头》,李密《陈情表》,并让同学们继续搜集古今中外讴歌亲情的文学作品,看这些作品是怎样描写亲情的,它们为什么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好举的例子,都被教材举了,却把难题留给了孩子们,以他们目前的忙碌状态,想要“古今中外”地来一下子,得费老鼻子劲。这如同相声里面的包袱,被人提前抖了,也如同脱口秀里面的梗,被人提前说了,真不厚道。
不过还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教材一时忘记举了,就是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我觉得写日常的亲情,《项脊轩志》比李密的《陈情表》还能打动人心,因为《陈情表》还担负着为主人说情、脱罪、甚至保命的职责,而《项脊轩志》才是日常真情的流露。作者看到母亲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想起她当年说过的话,比如“儿寒乎、欲食乎”,作者泪如雨下,甚至长号不能自禁,而院子中间的那棵枇杷树,是妻子当年所手植,枝繁叶茂,亭亭如盖,但妻子早已不在人世,睹物思人,更是悲从中来。
除了《项脊轩志》。还有元人贯云石的一首七言绝句《思亲》:“天涯芳草亦婆娑,三釜凄凉奈我何。细较十年衣上泪,不如慈母线痕多。”
和这首诗发生关系,已经是几十年的事了。我最初知道这首诗,是小学时候,当时不知道是谁告诉我的,也可能看报纸杂志知道的,就抄在了笔记本上,但忘记了题目,也忘记了作者,只记下这四句诗,而且是深深地刻在脑海里,我至今都觉得,这首维吾尔诗人写母亲的诗,是我学过的最好的一首诗。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一个人和母亲的关系,往往是聚少离多。就我来说,从初中就开始住校,一周回一次家,上了高中,几周回一次家,上大学以后,一个学期回一次家,而工作以后,往往是一年才能回一次家。我觉得一个人长大的过程,往往是逐渐离开母亲的过程。而离开母亲的日子,都是独自飘零的日子。
贯云石在这首诗中说,自己形单影只,独在天涯,为了那一点点奉禄,往往是身不由己,顾不了许多,多少年来在外奔波,思念母亲,流在衣服上的泪痕,还不如母亲留下的线痕多。
另外,宋人杨万里《李台州传》,也是可以举在这里的一个例子。
李宗质出生时碰上靖康之乱,与母亲展氏失散,皆不知所踪。他长大以后,以父荫做官,每到一处,就四下打听母亲的下落。但找遍东南,皆杳无音信。后来到蜀中去寻找,乘船经过各州、各县甚至是村市,一定要登岸遍寻,大声呼叫展婆,声嘶力竭,泪如雨下。有一次他呼喊了一天,咽喉疼痛,疲惫不堪,就在一家茶楼稍事休息。刚坐了一会儿,一个讨饭的老妇人向他作揖要钱。李宗质以主客之礼待之,并询问老人的家乡姓氏。老人回答说自己姓展,并强调说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姓氏。听说姓展,李宗质忽地站起身来,一把抱住老妇人,大声哭叫母亲。老妇人说官人不要认错人了,我儿右腋下有一个紫痣,其大如杯。李宗质跪倒在地,一把撕开衣服,露出右腋给老人看。母子两人顿时情绪崩溃,拥在一起,放声大哭。当时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涕下。
杨万里说,自己八岁时,母亲去世,饮恨终身。听到李宗质几十年来遍历天下寻母,“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并问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他说有的人母亲健在,却忽视并不尊敬她,亦或违背而不爱惜她,这是安的什么心啊!
在教材的最后,列出了几个写此类文章的题目,其中有一个叫“我想握住你的手”。在杨万里里来说,在归有光来说,是不可能的事,他们多么希望母亲能够健在。我有一次和一朋友聊天,他说自己一个40岁不到的人,已经没有母亲了,想说点什么,想做点什么,已经永远没有机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