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式的转变不是采取一点建议就能完成的,而是意味着用全新的方式看待问题。
无论是丈夫与妻子、教练与运动员、经理与员工、父母与子女还是老师与学生,一旦开始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看待问题,就从评判与被评判的关系转变成了学习与帮助学习的关系。
他们致力于成长,而成长和持续成长需要足够的时间、努力与相互支持。
但米奇刚刚有所改变,韦斯就立即停止了自己的策略。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并希望这种表现能够自己持续下去。而一旦事与愿违,他就变得比以前还要暴跳如雷,对儿子的惩罚也更胜以往。米奇本来已经表现出自己能好好守规矩,现在却拒绝这样做了。
这些改变必须得到保持,否则它们消失得会比出现得还快。
每一个小错误都不会导致世界末日,这些错误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中的其他方面一样,都在提醒你,你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告诉你下次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他们会采取更好的学习方法,用心规划学习时间并长期保持学习动力。换句话说,他们用尽一切策略来保证自己成功。
我搞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就算靠意志力,用点简单的策略怎么就算懦弱了呢?
将痛苦拒之门外就是丧失了成长的机会,不是吗?
但是,接受成长型思维模式不会让你远离自我,而会让你更接近真实的自我。我们之前看到的那些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和CEO们并不是机械地敷衍了事的人形机器人,而是充满了个性和潜能的普通人。
对孩子来说,受人认可、被人喜欢是很重要的。当一个孩子不确信自己是否被重视或被喜爱时,固定型思维模式为他们提供了简单而直接的解决方法。
人们坚持固定型思维模式,一般都是出于某种原因。在他们人生中的某一时刻,固定型思维模式符合人们的心理需要。
她对我说:“再也不会感到自己被评判了。永远不会。每一次我受到批评时,我都会告诉我自己:‘哦,那只是他们的工作。’然后我会立即回到我自己的工作上来。”
认知疗法并没有去对抗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基本认知——能力是固定的——正是这个观点让人们不断地评判自己。换句话说,这种疗法并没有让人们摆脱评判的习惯,进入成长和发展的机制。
现在,认知疗法的主要目的是教会人们控制自己的极端评判行为,让他们变得更加理性。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同样经常观察身边发生的事,但他们的内心独白与评判自己或他人无关。
当然,他们对积极和消极的信息同样很敏感,但他们更注重这个信息在学习和建设性行为方面能带来什么:我能从中学到什么呢?我怎么做才能提高?我怎么做才能让我的伴侣做得更好?
在一些研究中,我们探寻了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是如何处理自己接收到的信息的。我们发现,他们会对每一个信息做一次强烈的评估。如果是好事,他们就会贴上一个积极的标签,反之,坏事就会带来强烈的消极标签。
在研究中,我看到很多孩子都是这样的——聪明,看上去很有主意,却对挫折无能为力。在我们的一些研究中,他们只需做一些非常简单的举动就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好,但他们不会去做。他们是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当事情发展不顺利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无能为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