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简友广场
研教|授以钥匙.洞见本真

研教|授以钥匙.洞见本真

作者: 木槿花等春天 | 来源:发表于2023-12-11 16:09 被阅读0次

这世间能看到本质的人不多,而古今经典讲述的基本都是本质的且深刻的道理,它们经过时间的淘洗最有力量。

《道德经》《论语》《庄子》《王阳明》《了凡四训》《菜根谭》等这些经典,简单的几句话往往让人豁然开朗,年轻的时候不懂,经过岁月的沉淀,才真正感到其内涵和价值,真的是言有尽意无穷。

教材中的文本是经过编者精心选择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文章,目的在于学生借由这些文字,去洞悉背后的情感、道理、写作方法及思维方法,语文老师要交给学生最重要的是这些。

就像鸡蛋,表象是鸡蛋壳,中层是蛋白质,内核是鸡蛋黄,蛋黄最有营养,很多老师讲课总是游离在文字——鸡蛋壳周围,没有拨开作者和编者设置的表象,理解其用心,发现并给予学生真正有用的受益终身的一些东西。

教学的过程强调学生去悟,更需要教师带着学生去经历、体验和获得。在引导中层层揭开和剥离,洞见本真。

语文教材单元导语包含二方面内容: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大家慢慢找到了,但是对人文主题还是多浮在表面。要读懂人文主题,明白作者的情感编者的意图,要去走近和走进编者和作者的心里,更要读懂一些关键字句,关键在哪里?在题目、在段首段尾句、在过渡句、在描写的细节里、在题目里、在抒情议论句、在特殊的词句、在修辞里、在典故里……这是阅读也是写作的钥匙。

钥匙在修辞,巧用修辞见匠心。七年级开篇第一课是《春》,第一单元是四季美景,为什么不是初中生活,不是语文世界呢?

《春》的最后引用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作者是让我们珍惜春光明媚,心生希望,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初中就是他们的春天,要珍爱“春光”,这样教学的重点就不会仅仅走进五幅图;第一单元是四季美景,春天春花烂漫,夏天草木葱茏,秋天硕果累累,冬天大雪覆盖,编者想让孩子们热爱人生四季,热爱生命,去做有意义的事情,理解生命的美好和自然的美妙。

钥匙在词语里,一字一句总关情。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落花”有双重含义,既是暮春时节自然界的花落了,也指“大唐盛世”花落,也指“青春之花”,当年以诗以歌名动京城的二个人,在大唐衰落之时,在青春不再之时,在江南暮春时节相逢,几多感慨,几分惆怅,都化在了“落花时节”这个意象里。

钥匙在细节里,细节是最好的表白。<阿长与《山海经》>里用了大量细节,不厌其烦地写长妈妈对我做的事情和一些繁文缛节,当年的我可能感到厌烦,再回首全是感动,仅仅一个吃福橘就写的浓墨重彩,一波三折。所有的情感都在细节里,这样的不厌其烦表现的是保姆呀,分明就是妈妈,絮絮叨叨,母亲的叮咛是远航的帆,她教我规矩,给我呵护,盼我皆好,所以作者在最后才有这样发自内心的抒情:宽厚仁爱的地母呀,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短短的结尾抒情句里,有祝福、有感恩、有祈祷、有怀念。

钥匙在题目里,深深浅浅都是歌。有些看似平常的题目里包含着作者的匠心。《散步》题目太一般了,为啥不用《春天出游》?作者用这朴实的题目,以小见大,来告诉我们朴素的道理:母慈子孝媳贤才能家和万事兴,最平常的往往最难得,告诉我们要去履行责任与担当。今天,一家其乐融融的散步不同样让人向往嘛?

郑振铎的《猫》用一个字做题目,看过全文之后,我们理解到作者不仅仅写的是猫,也是人的世界,那些长得不漂亮的、不会迎合的往往被想当然地漠视、诬陷甚至致死,每个人在面对地位、身份、气势比自己高的人的时候,都可能遭到这样的不平待遇。这样理解就避免了肤浅的认知。

钥匙在抒情议论句,深化升华见主旨。《紫藤萝瀑布》最后写到:花和人都会遇到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者经历文革浩劫,心灵千疮百孔,弟弟英年重疾难以治愈,人生有很多让人哀叹沉沦的理由,但作者却在目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后,发出由衷的感叹,这是对生命的礼赞,也是一种自我的救赎:人不能沉浸在悲伤中,而要有作为,活出勃勃飒飒的人生气象。

钥匙在段尾句,余味无穷要品咂。杨绛先生在《老王》写到: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从前讲这节课,我注重愧怍,后来我思考的是“幸运”和“不幸”。老王是不幸的,我们读完文章就知道,无儿无女无家无稳定体面的工作,杨绛是幸运的嘛?二个具有绝世才情的大文人,作家、翻译家,他们理应获得优渥的环境,被尊敬的地位,却置身牛棚,打扫厕所,遭受着非人待遇,身体致残,心灵蒙尘,被摧残、被鄙视,哪里幸运?但是杨绛天生高贵,有着悲悯的情怀,她自己身处不幸,却从未被不幸所控制和折磨,而是从不幸中超拔出来,用一颗温暖的心体恤和救助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是生活的强者,苦难中的王者。

钥匙在过渡句段,上下勾连有深意。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间过渡段,就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分为二部分,通过过渡句表现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热爱、留恋和难舍难分,对三味书屋未知生活的畏惧和恐惧。这也告诉我们,滋养童心的是丰富的自然、神奇的童话和奇妙的体验。

钥匙在开头段,开门见山表态度。《再塑生命的人》第一段写到: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千。这个提纲挈领句,写出了沙利文老师的到来对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的改变——开天眼,解愚钝,为她打开了全新的世界,改变了她的人生走向。

钥匙在典故里,左顾言他有深意。李白在《行路难》里写道: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中引用了姜太公钓鱼和伊尹梦中乘船经过太阳的故事,想表达自己渴望重用的心理,曲笔表达更有余味。课标要求: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课标写到: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如何欣赏,如何领悟,如何获得?当我们教给学生阅读关注的重点,分析的方法,也就交给了学生打开并理解一篇文章的钥匙,也就给了学生一生受用的阅读写作方法。

相关文章

  • 洞见本真的自我

    我们总是被告知要理智一点,要清醒一点,不要感情用事,要战胜内心不完美的自己,不要凭感觉做事,但是我们一个人的存在,...

  • 教以礼仪,授以知识

    教以礼仪,授以知识 在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我所在的“相偕雨苗,以爱迭桥”湖州市关爱智力障碍人群帮扶团在经...

  • 改变话语模式

    今日洞见161220 下午儿子打来电话:“妈妈,我发烧了,没带钥匙,你早点回家!”我脱口而出:“你怎么没带钥匙呢?...

  • 教—研—思—教

    有个宝贝真稀奇, 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 等到年底剩张皮。 ...

  • 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句话简单明了,却道出了作为教师应该且必须的要求。“教而不研则浅”是指作为...

  • 教与研

    教与研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感概……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的工作本着“...

  • 2022-10-28

    所有的教都是为了不教。所有的管都是为了不管。授之以鱼不如授以渔。 教育就是最快撤出孩子的生活。 最快的撤出孩子的学...

  • 浅论教研

    何谓教研? 从构成上讲,教研是由“教”+“研”组成。在字义上,“教”有教育、教学、教材、教师、教具等意思,“研”有...

  • 2018-02-28

    来自学生的问题,课程教材的,教法的,教学技术的,教学评价的问题。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研而优则仕(富,普)...

  • 农村幼儿园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幼儿园教学、科研特色,力求以研促教,以教带研,让教研真正“活”来,为幼儿、为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研教|授以钥匙.洞见本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em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