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不觉,已经迈入2016年的门槛,自己也已然而立。再回首,有喜悦,也有遗憾。
喜的是有了一个自己的家,住着爱的人和我愿意用生命去爱的宝贝。望着他们,我笑得从容,生命中千金难买的终究是爱。
遗憾的是,自己还有未完的梦,还没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曾经的梦想,早已被日复一日的琐碎碾烂成泥,徒留一地狼藉。没有梦想的自己就像个失魂的人,游走却没有目的,活着,也仅仅是活着。
也许,梦想对于一个年过三十有家室的女人而言,有些奢侈,毕竟已经过了做梦的年纪,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是更务实的选择。
但还是不甘,许是血液中流淌的不安分,许是骨子里的桀骜不驯,还是想努力一点哪怕改变不了什么,还是想在孩子和家务的牵扯中做本真的自己,还是想畅快淋漓为梦想活一回。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想过怎样的生活,想成为怎样的人。为了这个答案,我苦恼许久,也找寻许久。
时间让答案渐渐清晰,比起功成名就,比起世俗的成功,我更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外界给的光芒始终敌不过自己内心的充实。
发现自己兴趣的所在,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你所学专业、你熟悉的都不一定是,它需要你排除干扰,慢下来,静静地听一听来自内心的声音,想想儿时那个纯粹不带功利的梦想。
儿时,每每看到自己的文字见诸报端都开心得不得了,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己还信誓旦旦地要成为作家,殊不知作家岂是那么轻易就可以当的。
后来,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大学学的是法律,这种选择更多的是出于对上海这座大城市的向往以及迎合父母的期望,至此,我放弃了自己人生路上第一个最为重要的选择权,这也让后来的自己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说实话,大学四年,除了课本,我没有看过多少本专业书,我始终还是无法爱上,无论我多用力。
政法大学本科文凭和司法职业资格证书并不构成我从事法律职业的充分理由,没有热爱我能坚持多久?会有所成就吗?如果只能靠努力去维系,我内心会幸福吗?
太多的疑问让我迟迟下不了决心,也许我终归是不属于这一领域的。我过得了所谓的“天下第一考”,却无法说服自己发自内心地去热爱。
我深知,摒弃自己的专业是场极大的冒险,意味着推倒重来,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成长往往也在最艰难的选择中,生命有很多种可能,只要在成长就不要害怕改变。
忠于自己的内心,活的才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原来念念不忘真的会有回响,兜兜转转那么多年,我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写字,更确切地说,是喜欢写字时安静平和的自己。
写字于我而言,是灵魂的出口,更是与自己和解的方式。
一直觉得,写作是门孤独的手艺,更像是内心的独白。喜欢在字里行间自由行走的感觉,那种快乐很纯粹,纯粹到像呼吸、像吃饭一样自然,我知道自己是真的喜欢。
是时候,为梦想做些什么了。虽然这是一条前途未卜的路,除了一腔热情我两手空空,看不清去路,更不知道前方是否有我要的未来。但那又怎样呢?喜欢就足够了。
我想我还是会默默地坚持写下去,哪怕没有观众,哪怕无法获得任何实际的收益,因为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更好的自己,已经是最高的奖赏和报酬。
“follow your heart!”我对自己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