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2017年11月28日,这一天我享受了2场艺术盛宴,一个是在「得到」上听了川端康成的《雪国》这本书;一个是在「简书」的邀请下观看了《嘉年华》。巧的是,两者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给了我那天很不一样的思潮。
推不推荐?
在看《嘉年华》这部影片之前,觉得大抵应该是《熔炉》《素媛》《美国田园下的罪恶》这样的儿童性侵内容的中国翻版,对文晏这个独立电影人有点好奇,如果不是因为是「简书」邀请的放映会形式,我想我可能永远不会接触到这部影片,也不会推荐去影院观看。
在看完《嘉年华》这部影片之后,我仍然不推荐去影院观看,为什么?现代影院都是娱乐性质更强,嘈杂的环境不利于对这部影片的观赏。当然如果是为了支持文晏的电影事业,建议可以包场或者去清净的片场观看。
如果从以上这些平静的文字没有读出我的观点,那么这里我再直白点说——极力推荐观看这部影片!而且独自一人细细品味尤佳,片前片中片后的讨论都会影响你对影片的体验,如果说「麦金侬酒店」的《不眠之夜》定位成沉浸式舞台剧的话,《嘉年华》也当属沉浸式影片,精神层面的。
有关“物化”
为何开头会提到川端康成的《雪国》?因为在《雪国》这部作品里,读者不得不跟随岛村的视角体验雪国风景,驹子的肉,以及叶子的灵;而《嘉年华》这部影片同样运用大量的第一视角,加上手持的晃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和整个社会的不安气氛。此外影片的奇特之处在于看完后有可能还分不清小文小米她们谁是谁,其实影片也不仅仅是描述3个女孩被社会侵犯的故事,更表达了所有人都在被侵犯的事实。如果说不公的社会现实里,女人被男人支配着,难道男人就能独善其身了吗?非也!男人亦是被钱权支配着,这就是「物化」,是文晏导演想要传递给观众的启示之一——我们并不控制着我们自己。
因为影片「物化」了所以就要极尽黑暗了么?也不是。影片在最后很神奇的、突兀的、极不自然的转折到了happy ending。放映会现场的第一反应是“为了过审”,再想一下呢?又觉得是必然。不是所有的类似性侵这种黑暗题材的电影都要像《熔炉》和《八号房间的礼物》这样有些让人深恶痛绝的“坏人”;像《素媛》和《杀人回忆》这样让人无力回天;像《辩护人》和《出租车司机》这样让人对政府失去了信心.....也可以像《嘉年华》这样,让经历了种种的小米回归到初来城市时对崭新的梦露雕塑喜爱有加的状态,穿上白裙,骑上电驴,驶向远方。
有关“藏着的引线”
当电影「物化」后,整部电影好似虚幻朦胧,表述着非现实剧情里的现实社会伤害,看似软绵绵,实则掷地有声。这其中有些“藏着的线”起到了很好的构架和指引作用。
比如隔着铁门的夫妻俩抽烟。因为分开,一个嗜烟的开始戒烟,一个不抽烟的开始嗜烟。杂乱无章的人生轨迹也映射了他们女儿必然的遭遇,在这里也强调了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类比《素媛》,虽然其中小女孩儿也是因父母疏忽而酿成悲剧,但神经病猥亵犯的过错显然更为恶劣。《嘉年华》里的小文的错则由父母,罪犯,证人一起来承担了,更多强调了整个社会的不公,突出了这不堪入目的环境。
比如金鱼缸。无论多么凄惨的结局,小文哪怕是露宿街头,依然怀抱金鱼缸,那躺在梦露雕塑下的一幕让人凄婉。好像是守着火柴的小女孩,好像是找外婆途中在森林里休憩的小红帽...更伤心的是从对金鱼缸的依恋感受到了她其实无人可以依靠的惨痛事实。
比如玛丽莲梦露,从一开始的光鲜亮丽,到广告张贴得满目苍夷,再到最后被建筑工人粗暴拆除。即便不必如鲁迅文章揣摩一样猜测导演编剧的用心,我们也可以切实感受到这里面映射的社会态度变化。
《嘉年华》应该会是一部很有争议的影片,但争议的不会是其表现的好坏,而会是“为何不能更好(黑暗)”“小女孩的遭遇到底是谁的错”“政商勾结真的就能一手遮天了吗”等等,所以我在一开始就说,这是一部极力推荐的影片,因为/它用很飘渺的表现力给了人们很沉重的反思/。
P.S.这部影评撰写其实遭遇了重大挫折,写完了1547字,感觉是有史以来写过最好的精神影评,但是因为锤子便签的某些不知名原因,因为要撤回一个小操作,在ctrl+z之后,页面清空了……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差点锤子科技粉转黑),重写的这篇和第一次创作的已经略有不同,逝去的感觉不能依旧。
我想,这也是《嘉年华》影片的多面性,让人揣摩不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