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怀左同学
01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读研无用,认为那是一条不归路呢?
答:别扯了,路本身没有对错,归根到底,还是自己不行。
02
前天给晓兰补课时,她说酷暑难耐,在学校备考的每天,感觉都要热化。我提议回家休息,吹吹空调吃点西瓜,她说算了,就在学校吧,为了考研,拼一把。
她是我带的一个大三的学生,既踏实又可爱,没事的时候,还喜欢调侃我:“怀老师,你怎么那么能吃,你是猪吗?怀老师,你不是说每天唱歌吗,你的歌呢?怀老师,有时候我觉得你很傻很天真啊……”
其实她也有很多烦恼,学校领导找她谈话,希望她换一个难度低点的学校,向我诉苦时,我问:“别管他们,你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
她说:“我就喜欢报考的这个学校,其他学校,我都不喜欢。”
“那你还纠个结什么玩意!”
“我不就说说么,哎,怀老师,你说话怎么有东北味了呢!”她发的语音,声音里,有阳光。
现在的人都喜欢探寻意义,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件事情的回报值,但人生又不是一场简单的投资,喜欢就去做,不喜欢就拉倒,哪有那么多意义可言,哪有那么多值与不值。
记得自己当初考研,我就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喜欢吗?”
“喜欢。”
03
看到网上有很多人批判研究生,大体是不值,出来以后找不到好工作等等。
其实我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确实有很多问题,但一棒子打死的人,无外乎两种,要么没读过研;要么没认真体验。
大部分人,在大三后期会纠结,到底是选择工作还是考研。
说实话,其实很多人都在随大流,人云亦云的时候多,独立自主的时候少,这就导致他们做了自己并不是真正喜欢的选择,走着不适合的路,就像爱着没感觉的人,结果,可想而知。
总结来看,如果在选择的时候陷入迷惑,多半是独立性不强,书读的不够多,缺乏调研和实践以及对自我的分析和判断。
看过《人生》的人都知道,人这一辈子,紧要处,只有几步。所以一个成熟的人,在作重大决定的时候,要不断思考自己目前所在的轨迹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是否可以长线发展。
就目前来看,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了解自己的喜欢与适合,在盲目中,浪费着大把的时间。
但也有一些同学,目标明确,执行力超强,在充实与忙碌中,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我还记得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著名演讲,他在读大学时休学了,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很可怕,但后来想起,那是他这辈子做过最好的决定之一。
他说:“当我休学之后,我再也不用上我没兴趣的必修课,把时间拿去听那些我有兴趣的课。”于是他有了大把时间去做他真正喜欢的事情,在快乐中,充实着自己。
有一段话,我印象非常深刻。
“你不能预先把点点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得相信,你现在所体会的东西,将来多少会连接在一块。你得信任某个东西,直觉也好,命运也好,生命也好,或者业力。这种作法从来没让我失望,也让我的人生整个不同起来。”
同样的路,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就像《悟空传》里说的,你跳不出来,是因为你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一旦你知道了,你也就跳出来了。
04
我学的文学理论,朋友是这样评价我的,一看你,就知道不是搞学术的,可别浪费时间了。
好在我是一个主意特别强的人,我上学是为了学东西的,不只是为了拿毕业证的,所以在课余时间,一直忙着做自己真正热爱,值得长期去做的事情。
但现实是,很多人长大了,但一直没有真正成长。
没有成长,不成熟,没有主见,不独立,这样的人,任何路,都不会走好。
所以太多人抱怨大学抱怨社会,所以太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我想,我们在批判的同时,也认真反思一下自己是怎么过来的。
其实,还是那句话,路本身没有对错,重要的,还是走路的人。
如果你不独立,不成长,没见识,没本事,在哪里,都无济于事。
05
读研是一条不归路吗?
醒醒吧,别甩锅了。
网友评论
对于潜心学术研究的人,考研是对的。
随大流~那可不是我的想法,尽管大学中没有拿到奖学金,也逃过课,可那些时间都在学一些新东西,自己喜欢的,跳脱出象牙塔之后,更加坚定了自己方向。
其次,你所说的那些什么理论,就我个人而言,毫无意义。我可以体会自然而不需要记载,我可以想象而你不能理解。我可以当先圣,而你还在对我的想法嗤之以鼻。
”所以太多人抱怨大学抱怨社会,所以太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我想,我们在批判的同时,也认真反思一下自己是怎么过来的。“这不是借鉴微信上的东西而巧写吗?巧写也罢,你写出自己的观点啊。屁毛而已。现在网上看起来写得挺热闹,其实,唉呀,真不想说了,真正的文学哪去了?如若长此网络文学,真正的文学高地就真的被这群孩子们给削平了!
我看来考研和工作区别不大,不是工作三年就了不起的样纸。读研能读出很多东西,考上之后一年有课(文科),其他时间很轻松的,毕业论文短则一周长则个把月就能写完,好毕业。学位越高,未来就业面越窄是真的,单位和层次也越好啊,和工作三年在选择层次上有差别,虽然工资差别不大,未来有好处。
重点不在这些,在读研期间怎么读。搞学术?可以,搞兴趣可以,不管搞啥,不能浪费三年时光,多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未来有很大益处。外人不知道研究生情况,一般是嫉妒心态,当然,也有一些茫然的研究生,不知道学啥,或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如果耽误了几年,那是不好的。
致力文科类的同学们有具体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至少曾经带过上百研究生,考博的也可以切磋,得空我再贴出一些考研、读博的心得,让更多人明白那是怎样的过程。想象是想象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