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的一点浅见 (续3)

作者: 凡思 | 来源:发表于2018-03-10 09:41 被阅读68次

      上节讲了心里对教育的影响。当然只是一些最基本的理念上的初探,更深层次的有专业人士的分析,在此就不班门弄斧了,个别的可私下探讨。下面就说第三点

要想成才只有自学。

      再次声明,绝非否定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只是人生中一小部分。在工业时代,有可能学会一种知识能维持一生的生计,但现在已是信息时代,新的概念,理论层出不穷。据统计,现今地球上一天的出版物,一个人一生都看不过来。那么单靠青少年学的东西,无疑是不够的,何况学校教的东西跟先进的理论等还有距离,主要由于学校的社会公共性,平均性,以及对青少年的分类的培养要求导致的。所以,单靠学校的学习显然有点距离。其中还有一点,学校培养的是全科(相对多的学科)的教学,用以培养学生将来能更好的融入社会。也不能就某一科重点培养。所以,结论是单靠学校的学习是不够的。何况,现在讲究终身学习。

      那家长们要说了,我们又教不来,咋办?

      我这里提出一个观念以供家长、甚至于学校的授课者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个问题:

      学习仅仅是一种施教与受教的过程,还是可培养的一种能力。

      这问题很关键,现在多数人是认为是一种“施与受”的过程,或很少人对这一问题又深层的思考,假如,他是一种能力的话,我们是否可以在普及小学教育后,转而,培养学习的能力呢,能力是可以加以培养的。

    作者本人倾向于学习是一种能力,并有实例可证明。

    我曾于较早时间有教电脑五笔输入法的(普及的)机会,即为普及就有一定数量(且是40岁左右的人),本人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基本全部教会了,只是一小时。包括近130个字跟的记忆。为了加以比较,我曾经问过30-40个大学生,其中有学过五笔的,最大胆的回答我要8小时学会(当然他也学过),是咬着牙说的,我说一小时他死活不信,后来,我就以一个字跟的摆放加以说明,他恍然大悟,说,你这种教法我学连一小时都不要。在此,说明不是我教的好,只是叫他们怎样掌握一门技术而已。

    所以,我的理论或有偏颇,但都是我有过的实践的体会。

    (有个问题我想还是先声明一下,在此次探讨所举的例子,都是为了说明我的观点或可说是为了佐证我的观点,绝非本人有何聪明过人之处,若非要找出我个人的原因。恐怕会大跌眼睛,我只是会想办法偷懒而已)

      好了,既然是能力,至少,做家长的就可以有所作为了。

      首先,家长们要改变观念,不要太依赖于学校了,没用,举个例子,当时我编程时,为了拓展自己,曾经讨教过大学生所学为何,回答是教的都是些标准化的过时的软件,我就问为啥叫这么老的,而非现行的软件,你们也可现学现用,回答是,那些标准化的软件考试容易分出优劣。

      其次,拓展孩子的思考范围、看问题的视野,具体的可看我的〖摒弃单项度的人生〗

      第三,培养孩子的“质疑”的能力。(这里也不做具体展开了)

      其实道理谁都懂,往往做起来却不知从哪里入手,还是举个例子吧(不要认为又有在卖弄,),教个偷懒的方法:

      就以五笔学习来说,最主要问题的是字根的记忆,130多个字跟,分布在25个按键上,怎样记忆(机械的背出来,过段时间也会忘了),这确实是个问题,当时就有人提出来,后来我在想,设计者的想法是什么,他的中文环境和我们一样,思路大体上也不会有不可理解的差别。我就随机挑选了一个学习的人,把五笔(五种笔划类形)的大致分布讲了一下,就挑出十个比较有的代表性的字根,由这个学员自己排一下,结果居然一模一样。可见只要根据自己的理解稍加规范,记忆不是难事。

      这说明什么?不要认为学问都是专家的多么高深的理论,有的(特别是有关大众使用的部分)专家只是找到了事物的结合点而已。仍以五笔为例,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只要认识字的人,把汉字拆成若干个字根,你自己排,说不定比专家安排的更合理也未可知,但就五笔而言,专家想到了通过拆解汉字来完成汉字的输入,而你我只是没想到而已(想想打字机,联想到拆字也不是不可能)。就这点差别,说是一点差别,跨越又是何等的艰难。

      所以就知识而言,他不是第三类物质,在学习中,不要把自己隔离在知识之外,隔离了,其中任何一点对你都是新的。联系起来, 很多只是你已有的知识,以另一种方式的再现而已。这样,理解知识就容易多了。

      林林总总说了很多,可能有不太符合逻辑的地方,亦或有些乱,只是,有了点感触,并随感而发,没有在总体篇幅上有很好的把握和严谨的分析。

      现在,人们普遍对教育有焦虑,在此,提出点个人的看法,观点可能有点另类,只是想提供一个维度而已,能使人们探讨问题是能注意到有这样一个维度即可。

      探讨中,有些言论可能过于主观,或过于偏颇,只是为了凸显观点,引起注意而已,绝非对任何人(专家)或学校(教师)的不敬。相反,专家和一般的人可能就一步之遥,恰恰就这一步,就够我们自愧不如的了。

      致敬专家!致敬教师!

此话题中还有很多问题,如大学教育,如何选择大学等等,看以后有时间再聊,先写到此。望有识之士的指点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续一)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 (续二)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也谈放养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二孩时代的教育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准备为孩子的优秀付出代价了吗?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如何引导孩子

相关文章

  •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续一)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 (续二)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 (续三) 对教育的一点浅...

  •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 (续3)

    上节讲了心里对教育的影响。当然只是一些最基本的理念上的初探,更深层次的有专业人士的分析,在此就不班门弄斧了,...

  •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https://www.jianshu.com/p/e1995bfa0434]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

  •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 (续2)

    在此首先感谢一位老师,他提出我上一讲的一处错误。就教育的问题探讨是基于近来和几位教师一起私下的探讨,同时又看...

  •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续1)

    这里我先引进一个心理学上的名字,叫做“知识的诅咒”,说的是说话者以为对方了解说话者在说什么,而只顾自己尽情...

  •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

    纯属个人观点,肯定不客观,只是视点不同。 本是都市赋闲人,一生只读半卷书。 井底之蛙胆气豪,偶对苍穹话天舒...

  •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教育的思维

    这里所说的是教育界及其家长对教育的集体思维。 这几天在读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一书,书中写到有家长只...

  •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教育工具怎么用

    现在各方面都在关注孩子的教育成长,很多从不同方面提出很多施教方法的书,却有写的很专业的,都是根据专业理论推导...

  •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心灵的涵养

    网上有许多好的心理咨询的老师,提供了很多心理建设的方法,有些分析的很专业,很有启迪。但有些也许是出于对问题的...

  • 对教育的一点浅见‖孩子的错

    看一下网上关于教育的文章,多数是如何改正孩子的那些错误,有些连错误都谈不上,只是家长认为的不正确的行为。满纸...

网友评论

  • 郭大牛::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lap::clap::clap:
    凡思:@郭大牛 👏👏👏👏👏👏👏😄😄😄😄😄😄😄
  • 比秋乡:说到了点子上,任何一个学生最终能成才,都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靠自学成才的。
    凡思:是的,赞同你的观点:+1: :+1:
  • 陈良心:教育1,2,3,也看完了。凡思凡思,凡事什么事都要思考,是这个意思吧?
    凡思:@陈良心 就是爱瞎琢磨,随感而发,见笑了: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穿裤孑的云:谢谢分享
    凡思:谢谢:pray: :pray: :pray:
  • 韦宝妈育儿手记:很认同你的观点。
  • 暥之:赞同
    凡思:@愚伯牙 谢谢:smile: :smile: :smile:
  • 冷冬年:👍
    凡思:谢谢!感触而已,见笑了
    冷冬年:@凡思 很不错,赞同
    凡思:@冷冬年 谢谢:pray: :pray:
  • 霜叶红似二月花:分析的透彻,老弟你在社会这所大学里已拿到博士证了,赞:+1::+1::+1::clap::clap::clap::pray::pray::pray:
    凡思:大姐好:smile: :smile: :smile:
    谢大姐谬赞:yum: :yum: :yum:
  • 陈良心:观点正确,支持。社会才是一所真正的的大学,不朽的成就,就是你的毕业证!
    凡思:谬赞了,共同努力:fist: :fist: :fist:

本文标题:对教育的一点浅见 (续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sv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