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意思的文章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认知升级
一个历史系科班生是怎么把《三体》给画下来的

一个历史系科班生是怎么把《三体》给画下来的

作者: 秦淮君 | 来源:发表于2015-08-11 11:24 被阅读4544次

文丨秦淮君

《三体》漫画作者

“你个学历史的,吃饱了撑的画科幻漫画?看得懂么你?”

“额……科幻我不懂,但是,画自己所爱,读者又乐于分享的东西,我懂。”——秦淮君

读者们,还记得那段开篇词么?

还记得刚画《三体》漫画的时候,我在自己公众号上写了这么一段开篇词:

开 篇 词

刘慈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本土科幻作家。其作《三体》被称作中国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大刘亦被赞为凭一人之力将中国科幻小说拉升至世界级水平。1月21日,“三体社区”正式上线开放注册。据新华网2月5日上海专电,《三体》英文版全球狂销2万册,占据美国亚马逊“亚洲图书首日销量排行榜”第一位。值此欣喜之际,想以简笔画呈现恢弘巨著《三体》的故事梗概,与粉丝交流,亦给未看过原作的读者做一番知识梳理。

冗长,是真冗长,我也不知道怎么写了这么一大串,弄得很多读者想看漫画,都不得不先扫一眼这么长的开篇——“写得什么玩意啊,直接让我们看漫画呗。”

碎片化阅读的今天,每一位读者从看标题再到看完整篇文章/漫画的时间可能不超过5分钟。但是,为了这5分钟,我准备了N久,N久。

买本三体,只为吹过的牛皮

我买的《三体》已经借给朋友浏览,自己反倒没书了

我是一名文科生,数理化成绩已经差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但这并不妨碍我经常阅读一些理科相关的杂志书籍,打发打发时间,也充一充电。小时候,我哥哥经常看科幻类杂志,最有名如《科幻世界》,我跟在哥哥屁股后面,也时不时瞄两眼。那时候,我知道了《三体》的名字,但一看到这么老长的长篇连载,也没了耐性,一直只知其名而不知其理。这么一晃,N年。

去年年底,我和同事们聊天,又聊起了小说,互相荐书,这才又提起了《三体》。那天,合肥一如既往的阴冷,我们聊起《三体》的故事,热乎乎的讨论,反倒感觉不那么冷。讨论中,我是以科幻迷和三体迷的身份自居的——虽然我嘴巴上信誓旦旦地说:“《三体》,我看过;大刘,我晓得。”但是,我除了知道个名字,其内容我是一概不知。那时,真是吹起牛来脸都不红。

吹牛,是要有本钱的,肚子里没货,这牛,也吹不高。为了掩饰自己的心虚,我打算网购一套《三体》看看。书从成都寄到合肥,一开始没货,等蒙了一层灰的包裹寄到我手上时,已经是今年一月中旬了。

脑洞大开,决定一图以画之

三体漫画第一期的“三体星”形象

有一种看书,叫“手不释卷”,有一种倾慕,叫“爱不释手”。这是我开始阅读《三体》后的第一感受,也是一直以来的感受。我后悔自己之前看《科幻世界》时没有阅读当时还在连载的《三体》;好在现在“亡羊补牢”,用大把大把的业余时间,通读全文。

每天网上写完日记、做完第二天的午饭、洗完澡,一切收拾妥当后,我钻进被窝,捧起《三体》,抽出书签,接着前一晚看的内容继续品读。合肥的冬天,很冷;合肥的暖气,很贵。我一般是暖气开到一半就会拧小阀门,手冻得生疼,但依旧不遗余力地一面一面翻书:红岸基地、汪淼、叶文洁、大史、伊文思、罗辑、程心、云天明……

我完全陷了进去,经常看到晚上两三点也不思睡意,即便万般不舍地放下书后,脑子里梦见的也是《三体》里的人物和剧情:一幕,一幕,一幕又一幕。起床后,一次又一次起床后,我的心结越来越重:书好看,不能看完就完了,我要把它画下来!

我是历史学出身,国际关系学硕士,按说和画漫画没半毛钱关系。也是小时候学过几年素描,自己又喜欢画画漫画的缘故,总想把觉得美、觉得好的东西用画笔画下来。后来有很多读者问我:秦淮君,你是用什么画画的?其实就一只黑色中性笔,和一张普通A4纸而已。

我是重度拖延症患者,但说到画《三体》,说到做到,立刻执行!

历时三月,三体漫画九重奏

漫画风格:大眼睛萌娃圆滚滚

画画容易,画一期漫画只需要半天到一天时间(含PS时间),但准备一期漫画很不容易:要先把小说看完,记笔记,把人物形象设定好,每一期分几个片断,文案怎么写……等等等等。

比如,《三体》第一部里,这个三体星到底怎么画?这个名字怎么取?怎样才能又保证幽默诙谐又不至于把大段大段精华内容给摈弃了?

再比如,一本书里那么多内容,我到底是写谁,不写谁,人物形象怎么画,这都是难题。毕竟《三体》原著里几乎没有插图,我也没处借鉴。即便网上流传了一些科幻插图,凭我这三脚猫的绘画功底,我也画不出来。我能走的,只能是自己擅长的路线,画自己特色的“大眼睛萌娃圆滚滚”风格。

从2月6日第一期漫画出炉,到4月6日大结局发布,一共画了9期,足足历时两个月,再加上阅读《三体》的时间,前前后后一共花了三个月——从数九寒冬,熬到春意浓浓。

说实话,这9期漫画,有些制作粗糙,有些甚至漏洞百出(尤其是二向箔和大结局那两期,有很多内容上的硬伤,读者也都纷纷指摘出来了),但全是业余时间熬制出炉,费了不少脑细胞,也耗费了不知道多少根笔芯,和A4纸。看着作品一部一部诞生,也终于实现当初画下《三体》的豪言,这三个月的苦熬,值得。

作品传播,打开视野收获丰

刘慈欣老师(大刘)正在给漫画签名

从画这个漫画开始,就没想靠这个漫画获得什么。既不是为了走美术的道路,也不是为了走科幻的道路,更不是为了出名啥的。我从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和画这个漫画开始(三体漫画的第一期是我公众号“秦淮情怀”的第三篇原创作品),只是想有一个承载我自己作品的平台,而且这个平台主打的是文章(我是文字工作者),也不是啥漫画。

但是,剑走偏锋,没想到这一期期漫画倒帮我搞定了我一开始想都没敢想的事情:积累读者、建立圈子、在新媒体浪潮中找到了一方小小的位置。

刚画完第一期漫画时,我把漫画贴到百度贴吧,没想到很快就被放到置顶精品贴一栏,众多读者纷纷留言,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虽然后来贴吧总是删帖,弄得我没了脾气,改为统一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但每天依然有很多人在贴吧回帖,希望看到没更新完的部分。

再后来,也是因为漫画的传播,结识了很多科幻界的朋友,尤其是“三体社区”、“科幻星云网”和“三体迷”等网站or微信公众号。那时候,每周更新一期漫画,同时也会在这些平台上发布。通过大家的共同传播,《三体》漫画在科幻圈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虽然这个地,很小很小。

再再后来,这似乎成了我的一个标签,依靠这批不算优质,但是良心的作品,结识了更多原创圈、新媒体圈的同仁,开拓了视野,也是一件乐事。后来这些漫画能得到《三体》作者本人——刘慈欣的亲笔签名,也是我做梦都没想过的事情,但几个月内,竟然也实现了。

3W咖啡,漫画伴你享书香

三体漫画中设定的人物形象,已做成诸多周边小产品

感谢北京好友Pizza姐的邀请,2015年7月16日晚,北京3W咖啡馆,在曾经只在新闻中看到过的地方,有一场科幻分享会。这一张张粗糙的《三体》漫画,将挂满这的墙面;而大刘亲笔签名的漫画影印版,也将成为科幻迷们参会的奖品。

能把自己想画的画出来,能依靠这些作品认识那么多朋友,再开拓开拓视野,甚至到国内最火的互联网咖啡厅参与分享会,还能把作品分享给更多的人……足矣。

附件:《三体》分享会照片墙

分享会举办地点:北京3W咖啡厅

与工作人员合影

整装待发的刘慈欣签名版《三体》漫画

与来自长春的漫画读者合影

会场入口处,与秦淮情怀读者合影

分享嘉宾——科学史博士赵洋老师正在演讲

秦淮君分享《三体》漫画创作历程

与赵洋老师合影

与赵洋老师,主办方沪宁姐合影

相关文章

  • 一个历史系科班生是怎么把《三体》给画下来的

    文丨秦淮君 《三体》漫画作者 “你个学历史的,吃饱了撑的画科幻漫画?看得懂么你?” “额……科幻我不懂,但是,画自...

  • 自学历史的人与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有什么差距?

    自学历史的人与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有什么差距? 治学之道贵在坚持。多数历史科班生,不出意外的,毕业之后,正常都是老...

  • 上课123

    给理科班上课:“我把这个操作给大家演示一遍啊”“不用啦,不用啦”[尴尬] 给文科班上课:“我把这个操作给大家演示一...

  • 秦淮君丨把雨果奖神作《三体》画下来是啥感觉?

    把雨果奖作品《三体》画下来是啥感觉? 嗯……累,好玩,值得,说完了。 ——《三体》漫画作者:秦淮君 2015年8月...

  • 怂,从心虔诚!

    从学业来讲,我意识里的形态类别,分为,文科班的文科生,理科班的理科生,文科班的理科生,理科班的文科生。 我最想做的...

  • 美术课

    今天老师让我们画长方体。注意长方体是用铅笔素描画出来的,接下来我们就要画长方体了。 首先要找出长方体的最高...

  • Day82~日出美景

    撕纸胶带的时候把画的上边给带下来了~~:-C

  • 生豆芽

    昨天,二宝老师让家长在家里生豆芽,给孩子看看豆芽是怎么长出来的。现在把生豆芽的步骤写下来。 首先把绿豆洗干净,放入...

  • 彩铅-蓝色百合花(3)

    扣了三天,终于把这朵百合花画完了。 再次挑战用色粉画背影,这次把色粉用刀刮下来再用手指抹,但始终觉得色粉怎么涂都不...

  • 跟着洲洲哥一块学习Swift-属性

    本文首发地址 Swift-属性 首先结构体和枚举都是值类型,类是引用类型。 把结构体赋值给一个变量 * 把结构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历史系科班生是怎么把《三体》给画下来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yi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