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食

作者: 布丁和桃花 | 来源:发表于2018-07-19 18:12 被阅读22次

        我的家乡是豫东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村里的人多住在被绿树环绕的红瓦灰墙的房子里,以种地为生。庄稼一年收两次,夏天收小麦,秋天收玉米。一年四季的吃食以这两种粮食为主,随着季节更替,无外乎春天另吃些鲜嫩野菜,夏天加些瓜果时蔬,秋天打枣摘柿子,冬天则开了酱缸,拿酷暑时节腌制的酱黄豆,配了白生生的馒头来吃。

        夏天暑热难耐,人们喜三五一群,躲在树荫下摇着扇子聊天,纵是这样仍是热汗直淌,人自然也没了胃口,于饮食上也变得潦草了。我印象深刻的夏天的食物有三种:西瓜、爬叉和凉面条

        村里人不种西瓜,附近县市有大片适合种西瓜的沙土地,产的瓜个大、沙瓤、甜度高。到了瓜熟季节,常有人拉了满满一车瓜在村子里叫卖。我爸妈就会拿麦子换几个瓜来,滚在门边。午饭前接一盆井水浸泡着这瓜,饭后擦干净饭桌,小孩子们忙去搬瓜、拿菜刀,大人则负责切瓜给众人分食,瓜一入口,甜而凉,沙又多汁,暑意仿佛也消了。

        爬叉是家乡人对知了猴的称呼,也就是刚爬出地面还没蜕皮长出翅膀的蝉蛹。这种东西一般是炸了来吃,我住在村子里时还未长大,害怕这类虫子,并没有尝过。据我爸说,炸爬叉是酥香可口、回味无穷。炸爬叉虽未吃过,捉爬叉却很有趣。晚饭后,洗刷好了碗筷,天也擦黑了,爬叉们纷纷从地下爬出,沿着树往高处爬,想寻找一根舒适的树枝开始蜕皮变身,这时人们也拿着手电筒来到了村边的树林,一棵树接一棵树地寻找爬叉。捉爬叉时常会碰到熟人,人们便会立住寒暄两句,看一看各自的收获,聊一聊邻人们的近况。

        凉面条则是夏日午饭的主角。主妇们若问起中午吃什么,答案多是凉面条。得了这个指示,主妇们便去剥韭菜,汲水洗净,晾在竹编的笸箩里,而后和面、擀面、切面,再磕几个鸡蛋,拿韭菜炒了,兑水加酱油等各色调料做卤。然后再煮面,捞出面条浸在凉水里过水,分盛在大碗里,再浇上满满一大勺卤。这时闻到香味的孩子也凑过来了,主妇便冲院子里喊一声:吃饭啦!大人孩子便都过来端了碗凑到饭桌前吃起来了。

        如今坐在空调房里,我常常会想起家乡的夏天,那缀满繁星的夏夜夜空,那些挥着蒲扇和蚊子战斗的孩子,那绕着竹竿往上爬的粉紫豆角花,那突如其来的暴雨和地上瞬间形成的小溪,那些恬静及美好。

相关文章

  • 夏之食

    我的家乡是豫东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村里的人多住在被绿树环绕的红瓦灰墙的房子里,以种地为生。庄稼一年收两次,夏天收小...

  • 《史记》初鉴 十一

    引: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南川子曰:龙至今未见,与夏后食龙有关乎? 引:寒浞,伯明氏之谗子,伯...

  • 夏食

    你在四月带走芬芳, 我把六月留到谷仓, 五月在干嘛? 我去买了几个新碗, 我怕滚烫的四月浇到六月,加点绿菜会装不下

  • 《和之美》之夏食———刨冰

    在夏天,最让人感到清凉而舒适的,无疑是夏冰,夏冰,透着一股透明而清爽的感觉,让人看了,心里非常舒服。 夏天,在品尝...

  • 【养生最有味 • 饮食】

    《周礼•天官》曰四季之食一一春食、夏羹、秋酱、冬饮。 意为: 春天多食五谷杂粮,滋养身体; 夏天提倡煲汤熬粥,补益...

  • 【老夏说中医】药食同源之——生姜

    【药食本同源】老夏说中医之——“生姜”。 食材是最好的药方! 据统计,《伤寒杂病论》在对性质不同的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 《蝉蜕之夏》

    蝉蜕之夏,花鼓之夏,松林之夏,贝壳之夏,池塘之夏,乡野之夏,小镇之夏,我们的夏。 蜕是蝉的历练,也是蝉的幻化。鸣是...

  • 悟医道真(七百一十六)

    “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 使不法其时与穴之所在而妄刺之,将见春刺夏分者,...

  • 夏食小记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夏天从立夏开始。“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表示春...

  • 忆 夏 食

    冰镇消暑绿豆汤 热乎清甜的煮玉米 半个或一瓣瓣的西瓜 凉拌黄瓜 餐桌常见的番茄 再加上电视机里循环播放的西游记 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夏之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tx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