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诺
![](https://img.haomeiwen.com/i7208377/a23e3f527d269d85.jpg)
一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生活从放松到放弃,一是课多无序,二是没有目标,三是缺乏方法。
有的人一头扎进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学习,时间用尽,虽然过了期末考试,却是考过忘过,一无所得。有的人想真正学点专业知识,却学完三年仍然一头雾水,不知所以。那么怎么才能既掌握专业知识,又能取得相关专业资格呢?
一,考证:考取相关专业资格,多多益善
举个我自己的栗子,大一时我和大家一样,忙于各种竞赛项目、班级管理和社团活动,各种课程只求60分万岁。大二开始,我从培养兴趣发现自我到专注学习培养专业素养。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着学着觉得自己仍然知识贫乏,还未入门。于是我开始了考证之路,一考就上了瘾。除开考了四六级,计算机二级,还考了会计从业资格证,BEC中级,证券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经济师,以及日后准备考注册会计师。
我的同学也在考证,而区别就在于我考证快而高效,且花费小。我常常跟同学也分享过我的经验,我归纳如下几点:
1,你根本不需要报任何培训班,不仅贵而且没用、多余。如果你想考哪个证,先做好攻略,然后报名、买相关资料书,然后开始看书、刷题,一步步完成,忌心浮气躁,宜脚踏实地。
2,很多同学报名一个专业资格证考试,往往准备三四个月,其实根本不需要。一个月时间足矣。你不要高看了资格证考试的难度,更不轻视自己的学习能力。稍作规划,每天看几章节,不要拖拉。如果你计划三四个月的考试准备期,那么你的学习安排会挤压别的学习时间,会拉长紧张期,超长待考期中你的方法得不到自我挖掘锤炼,这样考出来意义不大。
3,考证并不难,看两遍书足矣。第一遍圈点勾画,只乏不精,了解大概,过滤掉一读就会容易理解的部分。第二遍精读不懂和陌生的内容,注意归纳整理(要有一个笔记本,记录自己认为陌生重要的知识点)。然后开始刷题,刷完改错非常重要,不会的一定要弄懂、翻书,十套题下来你就可以进考场了。
4,考证最有助于专业知识的巩固培养。每拿一本书,弄懂书里面的学科语言和专业术语你就成功了一大半。考着考着,你会发现不同的资格考试的内容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你会觉得越考越简单,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专业素养也不知不觉提升。
二,阅读专业相关书籍,厚积薄发
开卷有益,大学的我们常常抱着手机就安心,抱着课本想手机。如果你真正想专注纯粹地学习,那么放下手机,立地成佛。找一个舒适的环境,打开专业相关书籍,慢慢品味学习,必要时做做笔记。
阅读专业课外书籍的过程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那些你不懂的专业术语会以不同的方式给你不同的解释,慢慢地,陌生的变得熟悉,熟悉的变成你的专属知识。知识面拓宽,眼界拓广,你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影响、改善提高。
三,写论文,最好的检验锻炼方式
我有个法学专业的同学,真是一个非常高产的论文写作者。读他的论文,你会惊羡他扎实的专业知识、严密的写作能力和独到的创新与思辨逻辑。记得我们一起去看了范冰冰主演的电影《我是不潘金莲》后,他写了一篇以《“无法”不谈〈我不是潘金莲〉》的论文,从法律的角度细谈分析电影。一口气读完,你会清晰地感受到他非常扎实的法律知识、犀利的语言和深刻的见地。他告诉我,这一切来源于他平时专业知识的踏实学习,来源于他勤思勤读,更来源于他不断的练习。
他还说,写论文就是将自己的知识进行整合梳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将语言与思维融合的过程。任何一个想法,问题,现象以及知识点,没有合适的并且精准的语言作为载体,都无法得到广泛的传达。写作训练更不单单只是培养一个语言与思想的融合能力,更多的是一种用直白,简练,正确的语言以逻辑的方式表述你的思想的能力。这种能力对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天生的。每当酣畅淋漓地写完一篇论文,都会让人感觉收益颇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