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理财投资投资界投资理财
学习格雷厄姆还是巴菲特(第380期)

学习格雷厄姆还是巴菲特(第380期)

作者: 6961b4cb9c4c | 来源:发表于2019-06-26 15:49 被阅读5次

当前的A股市场低估么?绝对低估。

但始终有很大的分歧,至今为止,人们为究竟是该学习格雷厄姆,还是巴菲特,彼此互砍。

前者是第一代巨人,后者是第二代巨人。

其实,两者都曾遇到了同样的难题。导致前者淡出投资,后者更加辉煌。

1、格老投资法则

格老的三大法宝,便宜(安全边际)、逆向投资。分散投资。

我曾在书中介绍了格老的烟蒂择股公式。但很少可以适用,那是时代背景的独特产物。

打个比喻,能减掉的资产通通减掉之后,依旧有剩余,那就是价值。

好比一家上市公司市值八百万,但是通过深入财报计算,发现这家公司就算破产清算,也能卖个一千万。那就是值得买入。

不论其他,便宜就行。

有了安全边际,就是逆向投资,越跌越买。

但是存在两个问题。

其一:买入后只等公司破产就好,业绩能回转那就已经是赚到了。但是公司不破产清算,资产越来越不值钱怎么办?

就算打八折、五折买入,这么拖着也不是回事。时间对于平庸公司不会友好。

其二:万一买入后发现,计算错误怎么办?

基于这些考量,就有了分散投资。

既然无法保证每一只的买入100%正确,那就搂草打兔子,只要是便宜货就买入。

只要覆盖面广,胜率就会大增。

用一句话概率:“逆向分散买入公司的真实资产价值大于市值。”

2、经济影响性格

在这篇文章中《最大的消费群体》我们曾经提到;国民经济影响性格。

对比中美95后与00后,时代的经济不同,导致我们这边的95后与00后爱花钱,能花钱,不攒钱。

至于山姆那边的同龄人,少花钱多攒钱。

这就是因为经济的影响,导致国民的性格不同。

我们也曾经多次提到格老之所谓被尊崇,是因为开创了一个投资的新时代,证券分析。

其中对我影响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就投资而言,精神态度远大于技巧。”

但格老却倒在了经济养成的性格中。

格老生于1894年;巴菲特生于1930年。

大萧条始于1929年,那时格老35岁,正值事业的巅峰期,一夜回到解放前,经历破产。

大萧条第二年,巴菲特出生了。尽管生于大萧条时代,但毕竟那个时候还小,感受并不深。

而格老的投资法则就是在大萧条时期锤炼出的;为了生计,并且也没有金钱在花天酒地,靠写书与财务审计工作维持生计。

所以说,格老的投资法则,深受大萧条时期的影响,他本人更是如此。

见识到了萧条的残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3、道琼斯黄金时代

股市永远不怕惨,大萧条的惨烈,没有人敢于投资。毕竟很多人失业,生计都成为了问题。

1941年,山姆参战,经济进入战时状态,联储应财政部要求承担保持国债低利率的义务,股市在中途岛战役前开始上涨,至1945年中战争结束。1946年初价格控制解除,高通胀下联储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美股开始下跌。这也导致了后来的道琼斯黄金盛世,一段道琼斯大牛市。

大概2000年的时候,巴菲特感慨,“给我100万美元,我每年能赚50%”。

这并不是股神吹牛,更像是在回忆年轻时期的峥嵘岁月。

1956年,巴菲特投资俱乐部成立。

初始资金105100美元,那个零头100美元,是巴菲特的出资。

股市的黄金盛世,不在于高高在上,而是惨烈在下,那才是遍地黄金。

那个时代的股票市盈率仅仅2倍,3倍。要知道,A股的银行股,5-6倍就是低估了。

巴菲特甚至回忆过不足1倍市盈率的保险股。

那时什么概念?持有1年,如果股价不涨,业绩稳定,市盈率为0。稳稳收回成本。

那才是捡钱的黄金盛世,像捡钱一样赚钱,大抵如此。

1969年,股市不再便宜,巴菲特发现竟然找不到合适的标的。

所以他无比明智,解散投资俱乐部,大家分钱,各走一边。

之后的事,你们要买,自己亏损,但不能再我的手中亏损。

这又与一条基金相反的路。

基金为了更好的筹集资金,乐于在牛市发行,股民认为自己买不到好股票,把钱给基金,你们给我买股票。

基金拿到了钱,也就收到了管理费。明知股市不便宜,也要硬着头皮往里冲。

毕竟,客户给了钱,就是让买股票的,而不是白拿管理费的。

至于便宜与否,暂时顾不上了,那是以后的事。看天吃饭的,不光是农民。

我争取在熊市出书,也是这个理。

虽然熊市中,人心惶惶,谁还有心思看书。但价值,就在熊市当中。

倡导价值投资,大抵还是如此。

4、分道扬镳

之所以称黄金盛世,是因为罕见。捡钱的时代,遇见一次,都是幸运。

1956年,道琼斯大约500点。格雷厄姆选择清盘,干脆退出市场,享受生活。

与名徒巴菲特的“清苦”日子相比,他的人生多姿多彩,花天酒地一个都不能少。

没有了黄金盛世,“烟蒂”自然失效。

格老退休,难住了巴老。

前者亲身遭遇了大萧条的恐怖,不符合烟蒂标准,无论怎样都不会买。

那时的巴菲特正直壮年,自然不甘心。

并且,随着资金量的逐渐庞大,也不适用于烟蒂投资。

巴菲特曾言:身上有15%费雪的影子。是芒格帮助他完成了由猿转变为人的过程。

这二位的确给予了巴菲特很大的帮助,如果不是他们的影响,巴菲特尽管会转变,或许不会有今天这么富有。

也正是天时地利人和,山姆经济强劲,股市长牛,有良友相助。这种得天独厚的背景,成就了巴菲特。

他走出了格老的影子,整合烟蒂与成长,自成一派。

5、自成一派

整合烟蒂与成长,那么就一定会有这两派的影子。

所以低估是一定的,最少也要合理的估值,买入优秀的公司。也就是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有了,下一步轮到了成长。

成长这东西,也需要碰运气。

纵然巴菲特5岁经商,11岁买股票,也很难从众多小公司中,挖掘到未来的优秀大公司。

这违背了三条原则。

其一:不要亏掉本金。

其二:不要忘记第一条。

其三:是否与能力圈原则相冲突。

那么干脆,选择现成的优秀公司。所以护城河这一理念随之诞生了。

无需选择等待小公司成长为具备安全边际的大公司,挖局那些已经具备可持续性护城河的优秀公司。

安全边际与护城河优秀公司有了,最后不可或缺的,就是长期持有。

关于长期持有,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

浮存金与现金流。

老戴维斯同样是巴菲特的老师之一,从这位老师身上,巴菲特学习到了保险股的知识。

并且,他开创性的控股保险公司,利用浮存金继续买股票。这等同于免费的杠杠。

同时,买入上等公司:例如可持续的,支出1亿赚取5个亿的优势企业。

这些都需要长期控股持有,通过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继续投资。

所谓开挂,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6、结语

格式法则,是大萧条时期的产物。最少不适用非大萧条时期的股票市场。

例如A股市场,尽管低估,但找不到符合格式标的。

所以号称运用格式法则者,只具备其形,难具备其意。

巴菲特法则,结合格老与费雪,与低估或合理估值的优秀公司做时间的朋友,更为意会。

融合林奇法则,更为实用。

适度重仓,适度分散,买入低估值与合理的好公司,做时间的朋友。

所谓长期躺赢,大抵还是如此。

当然,投资者需要具备估值方法的具体公式。

《价值投资常识》七种有效估值方法:

当当网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7888522.html

京东网链接:https://item.jd.com/12624680.html

相关文章

  • 读《价值投资实战手册-巴菲特思想的转变》

    昨天我们说了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在购买GEICO股票上,都严重违背了格雷厄姆的投资体系,似乎暗示着格雷厄姆和巴菲特都是...

  • 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

    巴菲特师从格雷厄姆,因此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影响了巴菲特。 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的精髓:投资不是为了让投资者获得最...

  • 从格雷厄姆的视角看数字货币的投资逻辑

    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理念的鼻祖,也是巴菲特的老师。有人说巴菲特投资逻辑就是85%格雷厄姆+15%费雪,不用了解格雷厄...

  • 《证券分析》读前规划

    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老师,巴菲特对这位老师由衷赞叹,不论是其投资的理念和方法,还是其为人的慷慨和仁慈。 格雷厄姆的《...

  • 2021-05-18 价值投资

    这两天我正在学习著名的《价值投资》,这号称是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最早由格雷厄姆总结并提出。格雷厄姆也是巴菲特的老师,...

  • 《滚雪球》9

    查理芒格对巴菲特投资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对照格雷厄姆) 芒格对巴菲特投资最大的影响是努力让巴菲特撇掉格雷厄姆沉闷的...

  • 《巴菲特传》:芒格对巴菲特的影响

    前面我们说了格雷厄姆对巴菲特的影响,可也说是格雷厄姆塑造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真正让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进行升级的,则是...

  • 格雷厄姆与巴菲特,道与儒

    最近看完了《巴菲特传》和《格雷厄姆自传》。用中国的标准,我认为格雷厄姆属于道家,巴菲特属于儒家。 道家思想用最简单...

  • 解读巴菲特1956年《有限合伙公司契约》

    1956年,格雷厄姆打算退休,想邀请巴菲特成为新的合伙人,将“格雷厄姆-纽曼基金”变成“纽曼-巴菲特基金”。但是,...

  • 巴菲特智慧投资思维的三大支柱

    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是投资史上的“爱因斯坦”。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老师,是价值投资理念的鼻祖和创始人,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格雷厄姆还是巴菲特(第380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ic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