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编辑推荐:清新语
推荐语:王老师真是徳才兼备的好老师
今天我家二宝满月剃头祭祖,所以一早我就着手买菜洗汰烧,上午10点二大桌菜全部烧好完成了。停下休息顺手拿起手机看看。打开微信,有临湖文学社文友小许发来信息:“王老师走了,这期临湖风他都没看见。”“啊,什么时候?”我惊呼。“昨天。”小许回复。“那我要去吊孝的。”我说。
惊闻王振邦老师去世的消息,我内心很是伤感,情难以自禁,他是我的老前辈,想起这几年来与王老师的忘年之交,泪湿衣襟。
我和王振邦老师于十几年前相识于临湖文学社,那时候我在星鑫羊毛衫厂当材料员,镇里妇联举行了一次征文比赛,我参赛了,居然获了二等奖,之后我被加入了临湖文学社。当时王振邦老师就是创办文学社杂志《临湖风》的主编,他鼓励我每年多写写文章,向临湖风投稿,我自知水平有限,不好意思,他主动向我约稿,点燃了我那颗爱好文学的心。
之后,我和他就成了忘年之交,他把好的书借给我看,我把我写的文章给他点评,让他帮我提出意见。他录用我的文章入《临湖风》,有时他也会把我的文章推荐给吴中区的《东吴》杂志。所以好多年来,我一直会收到这些杂志和书,而且都是王老师亲自给我送来,真的是非常感谢他。只是我工作生活太忙,没有太多精力花在写作上,没有好的作品拿出来,真的是汗颜。
王振邦老师出生于1937年11月,是江苏武进漕桥人。出生时右脸上就有一块红色印记,随着岁月的成长也慢慢变大。这块朱砂记成了王老师的标记,所以不认识的人都会向他投来好奇的目光,这也成了他心灵的伽锁,使他的工作和生活遇到了不少尴尬。
但是他从小读书很聪明,1956年录取在太仓师范读师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渡村中心小学教书,后来在黄垆小学也教过,之后又到了下堡小学教书,那个时候教学条件非常艰苦,利用村里的仓库当教室,用长凳当课桌,椅子是学生自带的,窗户透风透雨,没有电灯。老师吃饭要自己解决,住的也是一间仓库,老鼠成灾,生活条件极差。他既是校长,又是工友和教师。王老师兢兢业业从教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无怨无悔,为临湖的教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退休之后,2000年与金波老师等一起撰写《渡村镇志》。2005年挑起了主编《临湖风》的重任。杂志办得有声有色,文学社是个松散型的群体组织,没有办公室,没有经费,没有工资,完全凭一腔热血。他确定了刊物定位:乡土文学、大众文学。坚持选稿的可读性、文艺性和思想性。不依靠外地作家的精品来装点门面,完全是着眼于本地本土作者作品。
这期间,每年组织一次文学采风活动,开阔文员们的视野,有时还组织听讲座活动,来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每期《临湖风》刊物和稿费都亲自给大家送上门。真是倾注了不少精力。可惜后来年纪大了,实在没精力了,只能让贤了。
王老师自己出版过二本书,第一本作品集《耕耘集》,内容分为“文海拾贝”和“教学一得”。是他多年的发表文章集。
还有一本是《平头百姓》。属于回忆性文体,记录了他的平凡而又不平庸的一生。
王振邦老师真是一个博学多才,吃苦耐劳,勤劳善良,平易近人,思想深䆳而又谦虚好学的好老师!
失去王老师,人生就少了一位文学前辈,一位好导师。王老师一路走好,我们怀念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