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记录生活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散文
《查令十字街84号》:怀念我们那些书信往来的旧时光

《查令十字街84号》:怀念我们那些书信往来的旧时光

作者: 风悦人长安 | 来源:发表于2017-09-13 19:07 被阅读0次

    1、

    最近和一个同城的朋友通电话,发现距上次见面已经是1年前的事情了。每次通电话都说约时间见面,彼此的时间总凑不到一起,最后也不了了之。虽然也有彼此的微信,却很少发信息,所谓的忙或许只是为了避免尴尬的说辞罢了。

    我想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是否亲近,并不在于空间上的距离,而是在于两颗心灵的切近。

    不知何时起,微信里、QQ上的名字似乎都变成了一个个安静的代码。通讯录里那么多人,除了和工作、生活相关的几个人经常联系,其他的人基本上没发过信息,更不必说打电话了。

    昔日的朋友,都在各自的城市,生活轨道上忙碌着。除了逢年过节收到得群发的节日问候,我们再“礼貌性”地群发回复一个问候过去,看似朋友间的礼尚往来,感情不减,实则已经渐行渐远。

    随着通信工具、通信软件日新月异的更迭替换,交通线路的五通八达,电子邮件和微信替代了传统的书信,飞机和高铁也替代了火车。人们交流和沟通的方式越来越方便了,城市和城市、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近,人们出行,旅游,走亲访友,来来往往,看着好不热闹。

    看似热闹无比的来往,却也抵消不掉内心深处的隔阂和陌生,其实人与人之间更加冷漠了。我在一个小区住了几年,只认识看门的大爷,每天出出进进,自然而然混个脸熟,至于太深的交集几乎没有。隔壁住的邻居,见过几次,却陌生得连招呼都不好意思打。

    在这样一个物质和浮躁的年代,连人与人的交往都变得功利和势利起来。

    人们做什么都在讲究效率和速度,他们似乎都行色匆匆,有忙不完的工作,吃不完的饭局,处理不完的生活琐事。

    每个人都像被生活绑架了一样,被生活追赶着,迫不得已地埋头往前,无暇顾及两边的风景,似乎再也没有什么闲情逸致停下来抬头看看蓝蓝的天空,闻闻路边飘香的花花草草,听听几声悦耳的虫叫鸟鸣声。

    连爱情和婚姻都开始速战速决,什么速食爱情,什么闪婚、闪离统统都衍生出来了,人们的感情好像也变得廉价起来,一言不合不和就闹分手。

    更有甚者,什么婚内出轨,什么小三、小四也轮番上场,婚姻堪比一场跌宕起伏的闹剧,令人唏嘘不已。

    我们这一代人,也并不是一点爱心都没有,而现在的文化和时代就这样造就我们这样一种姿态,太过于看重物质和名利,太过于沉溺于游戏和虚拟。我们不愿意像老一辈人一样耐心,而又包容的去感觉一个人,深入的了解之后找到一个长相厮守的理由。

    我们虽然也自以为是的懂得许多关于爱的知识,内心深处无数次也涌动着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可最终,我们还是不具备爱别人的能力。

    我们每个人跟着爱情的崇高目标到底虔诚了多久?爱情真得像只飞鸟,天气一变就飞走了吗?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从前一样耐心地感受一个人,好好的审视一段感情,认真的对待爱情和婚姻?

    2、

    记得木心先生在《从前慢》中这样写到:

    从前的日子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你是否还记得那些书信往来的朋友?那些书信传情的旧时光。

    对我而言,任时光荏苒流逝,那段书信往来的时光永远是我心底无法抹去的记忆。

    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我所在的村庄还很落后,物质上更是贫瘠匮乏,人们衣食住行也都单调朴素,交往也相对朴实而单纯。

    我们村子那时几乎没有电话,每次打电话还要跑到附近的镇子上去,很不不便,书信自然而然的成了我和外界沟通交流的唯一方式。

    书信几乎伴随了我整个学生生涯,那是一段让人无比怀念的时光。

    写信的时光

    记得上初中时候的时候,我开始在学校住宿,每周回一次家。那时的我不满15岁,第一次离开家在外面单独生活,加上陌生的环境,同学之间也不是很熟络,我常常一个人孤独无助,压抑迷茫,心里很多的苦闷无处可诉。

    姐姐那时刚好在临县的县城上师范,每个月会给我写信,信中写她看到的奇闻异事、阅读到的新书、生活趣事。当然也少不了对我学习生活的嘘寒问暖,鼓励我要学会交新朋友,适应新环境。学会坚强独立,多读课外书,这样就没那么的孤独了。

    当时我所读的初中比较偏僻,闭塞,和外界几乎没什么联系。而因为姐姐的来信,我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而她的信成了我唯一了解外面的窗口。知道了外面的天地很广阔,让我有了想走出看看的渴望,而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想要走出去,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

    后来,有了目标,心里有了期盼,也开始发奋刻苦地学习,日子变得就充实了好多,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也就不会放在心上了。

    每次收到她的来信,心里就会倍感温暖,姐姐的信一直伴随到我上大学,直到工作后手机普及起来。

    现在想起来,那些在学生时代书信往来的朋友和同学,最后都成了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当然,那些重要的人,不光让我体味了到懵懂的情愫,收获了纯净深厚的友情,也感受到了令人心底升起无限温暖的亲情。

    3、

    一直觉得,文字是通往一个人心灵的密码,而书信恰好用这种密码链接了两颗遥远的心,成了走进对方心灵的秘密通道。从这个心灵,到达另外一端的心灵,彼此问候,交流、谈心,甚至走进彼此的灵魂,最后才会懂得,守候,不放弃。

    相比较现在的电话、语音、视频,我更喜欢书信、邮件,打字的交流方式。

    2016年,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上映。电影是根据的《查令十字街84号》一书的故事改编而来的。

    身居澳门、居无定所的姣爷(汤唯饰),与 身居美国加州、小有成绩的房地产经纪人大牛Daniel (吴秀波饰)因为这本书而机缘巧合互通书信,一来二去,成了用书信互诉心事和烦恼的陌生朋友。

    从一开始的彼此看不顺眼,到逐渐彼此敞开心扉,再到心灵沟通的升华。以书信互相救赎,最终成为了彼此的灵魂知己。

    而电影中提到的《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作者是美国的海莲·汉芙,书中所有的人物和信件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查令十字街84号》

    书中收录了她与英国一家位于查令街84号的旧书店的店员弗兰克之间的书信来往。一位贫困,嗜书如命,切妙语连珠的美国女作家和一位正直、稳重的英国绅士之间的碰撞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火花,而那种因书而起的相知、相惜和若有若无的柏拉图式的情愫,不事雕琢就能感人至深。

    因为书信,成就一份难得的书缘和情缘,纵使未曾谋面,他们却在书信的世界里相互聆听了20个春秋。

    然而,因为经济原因,直到弗兰克去世,汉芙都没能去英国和他见上一面。

    等她终于到达心中的那块圣地时,书店却因为经营不善而面临着拍卖,想起昔日与她书信往来的弗兰克,心里无比的遗憾和悲伤。

    而查令十字街84号,如今却成了爱书之人的朝圣之地,也是爱书人的暗号。多少年来,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书信往来的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就在那些自以为省下来的时、空缝隙里,美好的事物大量流失。我指的不仅仅是亲笔书写时遗下的手泽无法取代;更重要的是: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谊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  ​​​

    此刻,很想对那些走失在岁月长河里的朋友写一封信:

    亲爱的朋友:

          展信悦,见字如面,好久不见,你还好吗?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查令十字街84号》:怀念我们那些书信往来的旧时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yl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