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死》读后感

作者: LynnC_筱琳 | 来源:发表于2015-04-22 22:02 被阅读161次

黑川雅之,一位日本的建筑与工业设计师,他的设计有着很强的日本审美,注重禅意和留白。《设计与死》是一本不只是关于设计的书,更多的是一本能够体现出作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思想纪实。

死,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忌讳的话题,人们往往不想也不会去触碰。但是在黑川的书中,死是一个会被经常提起的话题。作者在反复强调着他对死的看法和态度,并且和日本人的审美关联起来。死也是一种美,所以日本人尤爱樱花的凋零之美。死不是结束而是回归起点,是回到宇宙的怀抱。

作者应该是一个二元论者,他认为人除了肉体之外还有一种气场,这种气场并不会随着人的死亡而骤然消逝,而是会慢慢的淡去。而这种气场是寄托与人生前的朋友家人等一切受其影响的人。死亡对于逝去的人来说并不可怕,甚至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死亡,痛苦的往往是活着的人。但人们仍会害怕死亡,这种恐惧实际上是来源于未知,没有人知道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也是宗教都会为人们描述死后的世界。不管是恐怖的地域和美好的天堂,还是无尽的轮回和安宁的极乐世界,都能给予人一种安慰,一种安心。作者认为人自出生开始就陷入一种深刻的不安之中,当我们脱离了温暖安全舒适的母体之后,当我们要面对寒冷饥饿的时候,我们虽然幼小,但本能就让我们不安,这种本能是深深刻在基因中的,这种不安就是人求生的欲望,换句话说这就是人们对于死亡恐惧的原因吧。

再说设计,在作者看来设计是为了把自然界中的材料更加全面和真实的呈现出来,这也切合日本设计的一贯风格。简单但是有一种值得人体味和深思的韵味。作者把设计也比喻成生死,产品的生与死。没有永恒的产品,最终都会回归到宇宙的怀抱,而设计师就是让这个过程更有意义,

相关文章

  • 《设计与死》读后感

    黑川雅之,一位日本的建筑与工业设计师,他的设计有着很强的日本审美,注重禅意和留白。《设计与死》是一本不只是关于设计...

  • 设计与死 读后感

    本书的作者是黑川雅之,著名的建筑与工业设计师。然而我并不熟悉这个领域,购买此书,更多是冲着书名《设计与死》而去。 ...

  • 设计与死

    黑川雅之一本短小精悍的博客合集,主要记载了黑川大师对设计与死亡的看法。摘抄以下几个设计经典观点分享给大家: 1.内...

  • 2019-06-04

    《牡丹亭》读后感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

  • 《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 读后感

    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 读后感 工作中内容涉及到PC网站、手机网站、商城以及后续可能会跟进的阿里巴巴与淘宝店...

  • 设计的死与生

    本文写于2018年6月21日,首发于简书。 以如此沉重又看似大道理的标题,总会让人第一眼看上去不那么亲切和熟悉。 ...

  • 设计与死之摘录

    摄影的关键也许在于被摄物体的发现。它也许并非依赖于摄影的技术水平,而依赖于发现的水平。如此一想,摄影也很深奥。

  • 2022-01-27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毒药》读后感 人的一生...

  • 简书是想让我当个诗人啊!

    写了四篇读后感,三篇被锁死。一篇写的是《贝多芬传》读后感,一篇是《托尔斯泰》读后感,一篇是《出家》读后感。 以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设计与死》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gu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