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妈妈会对我念叨“父母在,家就在”这句话总是不以为然;也读过日本《无缘社会》书中关于独居老人,虽远方有兄弟姐妹,可是不管是电话还是见面都似乎是上个世纪的事情,所以发生了很多独居老人老死家中而无人知的现实社会问题。我还是觉得那是因为他们老了,受限于年迈的年纪无法长途跋涉。——我自己本身也是有兄弟姐妹的人,我觉得这种手足之情是什么也割舍不了了,虽不能说会为了兄弟姐妹倾家荡产,但是至少困难来时会竭尽所能。
可昨天发生了一件事情,深深的震撼了我。
是同族的一个大伯家发生的一件事情,大伯和大伯娘去世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留下一个堂哥,堂姐和堂弟。三人早早的步入社会,三人互相扶持,到了如今30岁到40岁的阶段。没父母在但有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一到过年也是和家团聚、和和美美的大家庭。
可今年年初最小的兄弟被诊断不幸患上了癌症,治愈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还好在治病钱方面有一个至亲的经济还蛮富裕的堂哥愿意承担,可是对于各自有家庭的哥哥和姐姐来说,照顾病人也是一个可怕的负担。
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就在同族人都在的群中,昨天堂姐突然发难,说出很难听的话,表面是说给堂弟未婚妻听的,可后面扯到帮忙凑钱买的房子贷款上、谁来照顾病人上,然后竟然说出“堂弟的病就是拖累人,自己什么钱也没有,然后竟然说出恨不得毒死堂弟”的话。非常残忍,真让人震惊,真让人觉得可怕。群里还有同族的长辈在,可没有人站出来说一句话,当下心理觉得真真是很悲哀。
这对病人的伤害是多么的大,对亲情的伤害是多么的大,对于大肆提倡和执行二胎的国策是多大的讽刺。
在当下亲情、爱情都被“货币化”的今天,在我们一贯认知亲缘、地缘最为浓厚的乡土农村,一切都面目全非。且相比城市,由于大家更为贫困,所受的教育程度更低,一旦发生时,更难看和更粗暴。堂哥三兄弟由于父母的早逝,受教育程度比较低,还不懂得用更加理性和更加友好的方式沟通。
当然这也get到妈妈常跟我说的“父母在,家就在”的家庭伦理哲学。父母早逝,连接子女的纽带噶然而断,原有的兄弟姊妹间的美好过往(这是理想的状态,有很多是本身一起长大就不是一个美好的事情,也是一个资源争夺的过程),被各自生活的重担压的消失殆尽。
当生活在连续向上的时候,一切都是好好的;可一旦灾难或者困难降临,人类自私的基因自然会引导我们将个人得失放在首位。除非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自私基因被文化引导、被教育教导会有所中和和修正,或者在群体压力下会有所隐藏。
在中国提倡生二胎的今天,二胎的宣言是“不是为了养老,而是为了能让他们未来相互扶持”,是不是有点过于美化。
中国提倡生二胎与中国人文化中“多子多福”的文化不谋而合。在断层了30年后的今天,未来有兄弟姐妹的一代又会重新出现,并且这一代的二胎大多是会被独生子女一代养大。因为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的大多数,有的是自己渴望,更多是完成上一辈父母的遗憾和夙愿走上生二胎之路。
二胎的宣言是“不是为了养老,而是为了能让他们未来相互扶持”。在我看来,这是有些过于一厢情愿的美好,你不是他们那一代,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就是以前针对独生子女一代研究有的观点所说:独生子女是不完整的,是自私的,是孤独的;因为他们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会对他将来的人格有影响(好久没看学术研究了,不晓得这类研究在30年后有没有做过数据比对分析)。自己问过一些同龄或者稍微低龄人,大多都是非常享受独生的环境和生活,且他们长大在人际交往上也没什么明显得缺陷(当然我这是抽样个案,缺乏大量数据验证)。
所以我们总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下一代,并且为自己的想法找到了一个自认为是对子女好的存在的理由,这跟“自证清白”如出一辙。
回到现实,接触了很多二胎家庭,大多是第一胎都是女孩但凡有条件或者觉得要让他们相互扶持的,都会选择再生一个。然后父母大多都会教育老大:你是姐姐,你要照顾弟弟或妹妹;弟弟小,你让多让着他。(心想,What,我也是孩子呀)。
我在想在当今二胎兴起的时代,我们不仅要教会大的照顾小的,更多要教会他们相互扶持,同时还是要量力而行(我说的量力不仅是指金钱,更有时间和陪伴),这才是对孩子、对生命的最大尊重。并且时刻注意言传身教,在金钱至上的今天,尽量去保持内心有维持情感纯度的坚守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