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题目起得很烂,作者最近有点黔驴技穷了,见谅见谅。
周一晚,我们去看了《敦刻尔克》。两个月前某人就兴高采烈地说最近有部各种好评的片子,被我告知国产电影保护月后,就约定九月上映后一定要看。结果我错买了中文配音版,坐到放映厅等到第一句台词出现后,当即决定退场重买,晚一个小时再看。
后来看到微博有人说很多人入场看敦刻尔克,几分钟后就退场了,心想该不会也有像我们一样头大买错票的吧。想起来上一次看诺兰的《星际穿越》,也是错买了配音版,一路边看边帮忙现场“破译”,被前座白眼了好多次。
敦刻尔克 | 一场扣人心弦的丧逃再进到影厅时,没想到从开始的那一刻起,我就像被拽进了战场,全程将近两小时,几乎没有时间跳出剧情深呼吸,或者走神。这可能是近期我看到的最扣人心弦的电影了。
虽然电影上映和在国外引发反响都有一段时间了,但为了亲身体验,这次观影前特地没看任何背景资料。不过边边角角的评论很难不浏览到,貌似一时间关于《敦刻尔克》和《战狼》的对比不绝于耳,但大多你踩完我我踩你,没什么客观可言,不过也搞得我特别好奇,想探个究竟,了解下为什么有人会把这两部作品联系在一起。
敦刻尔克 | 一场扣人心弦的丧逃所以当开始观影后,看到汤姆哈迪汤老湿(被他的《呼啸山庄》秒死的我此刻咬手帕ing),以及One Direction的哈里,还颇惊喜。不过弊病就是,因为没做功课,所以时间线一直没有理清,记忆中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扭转了二战战局,而《敦刻尔克》一开始就是被打得晕头转向全线撤退的剧情,跟某人讨论后“硬”推理为1942年左右的事,事实上直到看完电影后从影院出来,才百度到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生在二战初期,1940年,战况与德国开战以来以碾压状态横扫欧洲大陆的节奏相符合。这件事教育我们,以后要好好学历史,时间轴横纵向比对着“理解”历史,千万不要半瓶水,没文化很吓人。
而除去“扣人心弦”四个字,《敦刻尔克》给我的最大的观感,其一在于精湛的多时间线叙事手段,分别从一周、一天与一小时三线开展剧情,然后在精确的时间点三线交叉,迎来故事的最高潮;其二则在于,这是一部属于英国人的爱国主义影片,也符合西方电影成熟的故事语汇——跨过任何激动人心的胜仗或集体主义的颂扬,而选择了最灰头土脸的大撤退。尽管主人公们从头丧到尾,却依旧在细微之处将人性的光辉书写得“力透纸背”。
也是,以耍酷玩猛的姿态歌颂英雄主义尽管是永恒的主题,但越来越老套了,现在的西方电影如果不在故事主题上做大的变更,就尽量让自己的主人公个性下里巴人一些,缺陷重一些,这样起码不令人反感,毕竟高大上的故事看多了,谁都要腻。
所以诺兰这部“爱国主义”影片,索性反其道,从主题上就选择了“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个当初并不光彩,却由于英国民众自发的民用船支援撤退,以及为二战后期反攻保存了实力因而显得至关重要的历史事件。
敦刻尔克 | 一场扣人心弦的丧逃当然,诺兰的访谈中提到,这是他从小熟知的一个故事,为了这个故事,他第一次执导战争戏。此前的诺兰,以脑洞大著称,《盗梦空间》中的三层梦境设定、《星际穿越》中的四维空间设定以及黑洞表现,都是电影播出后经久不衰、被各种场合讨论研究,甚至可以专题出书的大热话题。《敦刻尔克》相比而言,似乎在观影后讨论方面,并没什么可以类比的“脑洞”,观众最多讨论的,基本是汤老湿饰演的飞行员法瑞尔为何放弃水上迫降,而选择助跑后烧掉飞机被俘的桥段,而这也很快被人解释——法瑞尔所驾驶的喷火战斗机,是当时英军中服役的唯一能与德军战机一争高下的战机,近海迫降,法瑞尔或者可以逃生,但飞机被德军打捞后则可能导致技术机密被破解,因此最后一刻,他选择登陆,在沙滩降落后用信号枪烧掉飞机,平静被俘。
所以人性的光辉,始终闪耀在这部从开篇基本丧到最后的影片中。
敦刻尔克 | 一场扣人心弦的丧逃说它“丧”,是因为从最初的第一分钟开始,所有人就都在丧逃。第一视角主人公汤米可能是最不幸,又最幸运的英国士兵了——他丧到了家,在一周时间线中从开始到最后,拼命逃亡,用尽各种方法,尝试了各种手段,直到最后一秒才终于挣扎着获救,成功撤退;而同时,能够活着撤退,就是幸运的。
敦刻尔克 | 一场扣人心弦的丧逃开篇时,他好不容易逃出德军战火覆盖区,跑到友军法国人的阵地,收到撤退的命令,却一路遭遇各种困难,登不上船则登不上船,登上的船刚开出去没多久就被炸沉;撤退中的英军,在岸上被炸死,在水中被淹死,等船堤被炸,上船船被掀……《敦刻尔克》的现场感营造得非常棒,自始至终没有任何一个德国人正面出现,请注意,没有一个!也正因此,观影者第一时间就能够投入到电影现场,在精神上加入一心逃亡的英军,想趁德军逼近之前,埋头逃出敦刻尔克,回到对岸的故乡。而没有正面出现过的德军,却让影片始终笼罩在沉沉的压抑与恐惧之中,让人神经格外纤细敏感。影片配乐也是一绝,大提琴不绝于耳的重复拉锯,让人脑袋嗡嗡的,更似在纤弱的神经上跳舞拨弄,时时感觉要绷断弦让你坠入深渊。
敦刻尔克 | 一场扣人心弦的丧逃三条线中的一周时间线,以“The Mole”开头。由于字幕的暗示,在看到吉布森掩埋战友赤裸双脚的尸体,镜头又摇到他的军靴后,我基本确定,他就是扒下军装乔装成英军的the mole。然而当时毕竟太武断,我一直把他当德军奸细处理,中途几次觉得有不合理之处,却也没空细想,吉布森一直未开口讲话,显然是怕被别人听出自己的口音有问题;在船上为避嫌一个人留在甲板上拒绝进舱,可船被击沉了啊,他又拼命打开舱门救人,如果是德军奸细良心发现,这未免也太戏剧性了吧。
所以当吉布森被哈卷饰演的埃里克斯逼到墙角,责问他“一股德国酸菜味”时,吉布森不得已张口承认,自己是法国人。
想活命的法国人。敦刻尔克大撤退最初,英方命令只撤英军,因此作为联盟的法国军队只能留在原地,直到撤退后期法方交涉与抗议,才帮助部分法军与比利时军队撤退。而吉布森,是个拼命想要活下来的人,他不想暴露身份,因此不言不语,他数次出手帮助主人公汤米与埃里克斯活命,最终却在极端环境下,被怀疑,被指摘,被孤立。看着他的逝去,可能是整部电影最让人难过的部分,在涨潮的船舱内堵枪眼,待大家都撤退出舱时,他却没能再游出来。他是最努力想活下来的人,也曾是最可能活下来的人,却还是永远留在了战乱的敦刻尔克。
这也是《敦刻尔克》很值得称赞的地方,它高度地写实,有度地赞颂,不费力做渲染,同时,亦对历史有批判与反思的表现,思想感情层次很分明,很理性。
敦刻尔克 | 一场扣人心弦的丧逃听到军方的民用船征船令后,驾船而去的道森老爷子,是全片另一个情感喷发点。“我这个年纪的人发动战争,为什么要让我们的儿子们上战场?”当他对着满天的战机如数家珍时,我还以为老爷子是一战老兵。当他的儿子对战士们说出自己的哥哥应招入伍服役空军却已阵亡的事情后,内心不由得百味杂陈。因为儿子服役空军,而对战机精通了起来,这,就是他作为普通父亲的父爱,同时,也是支撑他响应征召,说出“我应招的唯一附加条件就是船长也得去敦刻尔克”这样的话的理由。敦刻尔克大撤退,也是属于一个父亲的特殊战役。
敦刻尔克 | 一场扣人心弦的丧逃很多人觉得被刚从战场撤下来的英国兵不巧误伤的乔治之死,有点不好解读。其实战争创伤,不仅是能看得到的死亡和伤痛,很多时候,俗称战争后遗症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会附在活下来的人们身上一辈子。而志愿驾船去到敦刻尔克接人的民船,也一路有着伤亡。他们这些平民或许没有什么远大志向,也不曾亲赴沙场精忠报国,却也有着平民的壮烈,不逊于任何前线官兵。
敦刻尔克 | 一场扣人心弦的丧逃撤退后,决意留在前线,与法国军队一起血战到底的英国海军军官,也让人心生敬意。诺兰没有在整部《敦刻尔克》中讲述任何的大道理,全部都是简单的台词,但放到撤退中的战场语境下,就有着它们的力量;没有任何炫技式的镜头运用,但即便是全程遮着脸的汤老湿,在迫降后熊熊燃烧的战机前坦然被俘,都令人眼圈发热。
有“历史控”最近上阵,借挖出的一两块“历史猛料”,号召抵制《敦刻尔克》,原因是因成功指挥敦刻尔克大撤退为英国人颂扬的亚历山大将军,曾在远东战场撤退时带走物资,是导致跨国作战的中国远征军被困死伤的罪魁祸首,“他的胜利是建立在中国远征军的累累尸骨之上的”。我尊重这样的观点,但不认为渲染它有什么意义。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间点,在英国史书中,他的正面意义无可置疑,电影中的表现绝无不适。事实上《敦刻尔克》中也并未大肆渲染这样的正面评价,充斥全片最多的,都是普通兵士的生的欲望,这也是“如临其境”观影的观众们,能够设身处地所理解到的最多的观感。立场不同,脚下站的土地不同,很多时候历史评价的偏差无法避免,毕竟人是复杂的生物——最典型的是隔壁韩国,曾经以《不灭的李舜臣》、《神机箭》这样的影视作品,向我们论证这一点,我们心目中理所当然的天朝与属国,在他们也曾是耻辱的生存之道,丑化几乎是必不可少。
敦刻尔克 | 一场扣人心弦的丧逃所以,《敦刻尔克》于我,定位还是在于,这是一部属于英国人的爱国主义作品,多么划时代,多么改变风向,那倒不见得。我们能够学到的,是讲述电影故事时,不那么高瞻远瞩宏图大略的视角,以及不一味热血称赞、反而带有反思的表现手法突破——无瑕的英雄故事听多了,虽然能够最大程度调动情绪,却始终离我们太远。《敦刻尔克》的克制,却让人最成功地亲身进入了一次战场,在炮火呼啸硝烟弥漫的战场,试图与七十多年前的小伙子们,一起逃生,一起留条命,跌打滚爬地,满面尘污地,回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