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难得去菜场买次菜,在喧闹噪杂的菜场,我无所适从,买了点蔬菜和肉就匆匆逃回家。晚上做了简单的二菜一汤端上饭桌,回想起我父母平时准备的丰富菜式,不禁汗颜。
这些年,我和丈夫忙于工作,照顾一双儿女、买菜等一系列事情一直是由我父母包办。父母每天的头等大事便是一大家子的伙食了。每天,父亲都要赶早去农贸市场挑选新鲜的蔬果鱼肉。用父亲的话说,早上的蔬果是最新鲜的,刚从地里出来还带着泥土的芬芳呢。为了让孩子们吃得健康,单单挑选食材就要花费父亲好大一番心血,不仅要卖相新鲜圆润,还要根据季节选购应季蔬菜瓜果。河鲜就更讲究了!必须是跟相熟的卖家订好以确定来自干净的水源,若是当天能买到野生的,父亲便会如获至宝!父亲的小拖车一回到家,母亲便立马围起围裙开始忙碌起来,从择菜、洗菜到下锅,虽说母亲动作娴熟却也颇耗费精力和时间。公婆坚持自己种菜,婆婆每周都要带来横扇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这些绿色有机蔬菜到了饭桌之上很快就被我们一抢而空!
把两个孩子送去学校,家里收拾妥当后,父亲戴起老花镜郑重其事地书写菜谱,一边写一边跟母亲商量着这个菜女婿爱吃那个菜孙子爱吃,是红烧还是清炖,不仅在口感和卖相上想方设法满足家里每个人的口味,还考虑着荤素搭配,健康营养。每当有新菜上桌,姐弟俩试吃后赞不绝口,父亲便会面露得意之色。这一幕是那么不可思议!一向严肃的父亲,这时的表情就像幼儿园孩子得到小红花时流露的那样,欣喜而满足!
世间最难得的就是能从这平凡中感受到幸福,“家有老,如至宝”,父母就是这样的,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想着让儿女们过得舒心。子女无论多大,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小孩。他们总是想方设法的让我们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小时候父母为了教育我们成人成才而严肃不苟,现在看着我们成家立业又开始从生活的小细节来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正月初一的水饺、十五的元宵,清明的青团子、麦芽塌饼,端午节的粽子,立夏的咸鸭蛋,六月六的手剥虾仁小馄饨,中秋的五仁月饼,腊八的甜粥……都由母亲亲手制作,每一份爱都包含在这精心的制作中,如果没有耳渲目染过父母那仪式般的精心准备、虔诚制作,我的儿女们恐怕都无法感受到这中国特色的浓浓节日气息。平日里,更常有小火熬制的银耳莲子羹、百合绿豆汤喝,为了给儿子补身体而特地准备的砂锅炖泥鳅汤、牛肉汤,等等、等等……真是不留意不知道,看似简单的伙食中包含了父母深切的关爱。
父母回来了,厨房里又奏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晚饭时间,一大家人如往常般围坐,姐弟俩嚼着红烧肉,嘴角还泛着油光,桌上的嫩蚕豆、绿苋菜、太湖虾,父母的爱融入了这一道道菜肴之中,如春雨般细腻地滋润了我们这个大家庭。氤氲馥郁之中,我望着父母的满头华发,感恩的泪在眼底打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