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关于写作复盘,我似乎很多年前就在总结经验,也在很多年前就坚信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但是有一点我忽略了,那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不喜欢改文章。直到今年,遇上简书,我又才开始学习修改文章。
15岁,我初中毕业,开始写小说,那时候暑假一个月的时间写了四万字。写作的初心很简单,我有一群很好的玩伴儿,我只是想把他们记录下来。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拿着杂志在他们面前得意洋洋地说:“你看,我把你们都写进故事里啦!”
我们感情多好,我多爱你们!
我去打印店打的时候密密麻麻打了24页,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力量,觉得心都要跳出来了。你看我陈漂亮,也会写小说了!
我把稿子投给当下最热门的杂志社,期待着回音。我是七月一号开始写的,八月一号投的,然而我等了一个月,等到高中军训开始又结束,都没有等到回音,连退稿都没有。我记得有一天晚上哭得稀里哗啦的,跟我妈说:“不知道人家看了我的文章没有,不然怎么会没有回音呢!”
妈书读得少,根本不懂这些。
后来我才知道,纸质投稿是没有退稿的,还难为我伤心难过了那么久!
没有收到退稿,我想放弃。可是过了三个月之后,我还是想写,我记得当时“小猿搜题”上组织了征文比赛,于是我投上了一篇两千字的小说。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训,不再期待回音,而是各忙各的。
后来迷上了一本杂志,叫《青春美文》,刚开始是黑白的,5块钱一本,后来变成彩印的,6块钱一本,后来我毕业之后还卖到7块,再后来倒闭了。《青春美文》的杂志偏清新风格,我很喜欢,于是尝试写稿,投稿。我记得最难过的是一次是一个星期七天,我写了四篇,就被退了四篇!那时候每收到一次退稿就大哭一场。
那时候晚上十点下晚自习,早上六点半上早自习,我就趁其他同学午休时间用信封纸偷偷摸摸藏在桌子下面写,因为被年级组老师发现不睡午休是要扣分的!然后晚上回到家一写就是两三点,高中时候感觉用不完的精力,不像现在哈哈哈······我先是在学校用信封纸写,然后回家用妈妈的手机一个字一个字敲上去,那时候条件艰苦,根本没有电脑。
有一天灵光乍现写了一篇《小野》,四千多字,发给我老师,老师看了说很好,鼓励我继续写下去。
后来偶然逛校门口的书店,发现了一本《儿童文学》,觉得这个风格跟我的《小野》很像,于是买了一套,两本,经典版和故事板。买回家之后就尝试着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持续的坚持下,终于有一天,《儿童文学》的编辑来找我约稿,一开始我有点不敢相信,难道我梦寐以求的机会就这么来了吗?
这一天我等了好久啊!
我颤颤巍巍地写下:“约···约稿···吗?”
对方回:“是滴!”
我这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我的付出终于有人看见了。
然后我就在《儿童文学》一连发表了3篇文章,不多,但那个时候,我才16岁。我觉得就够了,他把我引进了文学的大门,让我有兴趣,有毅力继续坚持写下去。
后来学校举行历史剧本大赛,没有人敢写,于是我就自告奋勇去写,结果获了市里二等奖。说起来挺好笑的,比赛没有三等奖,只有一二等奖,获不了一等奖的就只能获二等奖。尽管这样,我已经很知足了。
我觉得相比于过去,我的文字开始慢慢走向成熟,也许是踏入社会已经结婚的原因,但不足的是,我再也没有十六岁会为了一朵花开而欣喜的心态。这就是好奇心,是对这个世界满满的爱意,然而这些都没有了。
我记得我第一次写《儿童文学》的稿子,写了三天,改了三天,一篇三千字的稿子才完成。我请班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帮我修改,那时候的虚心态度,恨不得跪下来给给人磕头,就怕稿子不能过。
后来疫情开始了,我的稿子再没有上过纸媒,我问柳柳老师是不是因为我的写作水平退步了,她说不是,是市场使然。我这才放宽心。
现在每次路过一高,看到他们升旗,我都会想起当年我为了在国旗下讲话熬夜写演讲稿的经历,不停地写,不停地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踏入社会之后,领导也让我写一篇演讲稿,在公司年会上讲,现在想想还是挺高兴的,终于被人认可了。
我觉得简书就是个练笔的地方,更多的话,我还是想上纸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