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我写的这篇检视阅读笔记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按照检视阅读过程写下来的,这是我完成整个检视阅读过程之后记录的。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我在检视阅读中没有注意到的信息,在完成整个阅读过程之后进行一个简单的复盘才发现,记录下来以便在下一次检视阅读中能获得更多信息;第二,记录我认为书中的重要信息,主要是与我看这本书的目的相匹配的内容;第三,检视阅读之后的收获、感受、改变、行动、疑问。
一、看封面
1、主标题:拖延心理学。这个标题由“拖延”、“心理学”两个关键词组成,因此作者应该是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拖延的原因,并对战胜拖延提出解决办法。看到这个标题就应该设想假如要自己来写这本书,应该是什么结构,看完之后再对比一下自己的设想是否与书中的结构相符,还有什么没想到的。
2、副标题: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这里作者用“与生俱来”形容拖延的行为,说明拖延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有的人自制力强点,表现没那么明显。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读下这本书,它对拖延的分析特别系统。
3、风靡全球25年经典之作,全球首个拖延工作坊创始人,美国权威心里学家联袂出击。资深心里医生李孟潮专文力荐。从这封面的信息来看,这本书的含金量十足,如果想解决自己的拖延问题,它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看整体
从目录看本书的结构很清晰,首先分别从行为、心理、大脑的角度分析拖延行为,然后就如何战胜拖延提出方法及建议。如果要我分,我会将本书分成三部分来学习。
第一部分就是拖延行为分析,对应书中的第1章至第10章。因为就如何战胜拖延不同的书中介绍的方法其实都差不多,而这书针对拖延行为、产生原因进行了重点分析,这应该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其实遇到问题只有找到了真正的原因才能找到有效解决办法。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拖延,而且运用了大量的实例进行佐证,每看到这些分析都能说到我心坎里去。
第二部分就如何战胜拖延提出的方法及建议,对应书中的第11章至第18章。
第三部分是附录部分,包括拖延研究的25年和拖延处理技巧汇编两部分内容。我认为这两个附录的内容很重要,所以把它作为本书的第三部分。
三、看细节
1、关键词:拖延、习惯、心理、恐惧、大脑、目标、时间、家庭教育、完美主义。
2、本书诚意度打分(1-5分):5
本书有两个细节特别点赞:一是每段第一句都用黑体字标注出来,对应该段的主题句,这对于快速阅读者来说特别实用;二是附录部分列出了克服拖延的技巧,非常实用,都可以不用看书中写的战胜拖延的方法、建议部分,直接看附录部分。
四、下判断
1、本书对我当下的价值打分(1-5分):5
拖延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难题,每次因为拖延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忙忙忙。虽然一直自己有拖延的习惯,但是一直不知道如何下手,希望通过读完这本书,找到一些新的出路。
2、建议在什么时候继续阅读:立即
3、建议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阅读:分析阅读
阅读完之后要能结合自身情况找到战胜拖延的方法并实践记录。
五、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
(一)收获
1、各种拖延的根本原因。
2、拖延处理技巧。
3、战胜拖延的方法。
4、家庭孩子教育中的一些心理分析,这是看这本书的意外收获。
(二)感受
1、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学著作,看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心理学的东西都分析得太全面了,感觉书中写的很多案例都能在自己以前的生活中找到相似经历。
2、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之后,解决问题的方法越简单越好,关键是能不能持续践行下去。
3、自我管理方面的书籍,虽然出发点不同,介绍的重点内容不同,但是最终都回归到相同的内容。(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精力管理)
(三)改变
1、针对自己的拖延情况,首先分析拖延的原因,再制定目标,最后做出详细的计划,一点一点改变拖延的习惯,同时将每一个步骤都记录下来。
2、战胜拖延的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时间管理,践行时间管理中的方法,先从最简单的开始。
(四)行动
1、用一周的时间进行拖延相关的主题阅读,彻底告别拖延。

2、记录,这是在最近学习的时间管理、精力管理中一直强调的,在这本书中也同样有要求。记录自己的改变、心理。
欢迎熊猫学院的同学们积极输出读书笔记,投入熊猫书院读书笔记专题,输出是最好的读书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