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哲顺利入伍后,他所在的部队在石油城,离家650公里,气候条件也和家里差不多,并没有感觉什么不适应的。程文哲生活上适应了外部环境,可心里的落差还是有点大。新兵训练的那几个月,程文哲都没有到过部队大门口,每天过着训练场——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无论如何,自己选择了走进军营,不参加高考,既然选择了,再苦再累也要走下去的。
小侄女玉玉研究生考试复试也顺利通过,八月份提前到新学校报到,这个有主见的女孩子开启了自己辛苦争取来的新生活。
大侄女静静在打工中认识了同一个团场的小伙子季刚,他家在另一个连队,大人们虽然不太熟悉,但彼此知道各自的父母。宪文和荣荣对季刚都不太满意,并不是嫌弃季刚的家境,独生子女家境不错,主要是季刚的母亲是有名的母老虎,担心静静将来受气。
恋爱中的女孩子妥妥的恋爱脑,静静依然坚持,这让荣荣很不安:“静静,你想好了,他妈那么厉害,你性格柔弱,将来受气怎么办?”“将来又不和他父母到连队住,季刚说以后在咱这个场部大院买房子。”静静一直维护着季刚,荣荣毕竟只是个姑姑,又不好多说什么。女大不由娘,况且自己还不是她的娘,姑姑而已,管太多惹人嫌,该说的数出来就好,听不听随她去吧!
有些事情的变化出乎意料,十三师危房改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号楼竣工后,不开通按揭,买房要全款,医院,学校,机关单位那些高工资人员率先入住,紧接着二号楼,三号楼,四号楼,五号楼在原来的子弟学校旧址上集体动工,有本单位户口的人员,买房享受每套3万元的优惠政策,场部老住户蠢蠢欲动,程前也不例外。住平房不但没有厕所,要去公厕方便,还要在寒冬腊月外出方便,很考验人的耐力的,最主要的是楼房集体供暖,无论什么时候回家都是恒温,不像自己烧煤炉温度忽高忽低的。
程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荣荣,想听听她的意见。
程前:老婆,新楼盘开售了,咱们也订一套房子吧!程前的语气恳切!
荣荣:你以为我不想住楼房呀!钱从哪里出?荣荣心想,光想美事!
程前:给儿子准备的上大学的学费暂时用不上了,咱们可以挪用一下。看来程前早就有计划了!
荣荣:那只有10万块,够什么呀?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主妇才有体验的。
程前:还有一笔钱呢!程前故意卖起了关子,吊吊老婆的胃口。
荣荣:莫不是你有私房钱?心说,钱归我管,哪有你存私房钱的机会。
程前:私房钱我哪有机会存,你这个婆姨管那么紧。程前一激动四川话随口就出来了。
……
程前所说的一笔钱就是老家的那套房子的拆迁款,自己出资建的六间房子,新农村改建时,弟媳以程前不在家为由,想独吞两套房,被公婆制止,另一套房子作假11万。荣荣以为老公早就给了公婆,谁知道这笔钱一直在程前手里。
看到老婆疑惑,程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原来是想把这笔钱路给文博用的,父亲有退休工资,够老汉老母维持生活了。
至于文博,养那么多年也够了,他有自己的亲爹,咱们管再多也是闲的。
荣荣心想,你终于活明白了!
程前和荣荣无论怎样算计房款还是有点缺口,不过程前有自己的想法,先欠着批发部老板,每次发货欠一点,这么多年的信誉没有问题的。
七凑八凑放款总算凑齐了,装修又是个大问题。而在本地装修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四川人,吃苦耐劳,活也干得漂亮。程前利用老乡关系自己买装修材料,欠着老乡们的手工费,装修进度也没有停止过。
荣荣眼看着资金周转有点困难,就和程前商量要不提前把这套平房卖掉,他们先到妈妈家的那间小房子里将就一段时间,程前却不同意:公家的地盘都盖了楼房,下一步就该整顿居民区了,怎么着以后房屋拆迁的钱可比现在卖房钱多得多。
程前的想法有道理,荣荣只好问老同学借了几万元的周转金,按照银行最高利息付息。她的信誉有口皆碑,老同学也乐意做这个人情,程前家的经济压力总算过去了。
第二年冬天供暖之前,程前夫妇终于搬进了新楼房。他们特意挑选了一套二层的大三居,考虑到老汉老母将来无奈之时也有个退路,到这边养老,于情于理程前没有理由拒绝的。
搬到新房,程前刚准备把平房小院出租,貌似传来了要拆迁的消息,也是他们那一排搬到楼上的住户也不敢轻易出租房子了,公家的事情不太好说,静等好消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