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人物古代文化
《军师联盟》大结局:司马懿最想告诉你这两点

《军师联盟》大结局:司马懿最想告诉你这两点

作者: 一枚荔枝 | 来源:发表于2017-07-14 21:45 被阅读232次

        就在刚刚,《军师联盟》在莫名其妙中迎来大结局,有一种“司马懿被强行下线”的感觉。总的来说,这是个“半部好剧”。自从曹操“杀青”后,司马懿就只能和一群聒噪的曹氏宗亲们玩一些缺乏智力也无美感的撕扯游戏。好在,《军师联盟》还有第二部《虎啸龙吟》,据说续集中诸葛亮将会上线,智者的对决总是令人期待。话说回来,看了一部42集的剧,陪着司马懿走过半生,要说没有什么所得未免太说不过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历史中,我们总能观照到今日之生活,时移世异,大道未变。

(一)送走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君王:活着就是成功

      司马懿73岁辞世,看看与他同时代的“风流人物”——诸葛亮53岁离世,杨修44岁,周瑜35岁,同时他也送走三代君王——曹操(65岁)、曹丕(39岁)、曹叡(35岁)。

关于长寿这件事,我以为一半“天生”一半“养生”。

        我们要承认人在先天方面的差别,比如周瑜35岁病死,只能说天妒英才,身体着实差了些。不过,先天底子差,我们也不能自我放弃,后天“养生”总能给你一线机会。

        我所说的“养生”更多的是一种处事态度。曹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养生”不当导致的早亡。当然,曹丕早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活在曹操的阴影里。与曹植争夺世子之位耗尽他太多心血、压抑他太多性情,曹操死后,他在军事上不及曹操,又被宗亲掣肘,忧虑过甚,自然死的早。这一点和雍正很像——同样父亲拥有着丰功伟绩,而如此英雄的父亲却不怎么喜欢自己,反倒是喜欢自己的弟弟。这俩位生前为了得到父亲赏识拼命压抑自己,父亲死后,为了释放自己的情绪拼命拿弟弟出气,终究是伤人伤己。

      “养生”最重要的是有耐心,不争一时之长短。和司马懿很像的,同样以耐心见长的历史人物应该数日本战国末期、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

      乱世多英豪,日本战国时期也是人才济济。织田信长、丰臣秀吉都在前期比德川家康更有优势。然而,德川家康为何能笑到最后?“不争而争”才是夺得最终胜利的不二法宝,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争得早不如活得好。

      司马懿熬死了诸葛亮和曹家三位君王,德川家康熬死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开启江户时代。活着就是一种成功,天下掌握在存活者的手中。

    才华能够解一时之困,建立功业却需要长久的时间,所以,对于有才华的英雄而言,拼到最后的不是才华之高下,而是寿命之长短

(二)愚公移山:培养后代很重要

    所有的改朝换代都印证着圣人所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历代君王,自己再有能力,子孙后代不给力也没有办法。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刘备,他儿子刘禅真是“扶不起的阿斗”,纵使诸葛亮再有才华谋略也是“然并卵”。

      反观司马懿的儿子、孙子倒是很给力。正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关于司马懿,还有一个传言。话说司马懿到了晚年不喜欢张春华了,生病后张春华来探望他,他不耐烦喝退了她,说:“老东西,哪里用得着你出来!”张春华觉得很羞愤,于是就绝食。司马懿没当回事,但是两个儿子心疼母亲也跟着绝食,司马懿连忙跟张春华道歉,却对旁人说:“老东西不值得怜惜,却怕苦了我的好儿子们。”

      事实上,司马懿的子孙确实出色,在司马师、司马昭的努力下,到了孙子司马炎,最终建立西晋完成大一统。

      王朝的建立也许可以凭一己之力,王朝的延续却离不开子孙后代的继承发展。除了子孙外,后代的理念更应该理解为“后辈”,将理念、文化传承下去,生生不息。愚公移山,靠的不是力大无穷,而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军师联盟》大结局:司马懿最想告诉你这两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gohxtx.html